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vinshiu wrote:有人注意到美學CEO...(恕刪) 的確有勇氣,...C大知道開幕日期??本人再找時間給這間居酒屋捧場一下好了星巴克...我認為三年之內都很難頭前, 五年後兩條捷運都通車後且入住率提高後Starbucks可能,會有機會自住不如先來幾間便利商店比較實際啦
星巴客所設的點,要嘛人潮很多,或是捷運站附近。或許晶冠的購物中心裡面會有,如果是重劃區裡目前應該很難,麥當勞有可能,他的點都布局的比較早,很有機會先來。AllenXc60 wrote:為何沒有星巴克設點期待中...(恕刪)
有人可能沒注意我以前的看法,(好吃大說得比較對)。當我說副都心比較有豪宅的淺力,並不認為副都心有什麼CBD都心商業的美好明天。我說的只是豪宅區域的環境條件,中港綠堤,合署大樓的周邊造景,電影中心的雕塑與造景,戶外劇場.....加上周邊沒有討厭的設施,所以會是新五泰房價領頭羊。(這些和商業機能是不是最強,一點關係也沒有)但我自己是從沒考慮過副都心。不是要捧它,而是我覺得它未來的周邊環境比較有高級住宅的Fu。具體來說,我認為上新莊重劃區各有各的好。副都心西部:環境最好(藝文機能)。副都心東部與上頭前:交通最好(住宅)。中頭前:CP值高的住宅區。知產區:未來交通最好的商業兼就業區(無住宅)。周圍中古宅:量力而為的好選擇。外圍:林口和新五泰則可能因機捷與地緣關係互相拉抬進步。(影視中心在林口,而電影文化中心在新莊,地緣上算近)一個都心是包容政治機能,交通機能,文化機能,住宅機能....很明顯上新莊這三個重劃區是互補的,少哪一個都不完整。既然是互補就一定是各有弱點。不必覺得誰說哪裡好,就一定買在哪才這麼說。畢竟上新莊確實沒有完美的地點,所以需要各區域一起滿足所有機能。我看好的是整個上新莊。買房是取捨的問題,副都心的住戶覺得副都心最好,頭前覺得頭前最好,有可能大家都沒有錯。因為每個人願意妥協的部分不一樣。對一些人來說能位在公園或車站附近是無價,但另一些人會覺得每坪多6-8萬等於犧牲500次國外旅行或數千次高級消費的代價太大。換成別的區域的人可能會覺得與其等5-10年後的發展,還不如多貸1000萬買已經發展成熟的新板都心.....大家不管買在新莊哪裡,都必須等5-10年才有好發展,其實就已經是放棄一些東西了,拿時間來換較新板低很多的房價。我分享我購屋過程的轉變,是讓大家知道我有特殊考量,我和我另一半是大家俗稱的背包客.....跑過10幾國,還在繼續...我的選擇可能是適合我,不見得適合別人。如果現金有1000多萬不用多貸,我可以同時滿足所有夢想。但現實是我必須放棄一些東西,要嘛貸1000萬放棄旅行住新房,要嘛放棄新房選中古但繼續旅行。我連五股都看過房呢,因為可以又新又便宜,不必放棄一些東西,但是必須捨棄方便的捷運以及靠近未來的百貨商場....我買在哪,其實跟我說哪個區域環境最好交通最好,CP最值得其實都沒有太直接的關係,單純只是個人的判斷而已。每個人選擇不一樣,交流不同想法很好,但新莊人無須互相攻擊。因為整個新莊包含舊市區都是一起發展的。我口袋深不深其實不需要別人評論。這是個人取捨的問題。另外,剛收到DM,安拖華確定9/14(六)開幕,這算是副都心第一個商業設施?雖然不是什麼值得一提的商店,我可能會開休旅車去湊熱鬧....
Waffenss01 wrote:有人可能沒注意我以前...(恕刪) W大,給您個讚!小弟也是常出國旅行,現在出國玩好像比在國內玩划算,不論住新屋或中古屋,頭前或副都心,每個人的選擇需求不同,還是彼此尊重,若為了住新房而放棄了原先的生活品質,生活應該很無趣吧!
依照7-11的設點評估他們會找門面開闊 可設大片透明玻璃的那種店面目前最好的點應該是上和院樓下福美街那一整排的店面(目前仲介業的重鎮)三角窗位置 面夠寬 且有大片落地窗而且淳風跟上和院的入住率目前也最高(但我還是覺得 越靠近運站的店面 便利商店才開得起來 上和院這點 也是有段距離)以目前我看過頭前的店面大部分都是設計成有大面落地窗那一種但冠德似乎反其道而行? 有點怪但多了一些隱密感?( 我想可能作為辦公室或精品店規劃吧)其實我很怕福美街跟福德街交叉口附近 會變成仲介一條街的重鎮但換個角度想 仲介越早設的點 代表最早開發 也是目前最亮眼最好找的店頭我想在捷運環狀線施工黑暗期下 思源路的店面應該可以先休息一段很長的時間上和院的店面 應該是翻身了武熊大東 wrote:不曉得亞昕平方的1F...(恕刪)
買重劃區的房子 就是要獲得好的生活品質如果買了房子後 會影響生活品質的那真的樣好好思考一下了每年被我老婆凹要到國外兩次我到現在才知道 已經變成生活品質的指標?(其實也是蠻累的)不管是國內或國外旅遊都回憶無價 因為全家人已烙印下這段幸福快樂的時光現在人少的就是全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