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zinewbie wrote:整個山鏟平,要花多少...(恕刪) 我哪知道要怎麼處理,你可以打去捷運局問,幹嘛問我,奇怪我就把我去過樂生療養院的事實跟大家報告,我又不是工程專業哪邊有地下水、斷層,我哪知道,B大身為在地人清楚的話,何不把整件事來龍去脈跟大家說清楚,讓大家自有公評論斷反正我又不是新莊在地人,我自請""出去、現在"",也呼籲其他地區的民眾不用關心新莊線只到輔大站的議題,就留給當地人自己關心,自己去爭取權益,以免到時跟我一樣自請"出去、現在"
ShuanZun wrote:唉~~探勘不實,這裡...(恕刪) 我們在對面的,心更寒,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解決。如果是弊案,早就解決了。樂青在這抗議,都轉移焦點。PS:其實丹鳳,迴龍兩站是檢到的。本來聽說是要在輔大外面那一堆違建和廠房作機廠的。
機廠邊坡安全爭議 捷運局澄清說明有關臺北市議會周副議長柏雅於100年12月1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就有關新莊機廠邊坡安全爭議,捷運局澄清說明,民國96年行政院責成公共工程委員會研討新莊機廠配合樂生療養院保存方案時,當時青年樂生聯盟及樂生保留自救會即提出多項保存方案,相較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最後決定之530方案而言,其斷層帶範圍更大,邊坡坡度更陡,捷運局多次強調新莊機廠基地存在斷層帶及受壓水層之地質特性,任何保存方案皆應該保守面對,卻遭指責為技術杯葛。最後政策仍決定大幅保存樂生舊院區。捷運局指出,在未保存樂生舊院區之情形下,地錨大部分皆可進入礫石層,但保存範圍縱深超過150公尺,在這樣的條件下,地錨大部分皆無法進入礫石層,這也是當時工程會邀集專家學者研討時即已認知之條件,當初也是在捷運局的堅持下,保存方案始納入將保留區劃分為續住區與非續住區,施工期間應避免於非續住區居住。但是在代表自救會之專家要求下,續住區範圍再被大幅擴大,加以樂生療養院院方未能搬遷全部非續住區之院民,以致目前續住區範圍從捷運局原始評估之6棟建物範圍大幅擴大為18棟範圍,捷運局強調,目前之裂縫範圍均未超出捷運局原始評估之範圍。捷運局說明,斷層帶之地質特性變異性甚大,無法僅憑藉一般邊坡穩定之分析模式進行設計,必須仰賴施工過程中監測數值之回饋,隨時調整設計及施工方式。99年8月因監測數值超乎預期,為確保機廠邊坡的安全,該局委託臺灣省大地技師公會進行鑑定,第一期報告確認在地下水位控制在現況高程情形下,短期開挖至設計高程,邊坡應無大規模滑動或變位之疑慮,目前大地技師公會正進行第二階段施工中監控及邊坡長期安全方案評估,持續就施工過程中之監測數值進行檢討,依據監測數值之回饋調整施工方式,儘量減少施工過程中邊坡之變位及沉陷,並將結果納入長期安全方案之檢討,整體作業皆在大地技師公會之監督下,依原先之規劃逐步進行。捷運局澄清,目前山岳隧道、明挖覆蓋隧道、維修工廠、設施變電站工程皆依進度持續進行,並無停工之狀況,北側邊坡第一、二工區均已開挖至設計高程EL.114.3,第三、四工區已開挖至EL.117,已達階段性目標,補強方案亦已發揮功能,並無所謂走山之現象,本局細部設計顧問及大地技師公會目前正依據相關之調查及監測資料,進行長期安全方案之檢討,皆依原先之規劃逐步進行,記者會宣稱之方案失敗應係對大地技師公會報告不瞭解所致。捷運局強調,該局為工程執行單位,在樂生保存政策確認前,已再三向外界說明該區域之地質特性,在96年行政院大幅擴大樂生保存範圍之政策決定後,捷運局所面對的是非常艱困的施工條件,外界不應該有保存範圍可大幅擴大,施工過程卻能不受影響的錯誤認知,該局亦將盡一切之努力,確保樂生院區與捷運工程安全共存。轉自:http://www.cdpo.dorts.gov.tw/ct.asp?xItem=11648020&ctNode=12754&mp=115051---------------------------------------------------------------------------------重點已上色,大家要相信捷運局、工程專業人士的說法、還是大學生、文壇巨擘、影壇巨擘的說法,請自行決定......
清音 wrote:目前山岳隧道、明挖覆蓋隧道、維修工廠、設施變電站工程皆依進度持續進行,並無停工之狀況...(恕刪) 捷運局指出,目前新莊機廠北側邊坡第一、二工區已開挖至設計高程,並無樂生房舍因為地層滑動而即將倒塌的現象;但經過技師公會監測數值顯示,因為地質特性的先天性斷層狀況,邊坡工程證實有滑動面情形發生;現階段短期雖然不會造成影響,只是為了避免國道走山事件再度上演,長期觀察決定因為局部性異常情形,現已提報捷運公司,變更工程計畫,改採「明挖覆蓋」方式。請解釋,高人。捷運局最新的說法。PS:我們已被騙到再也不信捷運局的說法。PS2:郝市長也不相信捷運局,叫第三方來監測。這次郝市長有判斷力,有執行力。
可麻煩您提供文章來源嗎?謝謝!還有這文章完全沒辦法反駁上一篇的重點呀?在未保存樂生舊院區之情形下,地錨大部分皆可進入礫石層,但保存範圍縱深超過150公尺,在這樣的條件下,地錨大部分皆無法進入礫石層說到底就是樂青的主張導致現在的情況啊!
清音 wrote:可麻煩您提供文章來源...(恕刪) n.yam.com/liontravel/life/201112/20111230399659.html清音 wrote:在未保存樂生舊院區之情形下,地錨大部分皆可進入礫石層,但保存範圍縱深超過150公尺,在這樣的條件下,地錨大部分皆無法進入礫石層 因為現在地矛撐不住的地方是第三區,和第四區,那個地方,2002年就已剷除掉了,捷運局在轉移焦點。不過我不是專業,我都是這三天查出來的。去年蘆洲通車的時候,社區的人說,挖到龍脈了,噴水了,完了,多五年才能完工,我一直只有這個印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