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跟股市是有一點相關.但卻不是完全相關.
股市上萬點對房市充其量只是熱度不減.並不代表價位也會跟著上漲.

目前新北市及北市有許多地方不知道已經是反應了幾年後的價位.如你有2千萬以上的資金我相信房子附近有沒有捷運系統對你應該沒有影響.因為你的收入相當於公司的中高階主管.應該不至於每天早晚跟學生擠捷運.換言之會利用捷運的人大多數應為市井小民吧!
但現在舉凡任一個建案無不把捷運當作太上皇一樣的朝拜.
甚至目前連桃園中壢也豈之效尤.殊不知這就是大樹法則中的同儕理論."如果房子真的那麼好為何買了交屋卻不住呢"還是就如其他同好所講的建商與投資客在拉最後一波.再抓最後一隻老鼠~~~

雖然我也是投資人但此時我選擇觀望.97~99這三年大台北共有80萬貸款戶.我抓10%計八萬戶.希望都能渡過這波景氣反轉後的高峰.一但本利攤還開始.銀行調升利率.資金出現缺口.那大雪球將有可能拖垮台灣的金融系統.照成專家所說的房市泡沫.

房價漲當然有房子的人都很開心.但最開心的我想還是這些靠銀行借貸蓋房的建商.大家背20年貸款.它們卻只要半年就現金落袋.
這樣的惡性循環當沒有出路之時就是恐慌的開始......
非常同意0416阿文大的看法

房貸戶多不多?問問仲介身邊的資料調出來
有銀行設定的比比皆是
小弟看過的案子裡
沒錢的用房貸 有錢的也照借房貸
去掉房貸的價值幾乎每一間房子都要斬一半給銀行
試問現在有多少人賣房子是現金全拿不用還銀行?

18甲離捷運不算近
價格若是一坪30就是比擬捷運宅
記得之前蘋果日報有報導
18甲為全臺北銷售速度最快的地區 小弟一點也不意外
目前18甲內的土地可以蓋的只剩不多 泰山塭仔圳只有自辦重劃那兩小塊 剩餘需要到110年才會重劃(請自行看計畫書) 雖然最近要提前進度

但是18甲會銷售如此快 全因新莊副都心 想想未來政府機關人員 有辦法買副都心媽 或歐洲村媽 最後還是選18甲 騎摩托車去副都心上班 這就是18甲的未來 新莊漲幅多少 18甲也應有相對漲幅

記得2003年18甲內重劃後的土地一坪15萬 看看未來的房價有人說30萬一坪太高 目前的地價就請各位自行推算(
因為問不到價格)即使目前房價這麼高 小弟有兩位朋友 在18甲都還有土地 不想賣也不想蓋

為何建商 對18甲的土地只有流口水的份
因為銷售率及速度高 建商風險低 相對推案價反應到未來地價漲幅的空間更大 所以建商搶買地 地主不賣地

地主為何不賣地:地主都是億哥不賣 地留到現在的建商也是不建築融資的建商 所以可以屯地

任何商品都依定會有高低起伏 沒有例外 包括房地產 但是18甲內的空屋率可以說很低 銷售速度全台第一
未來若是遇到泡沫破滅 相對來說投資客較少 賣壓會較輕

有人提到銀行貸款的事 請各位抬頭看看 你所看到的房子 實際有50%是銀行的 房地產和股市 未來真的遇到風暴
政府會放棄哪一個 應該就是你會在低點忍痛殺出哪一個

房市遇到風暴 銀行要倒閉政府會不管嗎 看看美國如何搞 先注資 讓銀行茍延慘喘 再拉抬房價 銀行呆帳立刻打消

除非遇到長期金融風暴 大家工作都沒了

如果真是愈到風暴不管你是留股市還是房市依樣會受傷 因為台幣會到35元 除非你換到其他國家強勢貨幣

泰山18甲房價由13萬漲到26萬 100% 帝寶100漲到200 一樣100%

所以若是現在還有資金 你要買副都心還是18甲 未來漲幅應該都依樣 但是遇到風爆 結果會有很大的出入

至於30萬如果是自住的要賣應該沒有意義吧 投資客除非賣出換其他國家貨幣 否則再投資下場依樣
Jason說得很有道理, 阿文大也是很有見解
只是, 目前對只有一間房的人而言, 是真的要想辦法鎖住獲利的, 不然, 房價的上漲, 真的對只有一間房的自住戶來說是沒有關係的

小的是這樣子看的
1. 明年底, 房市會有這一波的高點
2. 後年修正, 但大後年會再上漲
3. 沒房的人, 3年後...再買不遲

股市上萬點是遲早的事, 為了不要玩太大, 最後決定錢留股市, 不進房市

為何30萬/坪是個指標?

舉玄案為例, 目前成交價多座落於28萬/坪以上, 假設28萬/坪好了(28萬一坪的價買不太到了, 但取最低標來算)
一家四口買3房, 找個45坪的來買, 加個B2車位(B1車位賣完了, 而且B1車位目前開價185萬)

45 x 28 + 165(B2價) = 1425萬

1425萬的30%是工程款, 所以自備款(不含裝璜及家電費用) = 425萬

有多少個雙薪家庭能拿得出425萬頭期款?

1000萬的銀行貸款, 以現行的利率來說, 每月所該付的本利是多少錢?大家都會算

有多少人買得起? 我是買不起, 所以我認為...十八甲30萬/坪, 是個階段性的點



玄案,28萬 / 坪,這沒有不合理,要不是它的位置差 (邊緣)~我想會開得更高~

當林口都能上30萬/坪,我認為泰山這算還好而已吧~ 捷運 泰山是哪一站 林口算哪一站 自己看地圖~

高速公路多一個收費站,捷運多3站的票~ 這就是明顯的比較~

買不起泰山還是能往樹林 林口 甚至南崁去挑~ 不一定非要泰山不可~

在這種地理及價格的比較效應下~

如果泰山18甲這有新案推出的話,還是會有很多人前仆後繼的繼續買~


林口有多少(新)建案,真正離捷運近的根本沒幾棟~

都是重劃區的前提下,仍會有很多不喜歡林口的人會往山下買~

買不起新莊的就會來買旁邊的泰山,目前又以泰山比五股/八里又多了一個捷運及 近副都心的優勢。

這在各地建商開出的價目表的金額可以看得出來~

盡管5年以前他是12萬一坪,就算漲了一倍以上,與各鄰近區域比較,仍然沒有不合理的地方。



當新莊還是個鬼地方沒人想會來的地方,你說泰山這鄉下,會有多好~ 很少人會信啦~

當政府往新泰地區發展時,看不出趨勢~ 還認為怎怎都不是合理,那就是命的問題了~



今年度, 台北市家庭平均年所得約150萬
150萬家庭年所得在台北市算是新貧族了
150萬收入, 以房貸不超過總收入1/3來看, 只能買約850萬-900萬的房子
在台北市, 四口之家, 看來要買到不錯的新古屋不太可能了, 要不就往山邊去, 要不只能往外圍走了
更不用說台北市的新房子了

那850-900萬買那裏, 也不用想中永和, 板橋新莊三重等地的新房子了
看中古屋吧, 我想新北市裏面, 十年內的中古屋慢慢找應該找得到, 新北市好地段近捷運的也不用找了

若真要買新房, 就去林口三峽南崁及桃園(非中正特區)等地找吧, 一下子被擠出台北市那麼遠, 雖說房價有成交就是有認同者, 但...在一般老百姓眼裏, 是不合理的

十八甲內28萬/坪合不合理, 只要有人買, 就是市場價, 我也認為會突破30萬/坪, 明年底來到35萬/坪左右

但...那時候該做的動作, 小弟是不會猶豫的
30萬/坪, 明年過年後應該有機會看到了, 加油

只要台北市中心的價格 穩定下來

周遭區塊才會跟著穩定..

就是這麼簡單

政府提的市政遠景,看是否能落實,已經在動工了才能信.. (議員/官員用的選舉語言千萬不可信)


房價不合理? 是人都會說不合理,有很多房的也來跟著說不合理 (心裡想的是另一面 這種人還不少)

真正會說不合理的是 目前沒有房子 或是中南部來工作 又不想租房子的,真正有住房需要的人

已經有買房的人,更多只是隨著多數人講法去說說而已,未必知道這些人的痛~

真正需求者是少數不是多數。


當我想換大房子卻換不起,也只好跟著說:對呀~ 房價太高。 <--這才是多數喊房價高的人

有本事就把你家用原始購入價格來賣出 這樣才是喊真的,不然都馬是 卑鄙的人。

就我看,卑鄙的人多過需要的人..

就算卑鄙也是有"需求"的,不然泰山這種外圍地區不會一直驚驚漲。


房子不是過多了嗎?為何會一直漲 ?

觀察一下18甲的居民成分,都是20-45的青壯年占多數  (我認為 林口也一樣)

大家都有爸媽,有老可以啃~ 為何一定要搬出來~ (原因太多了)

18甲這種山邊外圍都能住滿人,表示這個價位很合理,形成供不應求。

反倒是非18甲的泰山其他里,老社區就難以達到這麼高的人口密度與青壯年集中的型態。

簡單說就是

這一代台北人需要環境好的地方,不喜歡住古蹟 (30年以上的),情願住外圍新大樓,不住市區老公寓。

這就是需求...

把台北盆地的房子扣除"古蹟"後,加上願意去住古蹟的台北人不多, 真正實際需求就出來了


講到這 容我把台北人是卑鄙的人收回來,以下平反文

一切都是因為房子會老 (裡面還住老人),應該是說 人長大了房子變小了才對。

當台北人有換房的需求,但又想買新的,老公寓想賣又賣不到新大樓的高價,所以也要說:房價高

看著趨勢及城市發展往外擴張,不少老台北們賣了房,到國外或買南崁/林口/三峽去養老了。

實際作為是賣市中心往外圍買,並沒人願意制止高價(敢原價或折價賣出)。 那誰在炒呢~ 台北人人都是~


市中心價格如果不穩下來.. 就有更多台北老人到外圍買大房子養老,有錢就不需太用力殺價,順便炒高房價。

市中心價格如果不穩下來.. 就有更多台北老人給年輕人頭期款,去買外圍,人多了自然比較出高房價。

還好 目前18甲不是多數老人喜歡的環境。

當市中心老房子遠大於新房子(都更進度慢),市中心就將不再是市中心了 (萬華 大同經驗)


 



看完諸位先進的發言後...
我只覺得..現在真的是''買不如租''阿!!

頭期款不說,
隨便一間房都得貸款600萬以上,
600萬除於20年 = 30萬
30萬 除於12個月 =2萬5
不含利息,一個月的支出就2萬5了!

隨便找間房子租,也不用2萬...那幹嘛買!?
買了還得擔心房價起伏,
還得花裝潢費用,
每年還得繳交房屋稅金,
還得擔心收入有無中斷之虞。

背負20年房貸導致身心俱疲、腦神經衰弱,
不一定有閒錢出國旅遊,
就算有閒錢,
也還不一定敢出國旅遊。

若再加上家庭支出........
Jason的想法, 我也曾想過, 但就是不知道要存到那國貨幣去, 哈哈

另外, Sam說, 買不如租...很多台北市的朋友, 觀念都不一樣, 大家的想法都很不同的

有朋友跟同事擠進去台北市不想出來的, 再辛苦再累都要苦下去撐著
不管屋齡跟坪數大小, 反正我擠進來了, 不想出去了

也有在敬業三路國宅坪數比我家小的, 房租26000元, 跟我現在付的房貸一樣, 但...你問他們要不要買新北市
答案從他們臉上表情已經說明一切

但台北市他們買得起嗎??? 答案從他們臉上也說明了一切
他們家小孩, 走汐五高架到十八甲, 車程二十分鐘, 他小孩說...爸爸, 這裏好遠喔(口氣就是來到鄉下的感覺)

短期間, 想不出來如何保住獲利, 就在這二年內, 拼了, 跟他拼二年提早退休, 加油了!!!

oxxx wrote:
只要台北市中心的價格 穩定下來
周遭區塊才會跟著穩定..
就是這麼簡單


講的好,頗感認同.
給你一個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