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那些地方算是蛋黃區呢?

simon9621 wrote:
一顆蛋到底有幾顆蛋黃...(恕刪)


我倒覺得是多核心時代,像CPU一樣,從單核、雙核...到多核。

像是日本的東京都境內共有7個副都心。
新宿副都心(東京都廳所在)
池袋副都心
澀谷副都心
上野、淺草副都心
錦糸町、龜戶副都心
大崎副都心
臨海副都心(台場)


若以後北北基合併為"台北都",以北車中央行政區為中心發展...
信義副都心(信義計畫區-現台北市府所在)
南港副都心(南港經貿園區-南港車站三鐵共構暨週邊計劃)
新莊副都心(新北新莊副都心計劃)
板橋副都心(新板特區-現新北市府所在)
好吃維力炸醬麵 wrote:
為什麼中永和可以合併...(恕刪)


中永和兩個地方其實原本都是"中和鄉",當年永和鎮從中和鄉分出去的
其它新北市還有:
新莊鎮分出泰山鄉
鶯歌鎮分出樹林鎮
鷺洲鄉分出三重鎮(同年鷺洲鄉改名為蘆洲鄉)

個人的想法還是比較傾相與距離劃分
如果隔一座橋(短橋)就可以進台北市的區域
比較可以說是蛋黃蛋白的趨勢
蛋黃(台北) 蛋白(三重 蘆洲 板橋 永和等等)

無法一橋進台北的
距離比較遠
就比較容易自己發展成副都心
EX: 林口 淡水 新莊等等
閔碩之家 wrote:
中永和兩個地方其實原...(恕刪)


我當然知道中永和本一家

但目前行政劃分就是分開的
要不然也可以用日治時期劃分
新莊超大的好嗎?

日治時期大正9年(1920年)隸屬臺北州新莊郡,轄新莊街、鷺洲庄、五股庄和林口庄,是當時農業重鎮。

要作數據分析比較 這樣難免有不平之嫌
好吃維力炸醬麵 wrote:
我當然知道中永和本一...(恕刪)


其實中和和新莊是可以單獨比較,因為面積差不多,就中和6間,新莊3間。
不過永和面積太小,所以單獨來看會很怪,加上中和面積比板橋小些,所以才將中永和合併,但合併計算後面積又大了板橋一點,所以中永和多1間店就變成和板橋差不多。

另外,若以整個板橋來看,面積為永和4倍,平均店家密度卻只有永和一半,也誠實地表達了永和均價高於板橋。單以新板特區(加府中店)來看,也精準地描述出新板特區為新北市高價區的特性。

然而,星巴克指數仍有其侷限,只能大略的描述新北市精華區,但由於星巴克亦常開在風景區,所以淡水高達6間、陽明山上也有,也很難說淡水是蛋黃區,陽明山很熱鬧


假討論真吹捧中永和生活機能,各位不用太認真
Stormjam wrote:
假討論真吹捧中永和生活機能,各位不用太認真


一針見血!

前面看似列了一堆,但是評斷的基礎似是而非,而且像「影城」、群聚的「A級商辦」(甚至頂級商辦)、「群聚」的行政部門這些更能代表蛋黃的元素被忽略,然後用「社區百貨」(ex:x漾廣場⋯)這種來和大型購物中心魚目混珠⋯

新北的「蛋黃」看起來就是落在板橋(已經沒有絲毫懸念)及新莊(會晚一點),而林口、北大、淡海則有機會再衍生出自給自足的次核心,其它的不管是三重或永和⋯其實就是依附性的角色。

還有,「蛋黃」多少要有點蛋黃的「樣態」才有基本的說服力:



Behonest wrote:
一針見血!前面看似列...(恕刪)


中和企業群集的點不用我多說吧
遠東世紀廣場那邊阿...
還是因為我這串討論沒有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您 遠東世紀廣場在中和?
我的錯! 那我就再提醒一次囉^^

為了避免我的語病(?) 讓人以為中和只有遠東ABC
就順便貼一下微星科技對面的元隆捷運雙星(雖然捷運中原站還在蓋 不過已經很多企業進去了)

大樓樓體




中庭




旁邊新闢的元隆公園(真該好好修剪一下樹形...)



(題外話...剛剛新聞...一樓的西堤 我中鏢了>< 別回這句...討論串的樓別歪...)
nicemanpower wrote:
中和企業群集的點不用我多說吧
就遠東世紀廣場那邊阿......(恕刪)


有人顯然搞不清楚商辦和廠辦的分別⋯

內湖一堆光鮮亮麗的廠辦,但沒有人把內湖視為北市蛋黃區,因為區位屬性不是,更不要說中和廠辦區。

你貼的一些環狀線中原站的一些新廠辦,其實也已經在中和板橋邊界一帶了(被板橋磁吸而非永和),將來成型後和「新板」的關係倒是猶如內科和「大直」的關係,而大直才是被認為有北市「新蛋黃」色彩的地方。(但大直在北市的政經/交通樞紐特性仍然不若新板在新北那般清晰)。
Behonest wrote:
有人顯然搞不清楚商辦...(恕刪)


但我在元隆捷運雙星有看到模特兒公司?
http://www.edel.tw/contact

所謂蛋黃...不就是上班通勤、購物、上大醫院...等活動時去的方向嗎?
很多大企業也把總部搬去內湖了
尤其是媒體 公共電視、客視、八大電視、TVBS、年代電視、三立、中天電視、緯來電視網、台灣藝術電視台節目部、自由時報及蘋果日報總部都在內湖 (新板有媒體總部嗎?)
金融類則有台灣工業銀行總部
醫療有三軍總醫院做為國防醫學院的教學醫院
2015年還有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等重要機關

雖然我比較挺新板 但新板在內湖面前...算是蛋白...
原因就是 大部分人是從板橋往內湖通勤上班 很少人是從內湖到板橋上班
即使內湖是蛋白 也是在信義、大安、中正、中山面前

中和會被視為新北市的蛋黃
就是中和在產業上提供工作機會、
消費方面有眾多商場、
娛樂方面有全球超炫夜光保齡球、國賓影城...
醫療有大型醫院(雙和醫院)、
並擁有台灣三座國立圖書館之一的台灣圖書館
在景觀上 四號公園、華中橋水岸(無高架橋遮蔽視野),也是高級景觀住宅群的代名詞

我想 即使是板橋 也很多人通勤到中和上班的...
新板既然不是廠辦 那麼這些辦公大樓中金融肯定佔很大部分吧?
除了板橋信用合作社出身的板信銀行 有沒有其他大銀行在新板設立總部呢?
有沒有比內湖眾多企業更大咖的總部呢?

總之
新板加油!新北各區也一起加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