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向未來 wrote:
我買過二十幾萬/坪 的板橋
十幾萬/坪的長庚旁大樓
二十萬/坪的林口店面
這些房產目前價值都有當初的2~4倍
我自然都懂
但很多人自以為自己很懂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因為買房就是買市中心?
那為何全美房價最貴的住宅區是在加州的灣區的郊區
尤其是老年化社會,更多人不需要往市區上班的時代,區域發展會有不同的面貌
現在人買房的選擇漸漸不一樣了
不同於顏炳立只會叫人買蛋黃區
愈來愈多的房市專家,也看好蛋白區的發展
沒時間聽完裡面專家說的話?
簡單說就是隨著交通網路的完善,人們愈來愈能供以時間換取空間,住到房子更大,生活品質更好的郊區
專家還提到有產業發展,能提供就業機會的蛋白區更是看好。林口就符合這樣的條件。
我自己則是認為,隨著線上購物的興起,人們逛街型態的改變,如outlet這樣的集合式商場百貨吸引力會更勝市區分散的店面型態,畢竟台灣有半年的夏天,揮汗在市區的街頭逛街當然沒有在百貨空調內逛街舒服。所以也大型商城的蛋白區也是加分。
而AI的興起,會取代部份的工作,對辦公室工作的衝擊影響會比工廠裡的工作影響來得大。你看chatGPT跟生成式AI畫圖等技術,能取代的是什麼工作? 所以產業面的影響,會造成愈來愈多高薪的工作往郊區科學園區移動,這也會影響房市地段的選擇。
老年化社會,當換房的主力不需要往市區通勤,有公園有眾多高爾夫球場郊區蛋白,也有另一股購買力在支撐房價啊。
好了啦
分身王還在吹捧喔
愛住工業區那是你的事
別把工業區簡化成科學園區
而且你那辦公室衝擊說早在去龜山上班人多那篇就被打臉了
完全無法自圓其說台北辦公室為何反而還越蓋越多
而且就算蛋白會發展
也不一定要選鳥天氣+爛交通+三流建設的地方啊

林口黑客崩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