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OSO wrote:
可能來永和實際走訪此...(恕刪)


我家也住永和,很喜歡永和生活環境,麻雀雖然五臟具全
有學區、公園、市場生活機能很棒,交通又方便
其實永和不太常淹水水
永慶房屋上的成交行情已經到60萬,永和真的是好地方

陳小玠 wrote:
我家也住永和,很喜歡...(恕刪)


小弟經常到永和岳母家住(悲!因婆媳不..),對永和印象很好,雖然稍嫌擁擠,但至少沒有工廠的吵雜,生活機能和交通比三峽好太多了,可惜永和的房價實在高的令人咋舌,連28年的老舊公寓都要30W/坪以上。

近來永和公共環境改善頗多,且有些成案的都更進行中。牛皮房價恐怕只會繼續漲不會跌。
嘟嘟伯 wrote:
小弟經常到永和岳母家...(恕刪)

御極賞對面18年大廈的時價登錄成交價-無車位

保生路22巷19弄1~50號4F-成交日102/3.
總價1,035萬元
每坪54.7萬元
18.92坪

保生路22巷19弄1~50號5F---成交日102/3
總價1,230萬元
每坪52.3萬元
23.50坪

保生路22巷19弄1~50號15F---成交日101/11
總價1,688萬元
每坪50.2萬元
33.59坪

ddt135 wrote:
御極賞對面18年大廈...(恕刪)
..

嚇死人的價格。

去年底同區段的實價登錄房價好像只有40~47萬/坪,怎麼現在變成50~54萬/坪,半年漲幅高達20%。這樣下去,再過二或三年就破100萬/坪,真是夭壽啊!

永和是不錯的地方(小弟個人看法),但房價似乎漲的太....!

保生路附近環境很好才會有此價碼吧!不知永和其他地段是否也漲成這樣?

很好奇到底是那些人在買(在地、移入、投資)? 怎麼他們都不嫌貴,只有小弟嫌貴。

嘟嘟伯 wrote:
..嚇死人的價格。去...(恕刪)


永和18年華廈, 目前沒有捷運通過, 單靠一個soga, 賣超過50萬, 這個價格確實過高.
而且以各方面條件來說, 並不算是永和最好的區塊.





labdog wrote:
永和18年華廈, 目...(恕刪)


到底是那些人會用50~54萬買18年的大廈?(頂溪、永安站或新建案一定更是天價)

在地人?對當地房價行情很了解,不會用比行情貴20%的價格買吧!
外地人?永和移入人口逐年減少,這表示他們不願用高價買房入住永和!
投資客?永和牛皮房價是出名的,沒什麼炒作空間!

難道是外星人在買嗎?...小弟不解?

嘟嘟伯 wrote:
到底是那些人會用50...(恕刪)


台北客居多, 永和在地人買賣也一部分.

頂溪商圈發展夠久, 人潮多, 生活機能沒話說, 離台北又最近, 房價自然易漲難跌.

如果把同樣條件的18年華廈換到頂溪捷運站附近, 50萬就不會覺得太貴.

永安面公園物件幾乎都開到60以上, 高樓層甚至有成交6字頭.

永和漲得很多嗎? 還好而已

有空去看看板橋吧, 你就知道甚麼叫漲翻天.

labdog wrote:
台北客居多, 永和在...(恕刪)


因永和很小,在各地段同等級房屋之房價差異大不,但板橋因地區很大(好像有和永四倍大),同等級房屋之最高價(新板)和最低價(浮州)差異卻頗大。所以論"單價"板橋>永和,論"均價"則永和>板橋。

曾聽仲介說因永和很小,所以每間房屋廣告均可稱"近捷運"。

嘟嘟伯 wrote:
板橋因地區很大(好像有和永四倍大),同等級房屋之最高價(新板)和最低價(浮州)差異卻頗大。所以論"單價"板橋>永和,論"均價"則永和>板橋
...(恕刪)


"單價"和"均價"不同?! (上面紅字部分)感覺不知所云...

根據永慶(較為即時反映當下市況)的統計,新北市各行政區"當月成交平均單價",
板橋已連續半年超越永和居新北市首位,而且差距逐漸拉大中...







嘟嘟伯 wrote:
曾聽仲介說因永和很小,所以每間房屋廣告均可稱"近捷運"。...(恕刪)



但永和目前也僅僅一個捷運站...

"近捷運"之說,不是牛皮吹很大,就是自我感覺太良好!

以此案(御極賞)來講,距離現有最近的捷運站(永安市場站)步行至少要花上12〜15分鐘,而且步行品質也不佳,而永和超過一半的房子到捷運站都比這還遠!
陳小玠 wrote:
我家也住永和,很喜歡..其實永和不太常淹水水
永慶房屋上的成交行情已經到60萬,永和真的是好地方
.(恕刪)

確實! 永和住民才懂真正的便利和優點, 此案除了面對百貨公司又有公園加持
仁愛公園合法開放空間,綠地運動設施均多,
不像板橋某區最近屢因強占開放空間, 惹腦市府工務局拆違章,
市政會議有詳實記載:
"針對新板特區6豪宅違建開拆,工務局已發揮最大耐心與協調力,最後展現公權力與執行力,讓民眾看見,也告知全民必須守法。 除了有開放空間規劃外,政府也必須有執法決心,開放空間屬於全民,如果私自圍起變成豪宅室內空間,不僅打破原本規劃設計,也失去開放美意,不但違法,民眾也不會接受。
"
嘟嘟伯 wrote:
同等級房屋之最高價(新板)和最低價(浮州)差異卻頗大。所以論"單價"板橋>永和,論"均價"則永和>板橋。

前幾次大雨永和毫髮未傷,新板卻遇大雨就淹水, 希望這次強颱來襲不要再類似情況,
否則那些號稱豪宅的價值很快被打回原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