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房比15年前更輕鬆


superb wrote:
閣下可能沒看清我的結...(恕刪)


正因您的說法有失偏頗甚至矛盾 所以才陪您抬槓

1.您只看到眼前低利率 卻沒考慮未來利率走勢

2.三十年前一坪兩萬 但經濟成長 利率更高 是否資金也該存銀行

3.央行利率政策係以總體經濟做為考量 豈是單以房價做為升降依據

4.現問題房價過高 即使零利率對庶民來說亦是枉然

5.一間房是一家人遮風避雨與安身立命的避風港 也可以是充滿歡笑甜蜜回憶之處
這些無形資產您卻一概不計 寧可等待十五年只為了今日低利率? 然而子女成長怎能等待


以上淺見僅供參考

honesto1 wrote:
正因您的說法有失偏頗...(恕刪)

抬槓歸抬槓,但閣下似乎無法掌握主題

利率當然是影響房價的主因之一

當通貨緊縮時,房市乏人問津,央行會藉由調降利率及推出各項降稅優惠措施來救房市

這時最大的受惠者並非是一般的自住型買家,而是建商與投資客

建商與投資客及衍生出的房仲業,也因成本大幅降低,便紛紛進場塑造房市榮景

放假消息,炒熱房價

讓自住型買家以為現在不買,房價將續漲,因而跟著埋單

建商及投資客、房仲業也因自住型買家的捧場而大撈一筆

歷經SARS及金融風暴的房市低迷後,央行是把房市救起來了

但爽到的只是建商、投資客及房仲

現在央行又為了要救出口,一再的阻升台幣又不肯升息

後果就是造成通膨又助漲房價上漲

此舉讓建商、投資客及房仲又再爽一次

但對真正的自住型買家而言難道就只能望高房價而興嘆嗎?

其實也未必

若有迫切需求者,就趁著低利率多借點錢,將還款年限拉到最長,把風險讓銀行去承擔

若無迫切需求者,就先按兵不動,現在炒作過頭的地區一定會下跌,屆時再進場撿斷頭





很多很多年前 當我第一次聽到日本房貸 "三代同償" 時 著實嚇一跳 日本房市竟扭曲至此

沒想到臺灣(北部)竟也學起日本了

將來的主人翁何其無辜 一出生就背債

我在想 我們憑甚麼決定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的未來

面對高房價 難道沒有更好的做法嗎

honesto1 wrote:
很多很多年前 當我第...(恕刪)


"沒有,請怪這世界龍頭吧"

答案就是這樣,你怪罪政府也沒用.輸在時間的起跑點就是得大家一起承擔這輸在起跑點的結果而已,現實不過就是如此殘酷罷了

superb wrote:
抬槓歸抬槓,但閣下似...(恕刪)


所以為了讓大家買房
政府應該調高利率,大概調到5%好了
先以高利率打擊投資客
原先以貸款八百萬購入房屋的自住客月償四萬塊變成五萬二
每個月負擔增加將近30%,讚,好,為了打壓房地產,你們吃點苦沒關係

於是台幣升值,友達、奇美、鴻海集團等微利企業紛紛倒閉,或者裁員
活該,誰叫你們老作些代工,不思產業升級
沒有品牌的結果就是這個下場,現在知道錯了沒?

中小企業無力負擔沈重的利息,週轉不靈也跟者倒閉
呵呵,誰叫你們愛玩財務槓桿
作生意本來就要量力而為才是正途

失業潮加上高房貸,於是自住客紛紛跳樓
人口問題抒解,加上低生育率,大量法拍屋進入市場,於是房價崩盤,大家都買的起房子
市中心一坪只要30萬,淡水五萬有找
建商紛紛倒閉。因為之前圈地的價格太高,貸款利息又太重
只好將土地賤賣或者交給法院拍賣
這就是炒作房地產的下場?

大量的營建工人失去工作
報應,年輕時誰叫你們不多讀點書,當工人就是朝不保夕咩

失業率突破10%之後,工作機會緊縮,造成排擠效應
員工薪水大幅下降,你不幹,搶著幹的人一堆
一堆鴻海友達的博士現在在門口等著應徵兩萬五一個月的文書呢。
我們不需要引進外勞,因為國內的勞動人口就過剩了
我們可以很廉價的雇請一名碩士當搬運工,而且一個月只要兩萬塊
股市崩盤,金融業大受影響
通貨緊縮,內需銳減。經濟蕭條

但是沒關係,房價跌了,我們大家都買的起房子了
信義區一坪只要30萬喔
且慢、、、
那時候我們每個月的薪水,大概只有現在的一半或三分之一
不爽不要幹,外面一堆失業的博士生

那、、、建商的大老闆們呢?
有人以為鴻海倒了,郭台銘就會去當乞丐?
別傻了,大老闆跟建商們紛紛提早退休
正開著他們的勞斯萊斯,準備去晚宴物色今晚要上的小明星呢

調高利率來打房
打死一個投資客的同時,請拉一千個無辜來陪葬

啊!忘記說了
我是50年次的
我記得我年輕的時候,無殼蝸牛抗議活動,其中一項訴求就是:
『降低利率減輕購屋族的負擔』
於是今天才有了各種房貸優惠
現在回頭看看鄉民的言論,還真是有趣又好笑

superb wrote:
抬槓歸抬槓,但閣下似...(恕刪)
我完全認同你的看法.16年前我買第一間房子,有了經驗,93年這波起漲掌握機會續買第二間第三間房
99.12.29新聞:XX電視台報導,今(99)年房市好,有家房仲業(永X房屋)者,業績成長20%,於是耗資6千萬席開600桌,租借南港展覽館舉辦尾牙,6000名員工HIGH翻天。

譯:
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房仲業者銷售的手續費(賣方4%+2%,一千萬的房屋定價手續費6%),不能直接的說房仲業業績好,表示房價漲的快,但間接的衝擊與墊高房價:占有很重要因素與促成。
lemodan wrote:
所以為了讓大家買房政...(恕刪)

閣下的思維未免太簡單又悲觀了吧!

台灣股市曾經從12000點跌到2000點
台北房市也曾因SARS而崩盤
結果誰去跳樓了?

會跳樓的都是炒房炒股短進短出的投機者
無房無股的庶民管他景氣如何日子還不照過?

誰說打擊投資客非得拉無辜者陪葬?
央行升息難道不會設計配套措施嗎?

只因台幣升值,上市出口商就會倒閉?
出口要顧,民生所需的進口就不理嗎?

你能告訴我,曾經發生的1:40,出口商成長多少?
你能告訴我,曾經發生的1:25,出口商倒閉多少?

政府是有手段可以用的
只是怕得罪財團而畏縮
富人課不到稅
窮人一毛不少
劫貧濟富
結果就是貧富差距繼續拉大
你只能繼續怨歎薪水追不上房價~
superb wrote:
政府是有手段可以用的
只是怕得罪財團而畏縮
富人課不到稅
窮人一毛不少
劫貧濟富
結果就是貧富差距繼續拉大
你只能繼續怨歎薪水追不上房價~


沒錯!

以後會越來越嚴重!

看看美國貧富差距2百多倍(日前有媒體報導) 連社會主義的中國 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
righttoaskme wrote:
沒錯! 以後會越來越...(恕刪)


貧富差距愈來愈大 right先生也有貢獻到


中南部大部份地區並沒甚麼漲 加上史上最低利率 購屋民眾可說相當幸福

或許將來我會賣掉板橋房子舊換新小換大 到中南部退休去


拜託right先生別到中南部去興風作浪 別讓我的夢想落空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