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werplususa wrote:
這不是"討論"版嗎?...(恕刪)
正面的討論有助於還沒入住的朋友進一步了解各社區的現況..
進而決定哪個社區符合自己的條件..
也能讓已住進去的朋友們了解新市鎮發展的現況...
但若無限上綱"討論"的意義..
只是你嫌我的公設我嫌你的管理..
就會淪為嘴砲...一點用處都沒有的廢樓..
我想這並不是"討論"的原始初衷...
就像大大前陣子參與到的房屋座向討論一樣..
大家分別表述了自己對於座向的想法後..
沒有人再對於貴社區..或是其他社區進一步衍伸攻擊...
Wang大貼出他認同自己社區的文..
您可以注意到..也不會有太多人給予回應..
那是相同的道理...
我想將心比心..
大大也無須抓著對方猛打...
各留一步路..氣氛會和諧許多...
這棟樓這麼多年來屹立不搖..
靠的也是多數人的理性討論...
今天您攻擊人..您有您的充分理由..
改天別人攻擊您..我相信他們也是會有他們認為的充分理由...
若真看不下去..
建議大大轉向私訊...
彼此能有更加"深刻"的"討論"內容..

殺人償命,天公地道。
orion_t66 wrote:
您說的價錢是公告現值,再除以0.8才是大約市價,
小弟那分資料是營建署的,是那些標售土地的售價,應該不會錯吧?...(恕刪)
去年還前年寶路集團不是有標到污水廠那附近的一塊地,當初遠雄標輸他,新聞有報過一坪跟營建署標快30萬元,相當高的價位。
至於台北灣三期別墅,是原本荷蘭灣第三期的基地,後來轉賣給寶路,一坪賣20幾萬,今天跟當初承辦的地政士求證過,難怪價錢壓不下來,土地成本太高了。那附近住一之一的土地三年前有問過,那時大約開價再18-19萬(實際成交不知,因聽到這價錢就傻了),最少要100坪才能蓋別墅,後來想想還要自己蓋太貴了,資本太粗,所以放棄,千算萬算沒想到事隔三年,台北灣三期別墅的價錢竟然這麼高又硬。千金難買早知道,當初皮帶拉緊應該也要買一塊地的,唉。
jamie98 wrote:
那大大可以提點一下那裡的資料出處具參考性,這個不是101年的土地買價嗎?...(恕刪)
基本上具有參考性的不會公開(如果想知道實價可以朝地政士那邊打聽,最準),除非是那種競價的方式,否則政府也不會想推動實價登錄了。您附的圖不是市價,只是公告評等的價值(這稅單上面就有,且會調整時而增加時而減少,詳細請參地政局或國稅局),涉及地價稅的問題與有些土地有徵收補償的參考價。
打個比方比如在台北是士林區公所旁有一塊地公告地價折算一坪20萬元(地價稅據此課徵),但市價可能高達50萬元(市價就是流通價,一般銀行或法院找的鑑價就是鑑市價),若有人願意出100萬買,這種也叫高於行情的市價。
再打個比方,南投信義鄉公所旁一地,公告地價5000元,但流通價最多都只能賣到3000元,這就是市價。所以公告地價高於市價的情況也是存在,這也是為何常出現徵收補償後,出現一堆田橋之子的原因。
換個角度想跟股票市場一模一樣,一間公司淨值15元,但市場流通價可能高達80元;同樣情型,也可能只有8元。這沒有為甚麼,市場決定這樣而已。
這也是帝寶一坪賣400萬,旁邊的只能賣100萬的道理,完全相同,您覺得他們公告地價有差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