特偵組 wrote:
方向錯誤自然決策就變...(恕刪)
我認為政府應該在林口重劃區和龜山之間興建輕軌或捷運支線聯絡機場捷運,雖然會稍稍抬高本地房價,但也會壓低其他鄰近市中心區域的房價,達到發展林口和整體均衡各區域的效果,這樣自然會吸引國民來林口地居。
殊不知,重劃區裡建商沒蓋的空地還一堆,賣不出去的空屋大概平均十五萬以下就可成交,政府在龜山蓋平價住宅,根本就是亂砸錢用錯誤的方法幫建商墊高整體房價,還不如把錢拿去搞好基礎建設。
如果真的要蓋平價國宅,當初就不應該將重劃區內的國有土地標售給建商,殊不知,重劃區內國有財產局還擁有多筆土地,目前林口的招牌之一 - 運動公園,仍屬於國有財產局,也許哪天政府沒錢,或建商把餘屋賣的差不多了,就會把現有的綠地再轉手給建商... 另外,原本規劃是文教用地,明明只能蓋大專院校,最終還是變更用途,打算賣給企業財團蓋辦公大樓... 說真的,會來林口住的居民,要不是口袋不深,就是喜歡林口整齊有規劃的環境,根本不太在乎工作地點的遠近,政府隨便亂搞,原本都市規劃的美好藍圖,很快又會變得雜亂無章。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silentocean wrote:
重點不是蓋國宅,更不是吳院長胡說八道:「增加供給」。
如果增加供給就能解決房價炒作,那林口、淡水、三峽甚至桃園還有這麼多空屋,怎麼房價沒有緩和趨勢,反倒是台北市漲,這些地方也跟著漲?
政府擺明不想解決炒作問題,之前說要打房,要增稅,現在都說暫緩,然後只會對著媒體喊沒路用的林口國宅,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剩下的,只有等買屋者自己清醒,自己拒絕當高房價的背書者了。
政府要放任房地產泡沫,其實大家應該往好處想,到時候崩盤不會是一兩天的事情,股票跟房子都有便宜可以撿了...
[增加供給]本來就是正確的方向。(當然,要蓋在哪是另外的問題...)
只是一般人可能以為增加供給後,房價就會跌...
錯了。
增加供給只是讓超熱門區(ex.台北市)價格趨穩,不再過度飆漲。但同時,也會讓供給區域(ex.林口、三峽)房價略升。
要讓房價跌,還是要靠市場機制。
當然,如果政府拼了命蓋國宅,多蓋個500萬戶,房價倒是一定會跌。
只是,我想政府不致會這麼笨才對...
個人意見,供參考。
特偵組 wrote:
如果要在郊區選定蓋國宅,也確定要選林口,
首先腦袋清楚的都知道林口不缺1x萬的住宅,有一大票可以選,再來林口的煙囪邊坡也不是突然冒出來的,
既然政府打算把年輕人的住宅問題,用林口這地段來滿足,
要做的事情就是順應林口目前的條件,不是蓋國宅,因為林口有很多1x萬建案,而是加大年輕人需要的公共建設,配合捷運的交通建設與其他周邊學校公園運動健身中心公立育幼院........
把預算砸在這上面,一次砸下去4-5000億,讓林口變成新都心,否則都是空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