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oko wrote: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恕刪) 猜想河岸邊的泥土含水量一定會不少.或許是怕日後滲水才不敢有太多層地下室來供停車使用目前玫瑰園有地下一樓停車位至於考慮到是否會有地基不夠深不穩固的問題?玫瑰園打97根基樁到岩盤.又有筏式基礎設施.應該安全無虞-----------------------------------------------------------------+台北101深達地底80米的380根基樁,建構了台北101大樓穩固的根基。每根基樁直徑150公分,承載力每支高達1100~1450噸,基樁最深處達到地層岩盤層下30米,就如同將整棟大樓牢牢的釘在堅固的岩盤上,使台北101大樓堪稱全球最穩固的建築物之一。筏式基礎:筏式基礎係用大型基礎版或結合地梁及地下室牆體,將建築物所有柱或牆之各種載重傳佈於基礎底面之地層。以基礎版承載建築物所有柱載重之筏式基礎,應核算由於偏心載重所造成之不均勻壓力分佈。筏式基礎應考慮其可撓性,其結構設計應視其與地層相對勁度之大小,採用剛性基礎或柔性基礎方法分析設計之。【解說】當土壤支承力較小而必須承受很大之建築物重量時,則宜採用筏式基礎,一般而言,其使用時機如下:1.柱基腳之底面積超過建築物總面積之1/2。2.基礎可能發生過大之差異沉陷。3.土壤支承力不佳,使用其他淺基礎無法安全支承。4.須抵抗向上之靜水壓力。5.沿鄰近基地或建築物而建造。6.地層含孔洞或性質複雜之高壓縮性土壤者。7.欲防止或減低土層內部因基礎載重產生之應力集中現象。8.筏式基礎具有減少建築物差異沉陷,及挖除土重對建築物載重有補償作用等優點。9.筏式基礎之結構設計,依其與地層相對勁度之大小,可採用剛性或柔性基礎分析方法設計之。依據美國10.混凝土學會ACI436委員會建議以參數β來區分,若柱與柱中心距小於1.75/時,可採用剛性基礎分析方法設計,反之,若大於1.75/β時,則應採用柔性基礎分析方法設計之。相關公式,可以參見網頁:http://w3.cpami.gov.tw/br/ref/chap4.htm此外,筏式基礎亦有人稱為蓆式基礎。大型建物若建立在原粘土層上時,為減輕基礎底面土壤荷重,可將粘土曾挖除一部分,放置於筏式基礎上,此原理類似船舶浮於水中,此種基礎稱為浮筏式基礎或補償式基礎。筏式基礎的優點:1.減少差異沈陷2.防水,阻水滲透3.對荷重有補償作用所以適用於大面積,低承載,高水位的施工條件。舉例:台北101大樓採用f'c=6ksi(420kg/cm2)混凝土強度(依據ACI圓柱試體試驗),平均約3.5m厚之實心版,版厚度依據不同載重需求而有變化。,例如,周邊巨柱因傳遞垂直力及風力、地震力影響荷重較其他位置之柱荷重為大,因此於巨柱範圍內版厚增為4.7m。基礎側向力由土壤摩擦力、基樁側向承載力及筏基端部與連續壁之承載,傳遞至周圍之土壤。
lanlo wrote:同樣是河邊建案新店天...(恕刪) 問題:大樓的高度跟地下樓層的比例是如何計算的?ANS:往上蓋幾層,跟往下蓋幾層,好像沒有絕對的關係吧!重點是在地基要打多深,但是如果說到花費的話,往下蓋比較貴!有些住宅大樓的地下室是不是車位數跟住戶數一樣多~不然就是有購物商廠而外在增加的車位~因為主要是要取得供需平衡~~大樓主要不是在地下室~而是他地樁打的深度~像101這種超高大樓都是要打到岩盤層才可以~不然在土質上蓋房子很危險的~像101是建在深達八十公尺的三百八十支基樁上~大概說這些應該就了解了吧~補一下~有些在沙質地蓋房子的會在地基用一個沉箱~這樣才不會地層下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