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質的大建商~不該剝削地主該有的權益與討論合理分配計算方式(都市更新合建)


lulu1969 wrote:
看的好亂喔

換家好一點的建商


或許版主覺得他po的資訊非常完整....但我也覺得看得很亂


悠哉小綠豆 wrote:
另外我提到的A廠商都會有詳細的建築圖..與詳細容積換算...

最後才談分配跟簽合約...B廠商並不是...B廠商並不主動提供所有資訊...


不如停止抱怨....直接找 A廠商談合作就好了啊,這不是很簡單嗎??
如果B 真的那麼惡劣,你們卻一直給他們機會跟你們繼續談,一方面又要爭取更多權益
我們旁觀者看來那不是很矛盾嗎??

所以我說,一定有很多前因後果、過程、條件 是我們不知道的,無法給予最客觀評論

59478 wrote:
查了一下記錄,
我家後面有一塊地,幾個地主合起來自建,一坪6W(我媽去問的)成本,7樓有電梯大樓.
2006年簽約,2008年完工..
建坪一坪才6W成本啊.....有電梯大樓啊.....


有空去看看營建股的營收,營利,就知道了.
大家都知道貴在土地,啊怎麼沒出土地,營利可卻超40~50%???



這晚點在出示證據給大家參考,我看到當下,也覺得非常驚訝,建築成本真是有夠低,

另外先轉載一篇報導

有提到建築成本的網址

有關該建案提到一坪營造成本約10萬元,加土地成本與利潤,每坪只賣17萬至18萬元,

照您的說應屬一般小型電梯大樓,此建案建築面積如此大,建築成本應該更低,

該建案是實際建築成本有可能在低??還是利潤真的抓的很少(少於2-3成)??土地每坪成本取得很低??

不然真的很難想像只賣17-18萬??
悠哉小綠豆 wrote:
即使地主講什麼...建商都聽不近..甚至很生氣的講該分給地主的..
如權狀1坪換1.4坪或1坪換2坪..建商本身已經該給的已經給的...地主不該跟建商講其他的...


如果果真如此,這樣的建商真的不適合合建

悠哉小綠豆 wrote:
建商分給地主說是360%也就是4860坪...但有逐一列出所有地主的坪數跟比例分配嗎???


+1
cross R wrote:
或許版主覺得他po的資訊非常完整....但我也覺得看得很亂


不如停止抱怨....直接找 A廠商談合作就好了啊,這不是很簡單嗎??
如果B 真的那麼惡劣,你們卻一直給他們機會跟你們繼續談,一方面又要爭取更多權益
我們旁觀者看來那不是很矛盾嗎??

所以我說,一定有很多前因後果、過程、條件 是我們不知道的,無法給予最客觀評論


我沒說我資訊夠完整,A建商與B建商談的面積大小不同,總容積也不同,前後順序也不同,

當地主都靠向B建商時,A建商只能選擇暫時退出,

一般建商不會主動介入既有的合建或都更案,除非有地主要求,沒說一定要給予怎樣的評論,

最主要跟網友商討的仍是容積分配問題,希望網友能提供意見,另外並非在一開始知道B建商是這樣,

是了解越多,才發現根本不是像相當初所講,如同你去買房子,不也要了解相關要件,

價格也是一直爭取,意思不也一樣,都市更新或合建歷經非常長的時間整合,都是需經過許多次的溝通協調,

這是每一件合建案或都更案都會遇到的過程,也是一個怪像,建商不可能在一開始條件就給到最好,

因為建商會用很多種方式盡量壓低成本,所以也會有每個人或整體條件分配不均的狀況產生,

這些都不矛盾,買房都會有議價空間與價格的認知落差,

所以只是在參考其他網友的經驗,看分配是否合理,也可以了解該用何種方式面對與處理,

是爭取合理的權益,並非更多的不合理,如果合建都更真那麼好談,那為什麼都要拖很久或是最後破局,

很感謝您的提問,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疑問,無法設想有多少問題,所以沒辦法在一開始都說明清楚,

每個人認知也不一樣,等您真正遇到,就沒你想像的如此簡單,


悠哉小綠豆 wrote:
這晚點在出示證據給大...

這晚點在出示證據給大家參考,我看到當下,也覺得非常驚訝,建築成本真是有夠低,
(恕刪)


造價十萬在基隆城上城那有可能,大規模造鎮,公設比太高,把建造成本攤掉了!
市區內的造價就沒有那麼可以有許多公設可以攤!
建材還要有個樣!
連續壁打三層,就比城上城那貴!

版主要有一個心態,合建就是要合理,該建商賺的,他們沒賺頭自然不會蓋!

我們把我們的權利保護好就是了

不然大不了不蓋

作生意錢要分給人賺,不能自己獨吞,否則生意做不下去
建商是如此,地主亦是如此

台北市的房屋造價一坪都比10萬高~



上述是土建
還有一堆沒算的!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造價十萬在基隆城上城那有可能,大規模造鎮,公設比太高,把建造成本攤掉了!
市區內的造價就沒有那麼可以有許多公設可以攤!
建材還要有個樣!
連續壁打三層,就比城上城那貴!

版主要有一個心態,合建就是要合理,該建商賺的,他們沒賺頭自然不會蓋!

我們把我們的權利保護好就是了

不然大不了不蓋

作生意錢要分給人賺,不能自己獨吞,否則生意做不下去
建商是如此,地主亦是如此

台北市的房屋造價一坪都比10萬高~



上述是土建
還有一堆沒算的!



引用最主要只是覺得一般的建商營造成本就10萬,土地成本跟其他成本另計,

賣17-18萬,還能有一定的利潤,我是很好奇利潤有多少,應該說看新聞常說,

總銷金額多少,那獲利多少通常都不小,故才有疑問

您提的價格圖片我看過,上述並無比較基準,是以多少坪下去平均??1000坪基準換算一坪單價??

還是那是一坪單價,如果越多坪數就會打越多折??如同電子材料,1PCS跟10000PCS單價一定不一樣,

如表格是台北市政府本身的報價,我想價格應該也會比實際上民間的建築成本還多,垃圾桶啥都可以天價,

引用此篇早也知道會有如此問題發問,請看剛剛才準備的檔案,使用執照上,換算一坪才不到5萬??



另外我有提過,有其他建商都說分法不合理,

如同其中一篇我有回覆,如果正常是5(建商):5(地主),

你會願意接受7(建商):3(地主)???如同很多人(並不是隨便的阿貓阿狗說的)都說不合理,

那為何要接受,若不是有接觸過A建商跟其他專業人士,也不會知道這麼多,

但當地主知道更多,你想地主會不會去爭取??

如果您可以接受7:3,佩服您,換做是我,抱歉我不接受,

如同你買東西,你也不希望同樣的東西你買貴很多,對吧??

所以才會想換建商阿,因為建商資訊並不公開透明,所以我無法判斷,

很多東西都是建商嘴巴自己講,合約上都沒有,講法一直變,誰不會害怕,


悠哉小綠豆 wrote:
引用最主要只是覺得一...(恕刪)


台北市的一些行情:
基準容積
地主/建商: 55/45 開始談起

獎勵容積: 5/5

轉移容積:再談(北市最高30%)

台北縣的轉移容積可以達300%
怪不得新板一些房子都是幾十層樓

北市合建才不會到5/5
---------------------------

新北市的房子因為這樣灌容積
所以新北市的房子

不能買

同樣50坪房子
土地面積差太多了

新板的房子沒有那種行情
---------------------------

我建議您的地不急著蓋
建商慢慢挑

轉移容積不能太多

這樣才能像北市的房子保值

我很慶幸我家的地全在台北市

建商沒辦法轉移容積太多~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台北市的一些行情:
基準容積
地主/建商: 55/45 開始談起

獎勵容積: 5/5

轉移容積:再談(北市最高30%)

台北縣的轉移容積可以達300%
怪不得新板一些房子都是幾十層樓

北市合建才不會到5/5
---------------------------

新北市的房子因為這樣灌容積
所以新北市的房子

不能買

同樣50坪房子
土地面積差太多了

新板的房子沒有那種行情
---------------------------

我建議您的地不急著蓋
建商慢慢挑

轉移容積不能太多

這樣才能像北市的房子保值

我很慶幸我家的地全在台北市

建商沒辦法轉移容積太多~



感謝您的建議,的確大多是這樣才屬合理,現在不急,

土地被稀釋,您說的同樣50坪的房子價值也不一樣,

其實整個都更的過程
你納入不同條件
就會產生不同變數
而且切入的角度不同
算出來的東西也會有差異

都更簽約方式有很多技巧性
是可以保護自己的

當然無良建商也是有

但如果照你這樣講

在新北市 67 / 33 那真的有點over = = !!!

當然我不想擋人財路
如果需要一些資訊我能試著幫你看看

呵呵

rogerkuo2001.tw wrote:
造價十萬在基隆城上城...(恕刪)


你的工程造價是2007年的版本唷

請上台北市政府網站最新版本99年6月修訂的

上限更高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