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dy5838 wrote:你買冠德鼎捷嗎?
謝謝你 我已經買了...(恕刪)
腰瘦美 wrote:
冠德鼎捷開賣時,我當時訂了兩戶(一戶是看長庚醫院,另一戶是看林口夕陽),一坪44萬,當時我不知道要面向哪一邊會比較好,就訂兩戶。因為是捷運宅,只有房屋權狀50年,不能安裝瓦斯,其他都是吃電(電磁爐,電熱水器),會送家電(包括滾筒洗衣機),因為內部空間不大,所以家電建商會送。公設比很高,管理費也很高,裡面有圖書室也有很淺的游泳池,後來退訂,原因是只有房屋權狀50年。並不是終身擁有,就跟大陸房子一樣。好在沒有買冠德鼎捷,聽住裡面的人反應,捷運一通過,房子會有震動頻率往上鑽,就算住高樓層也能感應到有捷運通過,也聽住裡面的人說: 面向長庚地方,因為有高架橋,晚上會很吵,聽得到車子乎消而過。感覺自己很幸運沒踩到雷!!
上面畫紅線.....說得實在......還真有人會信,也是一絕了
iou9998 wrote:
你還是拿林口新大樓跟台北老公寓比?
我問的是,林口捷運新大樓與台北市捷運新大樓同樣價格的話,你覺得大家會選買哪邊。
大部分人會選台北市,這樣回答您滿意了嗎?
(話說是你硬要這樣假設命題的,我原先也沒有比較林口台北的房價啊! )
但你可曾想過,造成台北市房價高昂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是因為工作機會多,薪資水準高,太多人想要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
造成台北市的房價保值!
不過這樣的優勢,卻因為兩個因素而在消減中
一是人口老化,二是疫情帶來在家上班的趨勢
人口老化的衝擊是多面向的
曾聽多少人說:等我退休後,我要搬回南部去
等我退休後,我想搬去花蓮
等我退休後,我想到宜蘭買個農舍來住.....
當一個人不用上班,還有多少人想著我一定要住在台北市?
所以單就居住環境來看,在很多人眼中,台北市不見得是住得舒服的首選!
當然真的退休後,因為地緣關係(幫忙照顧孫子...),因為醫療,不見得所有人都能圓夢(譬如搬去花東後,發現就醫不便...)
但當台灣的勞動人口開始減少,非住台北市不可的人就會減少!
而疫情也大大改變了這世界,很多公司開始發現,原來員工不一定要天天來辦公室上班!
所以在美國興起了逃離灣區,逃離5大都會區的風潮
台灣因為疫情控制得宜,這樣的趨勢並不明顯
但如同Tesla,甲骨文搬離加州
台積電在南科,民視、三立、東森在林口
一樣都會磁吸部分人才的流動
當台北市不再是所有公司的總部所在
當愈來愈多公司發現員工不一定要天天進辦公室也能完成很多事情(可能一周進總公司一次即可)
台北市房價唯我獨尊的時代就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