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hihjen 說的我讚同每個地方,各有所好,雖然當初淡水不是我最佳選擇,但是人還是要向現實妥協的迫於預算,14年前就從石牌爸媽的房子搬到淡水捷運站對面的觀海社區,那時候一坪就買了17萬多,外加車位105W同時期朋友買三重新社區,價位和我差不多,蘆洲還更便宜 (現在都比淡水高太多了)住了8年,後來實在嫌通勤時間太久,每日要很早起床,所以6年前把它賣了,改去買新北投的舊公寓雖然花一大筆錢裝潢公寓,還是懷念社區的管理及居住品質所以3年前還是又開始尋找社區大樓的住宅從石牌父母家一路找,看了不下20個案子,又要大空間又要離市區近,根本不可能延著關渡,竹圍,紅樹林...最後還是找到淡水,怕壓力太大,還買預售屋買了新市鎮,去年底交屋,也把34坪的舊公寓賣了,把貸款降下來,很多朋友都說:會不會太遠?可是我用北市的舊公寓,貼了200萬,換了50幾坪的新房(因為我的公寓沒什麼漲,5年只漲100,剛好把裝潢的錢拿回來),居住品質提升了,住的也舒適,只是換得的代價是每天要早起半小時,因為單程通勤時間由35分鐘變成50-60分鐘了現在居住品質好了,再來就拼交通好轉啦已經忍了一年,就跟他撐淡北道路和輕軌何時搞定我也有介紹租林口的朋友來淡水訂房,後年交屋,因為林口比淡水價格高,他又需要4房,所以也是硬著頭皮買下去,為的也是居住品質另一位朋友是賣了竹圍的社區大樓,搬到石牌的老公寓,為的是縮短通勤時間,離父母家也近,小孩可托父母照顧也有朋友住竹仔湖,也有住小坪頂,但是他們也一住十多年所以地點在哪不是太重要,全看個人取捨有人說淡水太遠,我沒意見,很多朋友都這麼跟我說可是叫我買市區動則60萬一坪起跳的,我能力不及,更別說是百萬一坪的相對貸款壓力也比較減輕,日子沒過那麼累也因為交通因素所以價格還買的起,若等交通建設都好了,那時的價格我看又買不下去了我也不樂意看到更多的人來買淡水,因為塞車問題還沒解決,會讓通勤時間加長房市先冷一陣子也好,先把交通問題解決再說
kiwisfashion Xuan wrote:淡水人請一起硬起來,...(恕刪) 我是一直都有在反應現況,而且每次回覆的答案都會不太一樣,經過與新工處人員交談,他們說淡水的聲音沒有出來,要我們積極反應給北市府強烈表達興建淡河北側平面道路的立場,至於輕軌已經教由新北市政府辦理,應該要叫當地區公所及市民代表請他們全力監督,淡江大橋雖然有在規劃,但不是列為行政院優先處理的建設,同樣的也是需要淡水人團結,把問題傳達給全台灣的各個角落,唯為透過大眾的力量,淡水的交通才有可能改善
說得很好,我常說“量力而為”,“找到自己的壓力點”,有錢的人可以買100%完全符合自己想要的條件,想買那裡就買那裡。口袋不深的我們,只能做取捨,有些人受不了早出晚歸的生活,只有選擇離家近的地方,交通雖解決了,但可能要當一輩子的房奴。有些人無法忍受做一輩子房奴,只有選擇低價的地區,不過可能得犧牲交通過早出晚歸的生活。所以當你是有錢大爺時,可以大聲說這太冷太濕太遠太…嫌到一無是處。當預算有限時,奉勸你先看這個地方的優點,就別看無關緊要的缺點。再看自己的忍受壓力,是可以忍受早起或貸款壓力。新市鎮,我喜歡它的安靜,清新的空氣,整齊的規劃,全家可隨時出輕鬆出遊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房價還負擔的起,貸款壓力不大,就算失業了(天有不測風雲),仍可出付貸款,比較辛苦的是每天得早起,但是這種壓力比起貸款的壓力小多了,我受不了每天害怕因失業就什麼都沒了的壓力,這種無形的壓力讓你在上班時得累的跟狗一樣,因為怕得罪上司被炒魷魚,所以選擇了新市鎮,因為那天不爽我可以把老闆開除掉,回到淡水享受每天的新市鎮。
我前幾天去五花馬, 前面排了大概2, 30位, 我就去買八方了, 改天再去嘗試五花馬. 我看違規停車不只內用的客人, 外帶的可能更容易違停, 因為想說買一下就要走了.至於通車問題, 我上下班都走坪頂路, 不會塞車空氣又好, 車少相對的車禍風險也降低, 20分鐘就到公司, 不比走中正路慢, 何樂而不為. 不過呢, 還是不要太多人走這比較好, 否則又跟外面一樣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