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浮洲平價宅,規劃45坪6900戶,最快2013年完工

我對浮洲未來的想像,跟政府不一樣。(政府現在的心態是,這裡是一隻會下蛋的雞,打算現宰現賣來獲得最大政治利益)

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不是充滿比鄰而居的大廈,也不是車水馬龍的高架道路。北市的「富錦街」可以提供一個想像,任何速度快的交通建設一蓋下來,就硬生生切斷在地居民可以雙腳走出來的機會。現在這個縣府缺乏對的想法,沒有對生活品質提昇的「進步觀點」,與其亂建設不如不蓋,這只會浪費浮洲獨有的資產。

藝大是帶動浮洲發展的龍頭火車,這是我的期待。顯然政府無法提供資源給這些師生一個有水準的環境,以為在廢墟中就能創造出美好的藝術來。你說,主事者想法是多麼的狹隘呢!很多都是急就章弄出來的,這裡的公園不管是紙廠或親民公園,包括優浮園區,都是數個月內「非長遠規劃」下誕生的產物,每個長官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但都缺乏宏觀規劃,所以每四年做出來的基礎建設,不僅粗糙,也沒有先進國家的視野!

(以前的追風廣場也是,老大決定要改成公園、生態水池,馬上就花錢弄。效率是很高沒錯,但我們有照著都市計畫走嗎?)

同樣條件不也發生在435那個藝文廢墟?國際藝術家駐村那裡,請花點心思整理一下好嗎?真的比優浮廢墟還亂。

======
小弟打娘胎出生就住這了,已經三十多年!我住大觀路上,公車我偶爾搭,時間不趕才會去等公車。我想住在巷子裡的人就更不方便了,還要走一大段到大觀路上。這真的是浮洲交通上麻煩的地方,硬生生被堤防和環河道路阻隔,南北又被鐵路截斷,所以公共交通發展真的很受限。
聽樓上的這樣說,看不出優勢在哪裡?
我想政府要幫你打掉重練呀!
好好訴求讓政府聽到你的心聲!
如果浮洲的平價住宅建好, 已現有的國宅的情況,
一定一下就被炒到一坪至少翻倍以上吧?
那裡距離亞東站那麼近. 現在的台北縣巿, 那還有近捷運系統又不到2字頭的?

如果可以, 應該想想如何可以買到!
45坪耶,扣掉公設室內應該還有30幾坪
感覺很不錯,希望能藉此打擊一下未來的高房價
我覺得在市區好地段,交通便利地區,蓋平價住宅
讓一些人買得起房子後

除非永久只能用「租」的

不然擁有房子所有權的屋主一但可以轉手
誰會低賣
還不是照周遭的行情起價

到後頭來
交易價依舊會和附近的一樣高
看不出有抑制房價的可能說......

atlaswu wrote:
除非永久只能用「租」的


只能用租的可能吸引力不足
現在一般公寓的租金已經在很低的檔位
我倒是認為可以仿效新加坡 要賣可以 但只能賣回去給政府
請教新加坡政府購回的價格是
1) 比照周遭一般行情?
2) 原價購回?
3) 固定的房價增值計算方式,比行情低,但比原價高?
4) 比原價較低的價格?

第四項,有點類似付租金了


認為公寓租金檔位低?我認為那是比照現今房價的水準來看。若是依受薪階層的所得分配相比,其實住的還是不輕鬆。
atlaswu wrote:
縣府規劃副都心,最後...(恕刪)

住在這邊或許覺得不方便~但是我覺得這邊環境真的不賴~尤其是僑中~大觀中小學和臺灣藝術大學這一塊~森林蓊鬱~生態豐富~具有都市中少有的綠色區塊~住在這真舒服~遠離塵囂~我喜歡這邊~如果是僑中三街的房子也是很好的~離板橋夜市又近~

ddey888 wrote:
我倒是認為可以仿效新加坡 要賣可以 但只能賣回去給政府


新加坡沒有自己的水泥、鋼鐵等建築材料產業,發展建築業對新加坡政府沒有多大助益,甚至可能是個負擔。

x唐山先生的名言:新加坡不過是個鼻屎大的地方而已罷了。
atlaswu wrote:
請教新加坡政府購回的價格是


其實新加坡國宅的買賣十分複雜
我也是半知半解 死黨去新加坡工作聽他講的才略知 1 2
他們的國宅(組屋)購買限制很多 85%的人都住組屋 且一個家庭只能有一間組屋
且只擁有使用權99年 99年中每30~40年 若房屋損壞嚴重 會由政府打掉重建
新加坡的人民要購買組屋的會依他們的所得高低 政府幫忙補貼房貸 (比例上是越窮補貼越多)
但補貼以兩次為限(只准你換屋一次 若還要再換 政府就不補貼)
若要買賣規定更嚴格 包含:五年後才可買賣 售價要公開 .......
以上若有誤請不吝修正


我是認為因為台灣國宅量太少所以新加坡的模式可能不能完全拿來用
但有幾個概念可以學 就是1.國宅賣使用權 2.國宅由政府補貼第一手新屋房貸 3.貸款成數依轉手次數遞減
不過若國宅總量無法有效提升 只 蓋個三五千戶 說真的對一般人根本不會有
任何影響 因為想買也想不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