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與永和 哪區比較看好?

新莊,二重疏洪道以西的三重,泰山,五股-多老公寓或工廠,但立地位置佳(台灣南北走廊的軸線相對最中央之地),同時工廠跟老公寓也是不錯的土地來源,發展潛力可期,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東區(想當年,東區也是先蓋了一堆豪宅.統領百貨開幕之後商業能量爆發才成為CBD的,附帶一提,此區塊內已經有一座39F/180m的摩天辦公大樓在進行興建前的拆除地上物,而且還在新莊副都心以外)

二重疏洪道以東的三重:夾在台北中央車站CBD(以台北車站,西門,中山三站為主,可能也包含雙連跟民權西路站)跟可能產生的大新莊大台北西區CBD中間,左右逢源,當然好!(不過重陽重劃區比較享受不到)
----------


39樓摩天辦公大樓 這在 三重區 我知道

三重 和 板橋隔了 新北大橋 你知道嗎?

板橋算CBD得話 那 三重區 應該在 3個CBD 中間 ...不知道你認同嗎?

更不用說三重的捷運系統... 新北市第一吧!

下新莊發展起來 我看 我也等不到那時候吧!

一個重劃區發展起來 需要好幾年...

講歸講 不夠錢買這幾區...

樓歪了...

活在當下...永和 新店兩處要選 我會選 永和~

萌貓 wrote:
你說的超高大樓應該都不到120M,對我來說不算高...
台灣好缺120M+的高樓啊!


新北市一堆重劃區就是被這樣搞
一個地區的都市計劃在設計當初
都是以基準容積來作為公共設施的設計考量
因為以前台北縣對都市計畫容積管制隨隨便便
才會導致後來的容積移轉不受控制
原本基準容積450%的新版特區出現一堆850%~900%的大樓
但退縮和開放空間等設計還是保持450%的版本
副都心稍微好一點

新北市政府現在也再度檢討
從以前可以容移100%降為現在40%以後修法可能再降到20%
所以我希望央北重劃區能夠在晚2~3年開發
等修法過再來建設免得又廢了一個還是在捷運旁的重劃區

台灣這種小塊開發不適合超高大樓主義的規劃方式(商業區也就算了)
住宅區也這樣搞...幾棟20~30層、棟距4~10公尺的大樓
住在10~15樓以下的人向窗外看出去沒有陽光日照的生活
看過這種案子我還真差點以為這是駭客任務的片場

台北市管制算是不錯的~想像信義計劃區蓋10來棟101大樓...
還好現在101只蓋一棟未來也不會再有更高的
"你說的超高大樓應該都不到120M,對我來說不算高..."

萌大也是熱血摩天迷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世俗多不瞭解 多說無益

萌大何不另蓋大樓 甚而寫寫興建日記?

我也來分享一下

板橋中山段都更案(全國加油站旁)公展中

樓高40層148.5米屋突9米 總高合計157.5米
王國人才 wrote:
萌貓 wrote:
你說的超高大樓應該都不到120M,對我來說不算高...
台灣好缺120M+的高樓啊!

新北市一堆重劃區就是被這樣搞
一個地區的都市計劃在設計當初
都是以基準容積來作為公共設施的設計考量
因為以前台北縣對都市計畫容積管制隨隨便便
才會導致後來的容積移轉不受控制
原本基準容積450%的新版特區出現一堆850%~900%的大樓
但退縮和開放空間等設計還是保持450%的版本
副都心稍微好一點

新北市政府現在也再度檢討
從以前可以容移100%降為現在40%以後修法可能再降到20%
所以我希望央北重劃區能夠在晚2~3年開發
等修法過再來建設免得又廢了一個還是在捷運旁的重劃區

台灣這種小塊開發不適合超高大樓主義的規劃方式(商業區也就算了)
住宅區也這樣搞...幾棟20~30層、棟距4~10公尺的大樓
住在10~15樓以下的人向窗外看出去沒有陽光日照的生活
看過這種案子我還真差點以為這是駭客任務的片場

台北市管制算是不錯的~想像信義計劃區蓋10來棟101大樓...
還好現在101只蓋一棟未來也不會再有更高的

我承認棟距不足是個大問題,不過問題應該不是出在容積移轉或高度,而是既有空地及綠地不足或不夠大
不過保留騎樓跟店面的設置也很重要(當然設計上要盡可能讓店面的商業活動不至於影響到樓上的住戶生活)

話說央北重劃區在哪?第一次聽到
我覺得這樣的話題真的很可愛。要是看得準早就當算命仙了啦!

人生就是這麼奇怪,自己覺得不值錢的東西,一賣掉就漲。別人看起來值錢的東西,一到自己手上就跌…
版上很多網友可能剛接觸這些,比如第一次買房、第一次裝潢、第一次買昂貴的家具…年輕人就是會被騙,因為沒經驗,但以後就會有經驗了呀!事前做些功課,那是為了被少騙一些,其他的真的不要多想。
不動產多少跟個人的命有關係,有的人一買就是會賺,有的人一買就是賠。我的鄰居也有一買股票就賠,連基金也賠,但買房就賺的。也有人很值錢的老家要賣出時剛好碰上奢侈稅,一嚇到就急著賣掉,結果被投資客給買走的,後來知道被便宜賣掉氣的半死。
註冊中請稍候 wrote:
39樓摩天辦公大樓 這在 三重區 我知道

三重 和 板橋隔了 新北大橋 你知道嗎?

板橋算CBD得話 那 三重區 應該在 3個CBD 中間 ...不知道你認同嗎?

更不用說三重的捷運系統... 新北市第一吧!

下新莊發展起來 我看 我也等不到那時候吧!



以往在三重與各處的PK文中,三重捷運優劣已經被幾個三重人點出來了.
三重的捷運系統,在"未來"數量上的確是第一,但也僅只於此,其它不管是在路線
規劃,班次密度,實用性與方便性上,距第一名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萌貓 wrote:
新北市一堆重劃區就是...(恕刪)


我以前也很喜歡超高大樓,但最近地震頻頻,讓我對這類型的大樓改觀,一輩子可能就一二棟房,超高大樓,風險太高.
不過撇開天災不說,如果有好好規劃,超高大樓是不錯,但棟距一定要夠,不然被遮蔽的天空,醜陃的天際線,會讓整個都市很不協調.
新店空地多,當初開發一窩蜂灌進去,所以房源一定比永和多
永和的地利比較方便,距離台北市過去是公館,要到火車站也近
新店過去是景美,要到東區的話與永和差不多,但那是屬於較為接近景美那一代
新店的腹地拉很長,永和基本上腹地很小,沒空間了
永和的保值性很高,釋放的房源也不多
相較之下,新店跟中和比應該比較接近一點?

這是我的個人感想
因為我早期到台北的時候,住過景美、新店、永和、中和一代
基本上我習慣了南區的生活與機能。
註冊中請稍候 wrote:
三重 和 板橋隔了 新北大橋 你知道嗎?
板橋算CBD得話 那 三重區 應該在 3個CBD 中間 ...不知道你認同嗎?
更不用說三重的捷運系統... 新北市第一吧!
下新莊發展起來 我看 我也等不到那時候吧!
一個重劃區發展起來 需要好幾年...
講歸講 不夠錢買這幾區...

樓歪了...
活在當下...永和 新店兩處要選 我會選 永和~...(恕刪)

不過板橋不是直直的在三重南邊,如果要算三個CBD中間的話應該是卜型的中間

不過這樣說豈不更突顯了永和的弱?
市集達人 wrote:
我以前也很喜歡超高大樓,但最近地震頻頻,讓我對這類型的大樓改觀,一輩子可能就一二棟房,超高大樓,風險太高.

不過撇開天災不說,如果有好好規劃,超高大樓是不錯,但棟距一定要夠,不然被遮蔽的天空,醜陃的天際線,會讓整個都市很不協調....(恕刪)

當初921大地震,哪棟中部120+的大樓倒了?
大安雙子星,金莎百貨(今神鑑大樓),龍邦國寶,龍邦世貿,台中晶華酒店(今台中晶英酒店),亞太皇家麗池(正在將原結構體改裝成亞太雲端中),環宇實業總部,環球巨星,林鼎高峰
有哪一棟最後倒了呢?沒有!

話說天際線的好看與否應該跟建築物的外觀有關,另外台北的天空其實沒什麼好的,非陰即雨...頂多加一點毒辣的陽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