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elykids wrote:天台廣場在我高中...(恕刪) 來填空一下三重各站的重要設施及機能:台北橋站:三和夜市,天台,餐廳菜寮站:體育場,行政中心,明志國中三重站:機捷,大都會公園,集美國小,運動中心還有扯菜寮站是菜園的,應該不知道信義區以前是什麼?
nowhite wrote:來填空一下三重各站的...(恕刪) 信義區以前也是種菜和淹水的地方啊,但信義區經台北市全盤都市計畫後,將台北市政府自1994年起從大同區遷到信義區,並著手將其建設為市政中心和商業中心,因此信義區有台北101、台北市政府、各式各樣的商辦總部。菜寮站是菜園、信義區也是菜園,但一個是「信義區公主」,發展上被台北市政府捧在手心,精心的規劃;三重呢?新北市政府沒有為了三重的發展搬到三重來啊,捧在手心規劃的是「新板特區」,不是菜寮站、三重站那個區塊啊,新北市政府直接在舊地和新板橋車站特定區發展成為新北都會區核心了,完全沒有垂憐到菜寮站、三重站、甚至整個三重,以至於菜寮站、三重站周遭要規劃沒規劃、要商辦沒商辦、要生活機能也不比三重市中心,就是空曠適合溜小孩假日去被蚊子叮一叮而已。信義區是菜園、菜寮也是菜園,但發展脈駱不同、資源不同,命運也就不同,講一個地區的發展要有依據,不要去脈絡化,僅僅因為菜寮站、三重站以前是菜園,就想攀比以前也是菜園的信義區,實在牽強。
lonelykids wrote:信義區以前也是...(恕刪) 台北橋站有什麼精心的規劃嗎?😂😂😂我只看到舊市區的髒亂及擁擠。我住在三重40年去三和夜市跟天台的次數寥寥可數。你喜歡生活在舊市區是你的自由,但該區除了吃東西買東西方便,沒大型綠地,沒學區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
nowhite wrote:台北橋站有什麼精心的(恕刪) 沒有啊,完全沒有規劃,是因為要闡明菜寮站三重站跟信義區不同的地方,就要說明他們的差異就是在「規劃」還有「資源」。而舊市區髒亂及擁擠這是千真萬確,但也是因為三重發展的起源在這裡,所以這裡就是三重的蛋黃區,蛋黃區土地的取得成本就高,跟這個地點髒亂擁擠或是你來不來與否無關;相對菜寮站、三重站那邊不是舊市區,所以土地取的成本非常低。一個土地成本取得高的地段,賣的房子貴,我可以理解;一個土地成本取得低廉的地段,賣的房子一樣貴、甚至更貴,我無法理解。
lonelykids wrote:沒有啊,完全沒有...(恕刪) 感覺你一直提到土地取得成本的問題,其實那關買房的人什麼事呢?那是建商還是相關從業人員才會關心的吧?而且三重站後期土地取得成本已經不低了吧!(我非相關從業人員,有錯請指正)值不值得也不是你我說了算,我想是依靠市場機制來決定的。三重站其實範圍蠻大的,要買在靠近集美商圈會比較好。菜寮站比較平衡,生活機能不差,也不會像台北橋站那麼擁擠髒亂。
nowhite wrote:感覺你一直提到土地取...(恕刪) 買房的人可以藉由建商的取得成本及相關的估算去計算自己欲買物件一坪多少才合理(某不動產界業配網紅曾經披露過),並以搭配實價登錄、銀行鑑價進行議價,如果不合理、議價率低就不要買,否則就等於是在幫建商堆高不合理的物件價格,也讓自己負擔不合理的房價。我想房價的合理化,除了靠政府,不要成為幫兇也是消費者可以盡的心力。
ssm1037 wrote:三重站 捷運所在的舊名是福音街、朝陽街26巷、朝陽街29巷、後埔街;十幾年前台北縣議會前議長在那邊蓋了一棟(當時還叫福音街),推出時每坪約21萬~23萬,福音街當時已有住宅,住宅部份因靠寶石建設拉抬,如果建商是在寶石蓋了之後才取得土地,取得成本一坪約10萬以下,有人想雞犬升天跟著喊到20萬,就變成現在還沒有改建的那些老房子,越靠近河堤的豆干厝和工廠、樹林、某第四台的大型攝影棚,那邊就越便宜,這也就是地方有力人事整合就算放著開洗車廠、停車場還是賺的原因。很可惜我只能問家裡的老人那邊的歷史,無法提供政府地價資料,查來查去都是現今地價沒有歷史地價,如果可以有建商取得土地時的歷史地價給大家查,我想應該很多人看到會吐血。
出價要砍到多少要顧慮的地方滿多的影片裡面有提到要顧慮到目前總體經濟環境、看賣家急迫性也要看那個地區普遍組成是怎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FBrbBYGSo不過買個房子還要當經濟學家獲溝通大師也不太可能有些網站是可以直接把這些數據算成一個議價率,可以直接參考會比較直接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