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新北市購屋門檻統計新聞

trader9111 wrote:
如果林口是新舊交雜...(恕刪)


你還是沒搞懂別人在說什麼.

男女平均有一顆蛋,這數據是客觀的.但是以這數據導引出因此女人有一顆蛋,
這是錯的(記者的角色).再以女人有一顆蛋這個錯誤的數據使用方式導出另一
個結論,引伸出由此可見,女人也許可以自行製造蟲子(你的角色),這謬誤已錯到
離譜了.你可以回去看看你的開版文的脈絡是不是這樣:

2015-2016年雙北市購屋門檻統計與報導如下 以平均總價來認定門檻(記者)
看來統計結果和家戶所得之間是存有極大的正相關性 門檻排序和家戶所得之間是存有極大正相關性(你)


錯誤的數據使用方式,造成背離事實的結論,這和資料客不客觀一點關係都沒有.
展華 wrote:
你還是沒搞懂別人在說...(恕刪)


把簡單的數據複雜化
也不能改變平均數結果這鐵般的事實
均富聽得懂嗎?聽不懂!!
說再多也是浪費唇舌
裝睡的人叫不醒
平均總價高,高總價數量多,意義有別沒錯,但比一個就幼稚,另一個就不幼稚,真不知你的邏輯在哪? 解釋一下!

自由時報公正?臺灣房屋公正?還是你的一廂情願!?

這統計的變數如此多,是好的統計分析嗎?真佩服樓主的統計學能力!
trader9111 wrote:
如果林口是新舊交雜...(恕刪)
依照這個表,住進板橋比住進林口容易囉?
歡迎大家來板橋置產!!
Chocky wrote:
平均總價高,高總價...(恕刪)


幼稚的是想法
如果還停留在,在乎有錢人多寡與否等這樣的念頭
這種比較心與比較基礎,基本上就是很浮誇的行為

我在乎的是均富(平均富有程度高低與否)
而不是富有的人數高低與否

這就好像是中國與丹麥
中國的富人絕對比丹麥多
但丹麥的均富程度才是吸引人的主因
較為均富的社會與地區
很大部分也代表著一定水準的生活品質
難道不是嗎?

你可以不相信媒體,不相信台灣房屋
但根據實價登錄的數據所統計的結果你也不信?
那證明您只是純心來找碴,能有客觀性的討論嗎?



pyang3 wrote:
依照這個表,住進板...(恕刪)


不是容易與否
是選擇與否

別牽扯進板橋
這裡單純只是提供新聞數據給大家討論
trader9111 wrote:
不是容易與否是選擇...(恕刪)


應該是板橋百坪或是林口百坪都可買的起,
才叫選擇,否則應該就是妥協。

搞不好就是家裡人口多,百坪才住的下呀。

林口發展很好,就是某些愛嗆其他區的林口豬隊友在攪局...超愛黑人,被其他區民反擊真的只是剛好。
幫樓主開個示,
多數年輕的白領階級或有點能力的,其中多數也只能買1000~2000萬間的房子,
要買什麼樣的房型呢?多數又希望是三房,最好是正常大小的!。但2000萬以內,10年內新古屋,在新北一線,板橋,新店,永和幾乎找不到好的物件,甚至在2線如土城,中和,三重,新莊,蘆洲, 也不易買到好物件(學區好,有捷運),自然這樣的狀況下,其中一大部分就被洗到林三淡了!! 這多數是不得不,而不是選擇!

(均富??你是活在一個資本主義的國家,你想改變,除非移民,不是住在林口)
(自己查實價登錄很客觀啊,怎叫做找碴,不然你怎麼查?還是你只看新聞,就買房子!佩服!)
pyang3 wrote:
依照這個表,住進板...(恕刪)
Chocky wrote:
幫樓主開個示,多數...(恕刪)


白領中產階級買在林三淡這樣的理由
應該是眾所皆知無須再提吧!!!

那我也幫你開示一下...

如果這媒體記者在統計時
預設條件為"五年以下新成屋","實價登錄"
那排名結果就會大不同,會更得您歡心

但可惜這些舊城區是絕對無法撇除老舊社區的弊病
動輒30-40年以上的老舊公寓間接拉低了平均居住水準
所以這時候新穎的新市鎮就有不可取代的價值

新店就算是很均富的地區阿
這難道你不認同嗎



好吃維力炸醬麵 wrote:
應該是板橋百坪或是...(恕刪)


+1您這句話說得很好!!

很多人住林口確實是妥協
有能力在新版特區住百坪,可能就不會選擇林口

但住林口不完全是因為房價高低
還有很多原因我上面有詳細註明
(ex:產品特殊性,別墅之類)
就不在多說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