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買新莊副都心是泡沫?但我覺得較能保值?

魯魚斯 wrote:
我並沒有說新板幾年前...(恕刪)


小弟沒有要戰您的意思.

小弟想表達的是,四五年前新板的"荒地",事實上已經有不少既有的東西存在,
而高鐵和捷運皆為已動工且接近完工的階段.副都心要和以前新板的"荒地"類比
,有實際上的差距.
五六年前,好像還沒有吹豪宅風,
房子的坪數,也蓋的較實際也合理
最近這幾年,建商好像只會推豪宅,
坪數大到根本不是絕大多數的小康之家所需的
相對來說,就把總價就又往上推去
副都中心,每棟推出來的建案,都好像只蓋"豪宅"一樣
台灣真的需要這麼多"豪宅"嗎?

xieb wrote:
小弟沒有要戰您的意思...(恕刪)


我也沒有要向您討戰的意思,我也認同目前新莊副都心的狀況跟幾年前的新板特區不同,
只是把我的前一篇發言解釋的更清楚一點

另外Y大提的豪宅蓋得多了一點,可能有兩個原因:
1.豪宅比較好賺,建商比較想推
2.貧富差距擴大,有錢人比你想像的多


在大安區只能住舊房子..新房子買不起~
且他們生活消費都會比較高,如要停車位月租要5,6千


帝寶抵下停車場月租三千三而已
說真的  最近我考慮要賣車
因為住中孝新生站旁邊搭捷運 公車實在太方便了

xieb wrote:
綜合上面兩篇,小弟想...(恕刪)


既然X大出聲了,小弟修正一下荒蕪的字眼;改用空地不知道適不適當呢?

不過不管是荒蕪或空地下面一句才是我要表達的重點。

『我不曉得新莊副都心和頭前未來的發展,但是大台北地區幾個大型重劃區發展得的軌跡應該有參考的價值』

至於價格多未來,小弟也認為新莊的發展需要時間等到公共建設都到位,或許才有那個價。

但是一般人如果會那麼覺得,建商難道會因為現在公共建設沒到位,所以就先打個8折

用大家心中的現時價、合理價先賣給你嗎? 這是不可能的。

另外應該沒有人會用開價跟建商買房子吧。

所以價格未來性到底多未來的這個問題,真的見人見智了。

另外目前頭前的推案,真的都主打豪宅嗎? 大多是4.50P為主吧,6.70P以上的都算大坪數的了。

除了新富邑兩戶打通有百坪以上,好像還沒看到其他百坪的建案,還是有其他人可以更正一下。






cyanwood wrote:
新板很多現在新成屋成...(恕刪)


不好意思,如果沒記錯東方富域開85w/p ,謙越預計開90-100w/p
您提到的新板50.60w/p是普遍成屋的成交價,部分建案好的樓層面向沒7字頭也很難買到。

副都心、頭前和上新莊50w/p是預售開價。除非樓層或面向較好,開價先打88折是基本的。

兩者本來就有不小的落差,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沒要搞PK,勿戰謝謝。

knowledgebase wrote:
既然X大出聲了,小弟...(恕刪)


看來您也誤會我的意思了,您要用荒地來形容四五年前的新板,很ok,
的確到處都很荒涼,除了小弟提到的那些東西.小弟搬到新板旁邊也大
概就這五年多的事.看著這些荒地慢慢蓋成現在的模樣.

小弟想表達的是,副都心說服大家買單的模式,有部份就是類似舉新板為
例.但實際上此荒地非彼荒地,新板那時已有既有到位的建設,還有施工中
已近完工的東西,意即買下去最差的狀況,也有三鐵共構.這也是建商主打
的東西.而當時的荒地階段的房價也遠不及現在同為荒地一片的副都心.

副都心不是不好,要炒也請便,只是不需要拉新板下水,說都為重劃區所以
ooxx..這兩者的本質實際上是不一樣的.這才是小弟要表達的.
xieb wrote:
此荒地非彼荒地,新板那時已有既有到位的建設,還有施工中

已近完工的東西,意即買下去最差的狀況,也有三鐵共構.這也是建商主打

的東西.而當時的荒地階段的房價也遠不及現在同為荒地一片的副都心..(恕刪)


副都心附近目前已經到位的建設:

1. 五股工業區
2. 新莊棒球場,體育場
3. 中山高
4. 特二號 (沒問題的話下周就開通了)

施工中 已有雛形的建設:

1. 中港大排 (預計最快明年五月完工)
2. 中央合署大樓
3. 捷運新莊線 (預計最快 101 年分段通車到輔大)
4. 機場捷運線 (預計102年完工)

計畫施工中:

1. 環狀線
2. 新北市新莊區運動中心

荒地也沒甚麼不好,建設總是越晚蓋的越新
而且一大塊地來規劃也比較整齊, 道路和棟距都有加寬, 不容易有左邊高樓右邊資源回收場的尷尬情事發生
看過幾個頭前重劃的建案 每個都一定把新板特區拿出來講 但現實是新板的現狀是經過幾年的建設 目前副都心那邊跟新板的差距 從成交價來看卻可能沒有差到那麼大 可能大家的預期心理都很好

不過 建商一定是用未來的價錢現在拿來賣 自住或投資一定要想清楚 2-3年後有換屋的需求 價錢又能接受 那就買吧 但如果是買來投資 人家都已經拿3年後的價錢出來賣了 你哪來的利潤?

建商說 你看以前當年新板的價錢跟現在比漲幅有多少 那可能是從30萬到60萬 但你現在想從50跳到未來80萬 會比較困難喔 更何況未來副都心與頭前重劃區的總戶數 是新板3000戶的好幾倍

最後 現實一點來看 頭前那一塊離副都心還是有距離 有些根本用走的太遠 所以也只能算個新式住宅區有個捷運在附近而已 這樣的格居要跟新板超強的機能比 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我也覺得新的重劃區一定比較好 但現在這個價錢 我比較看不到利潤空間
xieb wrote:
看來您也誤會我的意思...(恕刪)



我想我已經說過了,副都心好不好我不知道。一旦涉及評述好或壞這種主觀的議題通常就沒完沒了。

不曉得X大所謂的 OOXX為何?

舉新板只是想說明重劃區的房價在推案初期都會與市場普遍接受的行情有一段落差。

所以說『大台北地區幾個大型重劃區發展得的軌跡應該有參考的價值』,這是我的想法。

另外不曉得拉新板下水的意涵是甚麼? 我從沒說過新板和新莊副都心的本質一樣,這點大家也應該都很清楚。

另外消費者買不買單,還有是不是有人想要炒樓也跟我沒甚麼關係。

就像我也不會認為X大是新板護衛隊一樣,大家都只是依自身的觀點和經驗就事論事討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