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遷入數 是穩定增加中哦 5月人口數將一舉超越鶯歌~
kesheng.tang wrote:
林口天地昕到現在還在蓋地下室,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等捷運... 等中商36... 不急~ 建商等著賣更高價! 投資客等著賣預售9折價! 沒人著急~

apple77226 wrote:
林口遷入數 是穩定增加中哦 5月人口數將一舉超越鶯歌~



剛研究了一下林口民國94年到目前之間這幾年的人口變化,有一些結果還滿意外的,可以參考看看。
(所有百分比統計數據都是相對於94年1月)

1.人口增加約三萬一千人,戶數增加約一萬五千戶


2.以增加百分比來看,人口增加約55%,戶數卻是大幅增加約90%


3.人口戶數比 逐年遞減


4.遷入與遷出人口逐年遞增


5.遷入與遷出人口變化,與上圖一樣,但改用多項式趨勢線。發現遷入人口速度,早已經在2009年中達到高峰,之後開始遞減,但遷出人口還是持續遞增。

llinsh網友說大體上是沒錯的, 但應該適用在20%精英份子身上
運用在80%一般大眾身上, 應該不太適用

20%的人, 雖有可能把80%的房子買下, 但最終目的還是想把那80%的房子賣給80%的一般大眾

llinsh wrote:
1/3法則 誰說只能控制分子呢?
我看到更多成功者是想辦法擴大分母
輸贏就在一念之間與執行力而已
樓上網兄說的是 我只是在傳遞不要自我設限的企圖心
萬事起頭難 既然難就要能持之以恆

至於是否都賣給其他人 我想不一定
若以兩小兒日後長大 他們母親打算為他們各留下起家厝(唉~Mom boys)
以及退休後穩定自住+收租穩定收入
我們財務規劃需求下的購置就不一定有售予他人的積極性

題外話
昨天回丈母娘家吃飯 長輩問到回台適應狀況
我回覆這十年來都養成早睡(不超過11點)早起(0530)的習慣
工作日就利用這黃金一小時處理公務郵件或交辦事項
非工作日就利用清晨去騎車(在上海在林口都是) 享受短暫的實質單身生活
如此 清晨出門前就已將當日當周等事情處理得當 好整以暇

某小姨子聽到回說你是老人嗎? 早睡早起?

我也是笑笑
我想天道酬勤 不是沒有道理
她的姐姐現在已退休當志工享受財富自由
她卻帶著單親小兒窩在父母家待業.....

llinsh wrote:
若以兩小兒日後長大 他們母親打算為他們各留下起家厝(唉~Mom boys)
以及退休後穩定自住+收租穩定收入


以前我也覺得買房出租是很好的退休理財方式,但現在自己想買房時,才覺得這真是很可惡的一種理財行為XD
佔著茅坑不拉屎+墊高房地產價格

這時想想我自己親叔叔好像比較值得尊敬一點,我想他應該不是沒錢(台灣前幾大電子廠的協理),但他的房地產也不過只有台北市一間自住宅還有一間礁溪溫泉套房當渡假用而已。

真是希望大家不要再把房子當成"投資工具"了,禍延子孫而已。
房價會漲會跌, 是討論不出來的, 如果可以那麼的先知, 那大家都發財了
其實, 多空都有道理, 切入角度亦不同

由切入角度的不同, 闡述的道理亦不同

我也看過不少現金充裕的買家,一口氣三棟五棟買的
也有如llinsh網友所言的, 父母買給兒女的, 還每人一棟(但男女是有別的...)

但是, 卻有更多的人, 在平均線左右或是平均線以下, 努力向平均線以上看齊

此時的我, 在上個月退出自住行列, 重新進入那歷經超過三十年的租屋生活
其實沒有對錯 不管買或租
只要能對自己的決定認真落實並享受
祝福所有想或已生活在林口的人們
zwan wrote:
剛研究了一下林口民國...(恕刪)


網兄可否分享一下原始數據
我看起來
遷入高峰約在每年的7~8月
遷出高峰約在每年的4~5月

這似乎跟天氣有關
經過了一個冬天寒冷的洗禮
還有初春的霧氣溼氣
受不了的人選擇5~6月離開林口
接著是林口宜人的夏天
沒有台北盆地的燥熱難耐
涼爽吹著微風的台地夏天
又吸引了一批新移民
或許接手離開的人的舊房子
或許買建商的新成屋
在7~8月成了林口遷入的高峰

看來林口真的要住一個冬天看自己合不合適!

看看新北市府的網站就有很多資料可以查,
http://www.ntpc.gov.tw/_file/2890/SG/25008/D.html


幾個心得
1.房子蓋的速度比人口增加速度還快很多
2.餘屋跟投資客仍居多,讓人口戶數比持續遞減
2.人口成長速度已經變慢,甚至這樣趨勢下去,半年一年後人口還可能開始減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