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湧(三峽、柑園)的在地觀點

每次經過北二高的時候(晚上)~就會感覺三峽的房子~蓋好的N棟~~每棟入住人數好像不會超過5成(有裝潢的)??

真的三峽有好成這樣嗎??我是不知道啦!!

只知道現在房價真的是~~嚇死人囉
fdarren wrote:
每次經過北二高的時候(晚上)~就會感覺三峽的房子~蓋好的N棟~~每棟入住人數好像不會超過5成(有裝潢的)??

真的三峽有好成這樣嗎??我是不知道啦!!

只知道現在房價真的是~~嚇死人囉


晚上你可去看看新板特區的房子
蓋好的也是n棟
入住率看有沒有一成
房價那就更不用說了..

fdarren wrote:
每次經過北二高的時候(晚上)~就會感覺三峽的房子~蓋好的N棟~~每棟入住人數好像不會超過5成(有裝潢的)??

真的三峽有好成這樣嗎??我是不知道啦!!

只知道現在房價真的是~~嚇死人囉


歡迎您來參觀比較,感覺,不會比真實經歷更真實的。

fdarren wrote:
每次經過北二高的時候...(恕刪)


還是老話一句~ 除了新案外, 銷售都至少8~9成甚至完銷. 沒人住不代表沒人買.
Andy826 wrote:
還是老話一句~ 除了...(恕刪)


言下之意是投資客多囉??所以政府還是沒在打壓房價阿~現在22K的薪水要多久才買得起一間房子呀??

感覺政府在逃避問題~而不是面對問題!!
fdarren wrote:
言下之意是投資客多囉??所以政府還是沒在打壓房價阿~現在22K的薪水要多久才買得起一間房子呀??

感覺政府在逃避問題~而不是面對問題!!


你這問題拿到台北市,或其他鄰近台北市的地區...都比三峽還嚴重..
要不然我這土生土長的台北市人
幹嘛買到三峽

要三峽便宜,台北市先大跌吧...
三角湧的發展絕對不只如此,緊鄰北二高,有1+1(未來的樹林交流道)的交流道南北加持。

還有超過1千公頃的未開發土地。

加油!三角湧地區。
其實我覺得發起此討論串的樓主,用意不錯,
不過重點是,現在台灣經濟並沒有想像中的好,
全台灣科學園區,工業區,都有一堆閒置廠區了,比如說南港,南科,高雄軟體園區等等..
怎麼可能會在三峽這邊在規劃一個工業區呢
當然,大家都喜歡自己居地的地方發達繁榮,不過,我個人目前很喜歡目前北大特區的狀況,
住宅區就可以了..要賺錢,還是認命去台北市or 新店,中和,五股撈吧
fdarren wrote:
每次經過北二高的時候...(恕刪)

你從二高看得到的建案,都只能看到學府路的區域
在北大整體來說,屬於較冷門的建案,其中很多是剛完工

冷門原因就是太靠近高速公路,噪音的問題,讓很多人選擇其它建案
(價格差不多,選擇多很多,為何一定要靠近高速公路?)
而其中的中悅夏宮在北大最冷門,因為都是百坪以上,屬於豪宅等級

真正熱門的,都是在學勤路/大義路/學成路,這幾個路段
建議如果進入北大,走這幾條路,就可看到入住率的多寡
貧窮中年宅男
duncanliang wrote:
其實我覺得發起此討論串的樓主,用意不錯,
不過重點是,現在台灣經濟並沒有想像中的好,
全台灣科學園區,工業區,都有一堆閒置廠區了,比如說南港,南科,高雄軟體園區等等..
怎麼可能會在三峽這邊在規劃一個工業區呢
當然,大家都喜歡自己居地的地方發達繁榮,不過,我個人目前很喜歡目前北大特區的狀況,
住宅區就可以了..要賺錢,還是認命去台北市or 新店,中和,五股撈吧


沒錯啊!北大特區裡不是住宅區嗎?只有一小部分提供生活機能的商業區。
我有說要在北大特區裡面開工業區嗎?怎麼北大人都是只想著北大如何如何。
高速公路以北的800公頃私有地是北大特區的4倍有餘,繼續放著讓他雜草叢生、鐵皮屋林立嗎?

我們這一代也許工作固定,因為追不上工作地的房價而移民至此,想換工作也不可能,只好犧牲時間通勤。
5年後、10年後,當我們的下一代完成學業要進入職場,也要跟我們一樣這般折騰嗎?
工業區空置廠房的地方,不就是政府出公家地直接投資建設。因為空置廠房多而不願意再建設開發的理論,就跟餘屋太多不應該再蓋房子的理論一樣荒謬。建築物有使用年限,會老化。台北縣超齡廠房有多少?有多少違章鐵皮屋工廠?
我只提到土地重劃,因為是私有地才需要重劃,重劃後的土地部分發還地主,部分土地標售自償建設重劃期間的公共設施、道路開闢、下水道系統、地下管路、污水處理設備的建設經費,沒有叫政府蓋廠房、辦公大樓、百貨公司、娛樂場所。

規劃過的土地按照分區地目指定使用,地主要怎麼蓋也得遵守法令規定,標售土地的時候,商人們會仔細評估衡量,該標多少錢,該蓋什麼樣的建築物符合地目使用規定,符合經濟效益創造最大利潤。有規劃,至少能改變當地的雜亂無章。發展需要多久,當然也是看經濟景氣而定。

北大特區沒有變,只是隔著高速公路的另一邊在做改變,而且會變成北大特區的好鄰居。從北二高開車經過,不再是一邊高樓林立,另一邊是雜亂無章的荒廢農地、鐵皮屋工廠。

現在按北大特區聯外交通的動線來看,多數北大居民不會經過那片土地,不了解那邊的亂,幾十年來,越來越亂。但是沒看到不代表不存在。如果北大特區的居民只是本位主義的守著自己的180公頃特區,無意參與建構整個區域的平衡發展,實在是跟北大居民也沒什麼好討論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