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政府的發展策略造成了新莊地區的邊緣化
當初設定以三重.板橋.中永和.等北縣大區與北市中心區組成了所謂的都心圈
再之後政府又重點發展了新店加入都心圈
而因為地理位置唯一被排除在外的北縣大區就是新莊
以上您講得這幾段就是新莊的優勢
上面講的三重.板橋.中永和新店這些地區,房價已經都達到相對高點
"價高量縮"是這些地區成交行情的情況
一坪30多萬的價錢買上述地區的新成屋往往買不到
中古屋開30萬的也所在多有
造成了有不錯購買力的客群
寧願買台北市30萬/P中古屋,也不願花大錢買您講的那些地區
(至少我寧願貼點錢,買40~50多萬/P的大安區中古屋便宜好貨)
當然,若20萬上下可以買得到上述地區,那是相當有競爭力
但形勢比人強,短期來看,上述地區這樣開價非常少
經濟學裡的 價格 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我也知道板橋不錯 新店不差 內湖很好
但是對許多買家來講,一坪20萬買不到
就像我想買台藍寶堅尼來玩,但阮囊羞澀,
就只能找品質輸一些,但價錢低很多的保時捷當替代品一樣
所以會找類似功能的區域,價錢又可以負擔的
副都心一帶就是很不錯的選擇,除了最重要的 "相對低價"之外
一來交通網發達到北市方便,二來格局完整,三來腹地廣大
最重要的是還沒被炒起來,認真找的話 10多萬是買的到
10多萬/p要漲到20多萬/p的機率
和板橋40萬/p要漲到50萬/p 會遇到的壓力,自然是不言可喻
北縣的舊都心圈依舊強勢新興區也山頭林立.蘆洲.土城.三峽.林口.汐止.淡水動作不斷
在近年的成功工商發展下人口已近200萬直轄市門檻的台灣第二大縣桃園已後來居上
桃園離台北太遠了.....交通再發達,也很難補足這個劣勢
目前桃園已經吸收了鄰近的北縣地區取代新莊取得了實質上的副都心發展權
蠻XD的結論,至少新莊這幾條捷運出入口都已經蓋出來了
副都心也一直有在動土,道路的格局也有了
幾條重要的快速道路有的通了,有的也蓋得差不多了
一個不錯的觀察指標,就是國內所有知名建商,都在這邊下了重注買了許多腹地。
商人總不會買一個會賠錢的東西屯起來吧。
相對來講,只要準備好要賣,就算再爛,也要把賣相炒得很好。
我想捷運通車前兩年,也就是再過兩年,副都心就會達到推案高峰
目前鄉林 興富發在Q3要開炮推案 (雖然我對這兩家也不太有好感)
以台灣建商愛炒作的情況來看,保守來看,若一坪推案開價到30多萬/P
中古屋開20萬/P也自然不是難事
所以若買得到屋況好,格局佳,15~18萬/P 復都心一帶的房子
我想日後一定會賺到,至少不會賠
北台灣將形成台北首都圈.桃園航空城.新竹科學城三都心連線
^^^^^^^^^^^^^^^^^^^^^^^^^^^^^^^^^^^^^^^
航空城還在紙上談兵的階段
副都心整地完成,前陣子經過,那個太陽能紅綠燈還蠻炫的
這區域只要能買到便宜大碗的房子,日後一定大賺。
我再強調,要買到"便宜" "大碗"的房子,不是買貴的房子。
依我看,以政府的行政效率,航空城的夢比較遠一點。
鄰近桃園的新莊地區一拖再拖又一次的錯過了發展的天時
^^^^^^^^^^^
這個主詞弄錯了
不是鄰近"桃園"的新莊地區,"桃園"從來不是主角,以後也不會是主角
台灣的主角只有一個,那就是台北市,只有台北國才是王道
應該改成 鄰近"台北市"的新莊,而不是鄰近"桃園"的新莊,綱舉而目張,良有以也。
除非台灣的首都改成桃園,才會有錯過發展的問題,
離台北太遠,這個地利,是買新莊不買桃園的最大原因之一,價格是其二。
不管怎麼樣的天時都彌補不了這個地利差,除非遷都桃園。
沒有重大建設工商發展的支撐只靠內需前景堪慮...
^^^^^^^^^^^^^^^^^^^^^^^^^^^^^^^
我今年初在師大麗水街買了一間房子,那邊也沒有重大建設,也只靠內需,不知也堪慮否 ?
喬琪123 wrote:
很多台北人都跑去桃園上班了
真的假的.....看到這句話怎跟我看到的事實不一樣......
可能我在金融圈的關係.....金融業在別的縣市可能不大好找工作...幾乎都得來台北....
我這個部們有20%的人是從桃園過來的......隔壁部們有60%是從桃園過來的.....
每天都搭火車來上班......
桃園的房價有起來嗎?2個月前我在桃園星巴克吃早餐看報紙...
蘋果有桃園市八德市等幾個縣轄市近5年平均房價的曲線圖.....
表現較好的是一條水平線....代表這5年紋風不動....但過去5年至少有3年是房市的多頭時期...北新莊好歹也從1字頭漲破2字頭.....
大多的縣轄市是不分房市多頭空頭,都是微幅往下走.......
實在看不出有取代新莊的味道.........
在新莊要文的工作有板橋台北,武的工作新莊五股樹林林口都很近.....
新莊房價約在20-25...
過個橋的三重寶石開價35及F1的40...
板橋的橋峰50......
相對來說新莊的房價算相當有力基.....
我住北新莊,在台北車站上班,出門到買好早餐坐在公司座位約15分鐘.....
你在台北車站劃個路程15分鐘的範圍.....除了新莊買得到一坪30萬內的房子嗎?
雖然我也覺得新莊要喊到25真是不便宜,興富發那塊聽說開35我也認為是頭殼壞去...
但若拿來跟桃園比我倒覺得這兩個地區是沒辦法比較的,不是同一個層級的物件..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舉例來說
大安區的支撐在廣大的軍公教退休族和收租族
^^^^^^^^^^^^^^^^^^^^^^^^^^
你錯了,大安區的主力支撐在富商。
至少我買的師大隱,鄰居都是商人和白領。
信義豪宅聚落的支撐在頂級的富人
竹市的支撐在竹科的工作
如果說新莊的支撐是價格便宜哪向上的空間能有多大
^^^^^^^^^^^^^^^^^^^^^^^^^^^^^
就是因為新莊的族群不像你講的信義區和大安區那麼有錢
所以"價格便宜"就變成了很重要的考量
你前文拿桃園跟新莊比,這篇文章又突然拿信義區和大安區來跟新莊比
新莊當然不能跟信義大安中正比,要買要拿同一級數的區域來比
但如果拿新莊跟桃園比,兩個地區的級數實在是不能比
以工作機會來講,新莊是台北縣市地區,桃園的工作機會相對侷限在當地
如果你認為桃園的工作機會也可跑到台北,那為何不買新莊,比桃園還近咧
桃園近年的改變就是在工作!!!
很多台北人都跑去桃園上班了
^^^^^^^^^^^^^^^^^^^
不可思議 ! 絕對是桃園人跑到台北上班 多過 台北人跑到桃園上班
你可以看幾篇桃園買屋的開箱文,文中必提到"到台北只要幾分鐘"的說法
可見多數人都是以台北市為中心的,這點是絕對的,也難以否認的
你講台北人都跑到桃園上班,這種講法,真的太硬凹了
如果真的是如此,恐怕桃園有成為台灣未來首都的潛力 XD
航空城只是個表面名詞
背後有意義的是中央所投入的基礎建設與土地開發及法令上的產業獎勵與租稅減免
^^^^^^^^^^^^^^^^^^^^^^^^^^^^^^^^^^^^^^^^^^^^^^^^
中央投入台北縣市的資源,絕對不是其他縣市可以比的。
再者講白一點,中央到底在玩啥把戲,根本不是老百姓可以掌握的,
每個地區都有每個地區的發展與願景,有什麼理由會讓"台北人都跑到桃園上班"?
(好啦 ~ 空姐空少機長可能有這個需求 XD)
一個地區要發展當然是以人為本
^^^^^^^^^^^^^^^^^^^^
每個地區都是啊 ~
難道桃園是,新莊就不是 ?
良好工作機會>>優質重劃
^^^^^^^^^^^^^^^^^
大台北縣市的工作機會,絕對大於桃園縣市的工作機會。
人的質量穩定>>有效都更
^^^^^^^^^^^^^^^^^
人的質量穩定 ?
我知道質量=體積x密度
阿桃園的質量怎麼推算會比新莊好 ???????
其他除了炒作就是炒作有行無市名不符實
距離近的叫坐捷運距離遠的叫坐火車!!!
^^^^^^^^^^^^^^^^^^^^^^
問題就是捷運的加分價值大於火車啊 !!
A:我家旁邊是捷運XX站,到公館只要10幾分鐘。
B:我家旁邊是桃園火車站,到公館只要轉搭一下捷運,很方便的,相信我,台鐵絕不誤點。
A和B哪個聽起來比較酷 ?
喬琪123 wrote:
新莊副都心>>?????+(距離遠的捷運=火車)(恕刪)
喬琪同學...要做功課啦!
光捷運緊臨新莊副都心的就二條三站
機場線、環狀線~二條
楓樹腳、副都心、五股工業區(有提供旅客預辦登機服務)~三站
距台北市2~5站(過五股站再三重站就到台北車站)
...光捷運~別說桃園了!很多大台北的地方都沒有如此方便的吧!
開車的人~
有中山路的高架橋接市民大道直通信義區約20分鐘
去內科上一高也只約20分左右、去二高就上特二、去新店就上特一
出國就直接到五股站辦登機~~~
副都心內的行政院第二辦公大樓、國家電影文化中心...等
還有週邊規劃的軟體創意園區、中港大排親水空間....等
這...難道大大您都不知道還是視而不見啊??
還有大新莊的建設~
就像在新莊地圖上劃上井字
上下橫二條捷運
中間直二條特一(含環狀線)、特二道路
注意啊~~~這都是現在進行式的建設
以我身為新莊人的感覺~~~真的很期待
雖然現在的房價不只新莊、整個大台北都漲的沒什麼道理
但是等到回下來~~~
我想新莊未來的價值很清楚
另外,把捷運當作火車的人大概很少用捷運通勤上班......捷運班次密集度與準時度是火車很難比的..悠游卡又方便..........喬棋123先生喊的發燙的桃園航空城到底是什麼.....反而我是一點也不知道??....讓你對桃園這麼有信心oreashine wrote:
不管到內科或信義區,只要1~5上班日
我不相信到得了,新五路到五股交流道
不毫小,塞個40分到1hr很正常,還沒上
18標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