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路人 wrote:
板橋的捷運是板南線,板南線能直達台北車站 又有台鐵高鐵當然會第一
但是沒有高速公路交流道變成致命傷
上國道一號必須去五股走那個像迷宮一樣的交流道,講白點根本不會去考慮
上國道三號還必須和中和共用
相對於三重直接就能上國道一號真的很方便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板橋現在上國三,根本不需要到中和,走台65到土城交流道更順
更快.板橋的確沒有高速公路經過,但是國道三號上寫的可是板橋有兩處出口,分別
以台64與台65接板橋.台65三重沒有,而且相對於台64,有比較不塞車的優點.台65到
五股交流道,下去直走往右就直接上去了,哪來的迷宮?
另外,高速公路的經過常造成市區被截斷,影響發展,交流道邊環境也常是又雜又亂,
有交流道並不見得是絕對的優點.
過以前的樹林收費站不久,旁邊寫著板橋有兩處出口的路牌:
無樂不做天行者 wrote:
其實可以走台64直接...(恕刪)
其實我覺得開版者是想利用這樣的主題,來逐漸加強別人的錯覺,
以為兩地的交通便利程度是差不多的,但是..實際上真的差很多.

隨便列一下:
軌道運輸:
板橋:台鐵,高鐵,藍線,2-3年後的環狀線一期
三重:新蘆+一兩年後的機捷
開版者一直很喜歡把三重的捷運澎風成4條.照相同邏輯,其實板橋藍線
可以拆分為板橋線與土城線,以府中站為界,外加環狀與萬大二線,板橋
也有四條.真要澎風到底,台鐵浮洲站為半捷運化車站,算0.5條就好,板
橋甚至有4.5條捷運.

快速道路:
板橋:台64,65,新北環快,華翠橋快速道路
三重:台64,新北環快,中山路高架橋?
公車:
板橋:光板橋公車站+新埔站一帶,就至少75線不重覆之路線,板橋公車站
為較先進之4個島式月台車站.
三重:全三重約5x線.
國道:
板橋:無,但有台64,65快速接往國三
三重:國一
聯外橋樑:
三重:有九橋之都的美譽??
板橋:12座(所以要叫12橋之都嗎?)
腳踏車租借系統(因應開版者特殊癖好增加此項):
三重:Ubike,租借點3個.
板橋:Newbike,租借點13個, 電動自行車e-bike,租借點3個.
三重充其量就是離北車較近,但這個優勢遇到板橋無用武之地,又因為新蘆線
路線詭異,機捷非直達車停靠站,造成軌道運輸上,三重反而比不太需要北車的
板橋更慢到北車.三重頂多進北市還算方便,板橋靠三鐵不但進北市方便,到全
台灣也方便.
其實三重的比較對象,應該是中永和才對,也請開版者不要一直越級打怪,你不
煩板橋人都煩了.
xieb wrote:
其實我覺得開版者是想...(恕刪)
板橋哪來的萬大線?
萬大線真正有貫穿的是永和比漾廣場一帶
及中和威力廣場 遠東世紀廣場和雙和醫院之間 中和高中
.......以上為真正會動工的第一期......
所以土城金城路三段應該是可以就近使用到
對板橋的效益實在太有限了
二期以後就不知道路線會怎麼變囉 畢竟30年的時間 誰也無法預料
話說 三重也沒有板橋幫說的那麼不堪吧
和板橋一樣都是平地
感覺很類似
中和沒有藍線這麼有效率的捷運或299公車直走忠孝東路
又是多山郊區
只好多蓋幾條捷運(中和萬大南北)通到臺北市精華區
蓋環狀線設六個站以補不足
加上公車營運第1的307及第3的262 才稍稍像個樣
並多設些廠辦吸引企業總部混口飯吃
蓋些各類型大賣場假裝是內湖
平日逛逛幾座七公頃以上的大公園或爬郊山呼吸新鮮空氣
作為省錢的休閒活動
不然就到休閒購物中心吃吃逛逛看看電影
或打個保齡球 釣個蝦 到即將開幕的運動中心打打曲棍球也就罷了
中和交流道又塞 只好又在特二號道路設連城支線和南勢角支線
新北環快蓋到中和沒錢蓋成高架只好變為平面
才稍稍保有沿途唯一的寬廣河濱視野
中和怎麼敢和三重板橋這種平原地區相提並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