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son040811 wrote:
正解 人民幣定存投報已超越買房租人利差 至少風險上完剩 現階段資金已移買股 因為開始墊高了 若還買房要注意 因為真的反轉了
...(恕刪)
paulchiang wrote:
不要害我啦,手上淡水...(恕刪)
快賣快賣
林口、三峽、淡水.....危險
主要是放長也沒什麼空間..何必呢
讓有需要的自住客去買吧
林口...30多...不建議
三峽...25~30...不建議
淡水...25~30...不建議
新莊頭前..40上下
新莊副都心..50上下
泰山溫仔圳...30多
洲子揚..30多...不建議
蘆洲....40多
新板...70多
中和...60上下
桃園...30上下...不建議
市場漲不上去,會開始推小坪數
市場看漲,就會推大坪數
現在從蛋黃...蛋白...蛋殼........新案大都推小坪
警訊
漲不動的警訊
小心再小心!!
硬撐過2016就好,撐不過就...全盤皆墨..
副都心、頭前都在推小坪...尤其今天去副都心逛了一下
哇...17~35一堆...
重劃區太多小坪數...這樣就會比較雜...其實是不利的
但建商沒在管你...能賣的掉就好
憂心...
降價不就好了...硬要這樣玩...唉
雖然自己有在置產(長期,非短期投客)...但也不願房價這樣飆
年輕人很可憐耶...
平穩就好,價格也穩固
此外如果覺得再買幾間租人的投報率好 其實現在就可以這樣做了 不用等跌到10萬再來買 現在不做 或許也表示對您來看 目前投報率可能不划算(當然每個人對投報率的要求不同)也可能現在的市場價格就您來看是偏高了 所以也不需要用這個方式來酸樓主 畢竟有能力多買幾間房的人 就經濟的角度來看相對是幸福的多了 當然我不清楚為什麼樓主要特別挑林口來預測 但即使覺得他說的完全是謬論 也請一笑置之吧
至於股票能不能吃或房子至少可以住可以租的觀點 就請恕我不討論了 畢竟這已牽涉到民生議題(炒房比炒任何原物料或衍生性商品的影響對民眾更大) 但就近來大部分買房或買股票的目的來看 相似性其實頗高 不少都是為了能獲取更多的利潤 所以我當時是純粹以財經跟投資的觀點來做比喻 也是想強調不同時空背景的考量點是不一樣的 但從每一個切點來看都可以假設很多"如果" 但事實上"如果"後面所加的行動 可能通常是沒有太大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