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潮濕比不過全國前二濕 基隆,林口汐止跟淡水差不多淡水人對潮濕是沒有太大困擾,主要是交通...我上班在內湖是打十點的卡,早上八點出門要開五十分鐘不幸碰到車禍塞車,就要一個小時以上已住19年,人口每個月幾百幾百在增加一年比一年塞rb07 wrote:謝謝你的分析我目前是...(恕刪)
我住淡水, 我挺喜歡這邊的環境的啊 ! ( 夏天最棒 ! )但這邊最大的問題, 就是交通我覺得你老公會比較辛苦, 可能久了就習慣....或許找個靠近輕軌的點, 會比較好一點(只能說一點點........)其他的什麼....房價, 潮溼(冬天請開除濕機), 木地板(勇敢給它做下去)都不是問題
jojoyaro wrote:如果只是喜歡重劃區的...(恕刪) 嗯嗯,其實我最開始的時候是從八德重劃區開始看的也就是喜歡新巿鎮的規劃,看的也就是在桃鐵線的旁邊我們也特別開車過去看了幾次,其實感覺也是蠻舒服的但是畢竟生活重心還是在台北,就先放下了鶯歌也有研究,但沒去看過,去玩倒是有的那邊重劃區比較小一點,而且感覺還沒成型而且目前沒有捷運,台鐵火車對我來說有點太難(我想香港人都有坐錯過台鐵的陰影)對於不會騎車的我,是不太方便後來就看到淡水弓,本身也是看淡水負評太多而沒多看結果反而感覺特別喜歡,價格也相對要便宜一些新巿鎮位置也剛好跟老街那邊的老區分隔了起來我喜歡這樣安靜一點其實基本生活基能都OK,能滿足基本配備就好唯一不好就是,實測過沒有UBER EAT 囉~
rb07 wrote:各位好,爬過很多文對...(恕刪) 我來10年了,我在北投上班,我老婆在萬華上班,但我們都很愛新市鎮的環境,現在假日都幾乎都不出淡水,生活機能近幾年好很多了,且淡水可以逛街散步的地方太多了,視野寛敞,每天傍晚在污水處理廠那不少人去看夕陽,騎腳踏車到海尾仔海岸,很舒服網路的負評不少人根本沒來淡水看過,都人云亦云而已,講到淡水就說濕冷,但淡水冷的時候台北一樣冷,內湖濕氣也不會比淡水低,新成屋加裝冷暖氣機,冬天就過的很好了,但真怕冷的話,新市鎮買房要避免面北大棟距,避開東北季風直吹就對了,最好買面南,其次面西 (有西曬)的房子,或買面中庭不被風直吹的房子,冬天寒流室內溫度會比面北的高至少2度建商的問題不是只有淡水有,但近年沒聽聞哪個建案有大問題,漏水是結構性問題,建商也都會處理,不必太擔心淹水是因為強降雨,現在極端天氣強降雨,在全台各地方都會淹水,但雨停排水都很快,淡水就要是老街靠河一帶、紅樹林一帶,民權東路BMW一帶,而新市鎮倒沒有淹水,畢竟地勢比周圍高不少。淡海新市鎮最大問題就2個,1是離台北市區太遠,2是對外交通單一易塞車,但這也是淡水房價相對親民的原因。 而生活機能不好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在反而是舒適的宜居城市。交通問題在可預見的未來是有一定程度解決的輕軌已通車,讓新市鎮能搭輕軌在紅樹林轉淡水線,有效取代公車也減輕舊淡水擁擠大橋已動工,淡海大橋完工後,淡水的出入口多一個,往來新北桃園更快速,也多一大觀光景點淡北道路環評中,這仍有變數,有過那淡水的聯外交通問題解決一大半了....但大眾運輸仍不夠方便,不過問題不在淡水,而在台北市,主要有2點一是捷運環狀線第二階段北環段,關乎淡水往來五股、板橋、內湖等地,有限減少20分鐘捷運時間,這條才能讓往來五股、內湖工作的自用車改搭捷運通勤,不然搭捷運比開車慢太多了!二是淡水線北投以北班距要加密,這要看台北捷運公司要不要解決,否則淡水發車就沒坐位了,路途長又沒位子坐,吸引力就降低了
又濕又冷..是現在最多人的講法,完全不思考不求證就這樣說(不要比陽明山,光是跟林口比也不會是爐主啊?)尤其是讀過淡江大學的,只要路過討論區都會來參一腳我認識讀淡大的幾乎也都這樣說?事實上..淡大的位置靠淡金公路山邊,且位於丘陵上,住在新市鎮的電梯大樓生活,並沒有那麼潮溼..真的!不過冬天東北季風那幾天..風真的很大!加上細雨,騎車跟步行撐傘真的不太方便.
以前在淡水念書每天通勤台北只有客運跟火車,記得那時候冬天坐車回到台北後都可以少穿一件衣服。前面有人怕房子容易壞,你去看真理街新民街那些公寓少說三四十年了有壞嗎?真理大學靠近紅毛城那些最靠海的教室也好好的。潮濕跟鹽分問題一定有,但不是每間房每棟樓都一樣,要買就好好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