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ncanliang wrote:
其實我覺得發起此討論串的樓主,用意不錯,
不過重點是,現在台灣經濟並沒有想像中的好,
全台灣科學園區,工業區,都有一堆閒置廠區了,比如說南港,南科,高雄軟體園區等等..
怎麼可能會在三峽這邊在規劃一個工業區呢
當然,大家都喜歡自己居地的地方發達繁榮,不過,我個人目前很喜歡目前北大特區的狀況,
住宅區就可以了..要賺錢,還是認命去台北市or 新店,中和,五股撈吧
沒錯啊!北大特區裡不是住宅區嗎?只有一小部分提供生活機能的商業區。
我有說要在北大特區裡面開工業區嗎?怎麼北大人都是只想著北大如何如何。
高速公路以北的800公頃私有地是北大特區的4倍有餘,繼續放著讓他雜草叢生、鐵皮屋林立嗎?
我們這一代也許工作固定,因為追不上工作地的房價而移民至此,想換工作也不可能,只好犧牲時間通勤。
5年後、10年後,當我們的下一代完成學業要進入職場,也要跟我們一樣這般折騰嗎?
工業區空置廠房的地方,不就是政府出公家地直接投資建設。因為空置廠房多而不願意再建設開發的理論,就跟餘屋太多不應該再蓋房子的理論一樣荒謬。建築物有使用年限,會老化。台北縣超齡廠房有多少?有多少違章鐵皮屋工廠?
我只提到土地重劃,因為是私有地才需要重劃,重劃後的土地部分發還地主,部分土地標售自償建設重劃期間的公共設施、道路開闢、下水道系統、地下管路、污水處理設備的建設經費,沒有叫政府蓋廠房、辦公大樓、百貨公司、娛樂場所。
規劃過的土地按照分區地目指定使用,地主要怎麼蓋也得遵守法令規定,標售土地的時候,商人們會仔細評估衡量,該標多少錢,該蓋什麼樣的建築物符合地目使用規定,符合經濟效益創造最大利潤。有規劃,至少能改變當地的雜亂無章。發展需要多久,當然也是看經濟景氣而定。
北大特區沒有變,只是隔著高速公路的另一邊在做改變,而且會變成北大特區的好鄰居。從北二高開車經過,不再是一邊高樓林立,另一邊是雜亂無章的荒廢農地、鐵皮屋工廠。
現在按北大特區聯外交通的動線來看,多數北大居民不會經過那片土地,不了解那邊的亂,幾十年來,越來越亂。但是沒看到不代表不存在。如果北大特區的居民只是本位主義的守著自己的180公頃特區,無意參與建構整個區域的平衡發展,實在是跟北大居民也沒什麼好討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