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Y CROSS wrote:
您就算提出數據,他說...(恕刪)
到目前為止,板南線才是正解,紅的、綠的、黃的、咖啡色的線,都能很快轉乘...
一個小路人 wrote:
最近各大捷運站都已經在宣揚九月份後中和線將直通新蘆線
(其實不只直通,不直通淡水線這句拿掉)
這對中和影響真的不小
頂溪到中正紀念堂才兩站就要轉車...嘆
到台北車站也要轉車
轉乘板南線雖然可以到忠孝新生站
但是忠孝新生還上的了車嗎?
台北車站就已經塞滿人了,善導寺都很難上車了,到忠孝新生站
今天早上8:20由南勢角進站
抵達忠孝新生的時候月台上人潮比以前台北車站少多了
而且第一班列車進站就輕鬆上車
不像以前要排隊等到第二班車來
其實我認為捷運局自以為要開北投到台電大樓的車
不如把北投到台電大樓的車往南勢角開才是對的
北投台電大樓也不知道會不會真的開的成
萬一跳票的話,北投到台北車站就只剩下淡水到新店一種車,那要等多久啊
事實證明他就是開成了
而且每班車都是往新店
不用跳過往南勢角的車等下一班更快
之前還真的被分線宣導給唬了
仔細想想後,事情好像不可能那麼美好
問題真的很多
淡水新店的車人已經很多了,怎能再容納中和線的旅客?
不信早上上班時間去古亭站看看,兩線都是滿滿滿
今天早上從南勢角坐到古亭站的時候
下車的人大約只有1/5~1/4
而且我在車廂裡看著他們都上了對面車廂
新路線有沒有人搭還不知道,我可以預想如果所有乘客都下車換到新店線來的話應該很精彩
古亭站不大,新店的車又滿滿的,中和線的車也是滿滿的,要怎麼塞?
誰想換板南線去忠孝新生上不了車啊,一定往台北車站才能上車,所以還是會轉來新店線來
北投到台電大樓開的組合真的很奇怪
為什麼要開到台電大樓?直接在古亭轉往南勢角不是很好嗎?
這樣往輔大 往蘆洲 往北投各一班大家皆大歡喜
萬一北投到台電大樓的車生不出來,那以後只剩一種車能搭?
一條線往三個方向開真的這樣做的話
北捷應該會被乘客罵死
假設今天有人從南勢角想到搭到北投
一進站剛好往北投的車離開月台了
接著要等三班車才能上車
假設每三分鐘來一班車
現在只有往輔大跟蘆洲
頂多只要等6分鐘
多往一個北投變成9分鐘?
皆大歡喜?
還有新莊蘆洲線直通營運的話,要是因為捷運公司認為新莊蘆洲運量不如預期要減班
就連帶中和線也會一起被減班
畢竟中和線才四站,不會為了這四站不敢減班的
以後需要重新轉公車了嗎?
今天早上不但沒減班
發車還變快了
原來車子進站後要等很久
座位都坐滿了才會發車
現在坐位坐滿2/3車子就出發了
十年前的規劃未必是正確的,不知道在堅持甚麼東西
如果是工程設計的問題,就沒有不可更改的事情
就是有困難才有工程問題不是嗎?
一個工程在一開始設計的時候
就應該會考慮好10年後20年後的狀況設計
如果10年後還要改來改去表示當初根本沒考慮好未來的情況
中山高速公路是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
縱貫台灣南北四百多公里
當初建成時,許多人批評這根本是一條超大型的養蚊場
因為根本沒多少車子在上面跑,是富人專用的
但事后幾十年証明,這條高速公路對台灣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
讓商品貨暢其流地在台灣西部三大港間流通
甚至到了後來,台灣私家車變多後,這條高速公路根本不敷使用
許多我這一代台灣人的成長經歷裡
一定都有過年爸爸開車載著全家走高速公路回中南部老家的印象
一定會被堵在路上好幾個小時。本來南北往來只要四個多小時
這時變成近十個小時或更久,整條高速公路變成一個大停車場
高速公路這段資料引用自維基百科
Gfive wrote:
楚人有生而不識薑者,曰:「此從樹上結成。」或曰:「從土裡生成。」
其人固執己見,曰:「請與子以十人為質,以所乘驢為賭。」
已而遍問十人,皆曰:「土裡出也。」
其人啞然失色,曰:「驢則付汝,薑還樹生。」
(雪濤小說)
( )(1)讀完這則筆記小說,試問:「驢則付汝」中的「驢」是誰的座騎?
(A)與楚人打賭者(B)不相干的路人(C)十名證人(D)楚人自己。
( )(2)小說中楚人的行為表現,可說是
(A)擇善固執(B)亡羊補牢(C)從善如流(D)冥頑不靈。
很棒的典故
您是老師嗎?
hellogiga0208 wrote:
1.D
2.D
好棒的典故!
但本樓的狀況更像是目中無人自以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