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幾個月房子的一些心得,給有心想買房子的朋友們參考!!

請問有人真的算出合理價格嗎?
光是容積率就查不到了
新北市土地使用區分只能告訴你他是住宅區還是商業區
這樣怎麼分住一、住二、住三、商一、商二?
因為容積率差很多 一欄表

請教大家,到底要去哪裡查?
你的分區系統是新北市的,一覽表是台北市的
這樣怎麼可能查得到
台北市才有分住一二三四那些有的沒的

pressanykey wrote:
請問有人真的算出合理...(恕刪)
IMPROVISATION-http://cordate.idv.tw
cordate2722 wrote:
你的分區系統是新北市的,一覽表是台北市的
這樣怎麼可能查得到
台北市才有分住一二三四那些有的沒的


喔 我看錯了
那新北市只分住宅跟商業?
容積率只分兩種?
這樣算有點奇怪
新北市某個地方95年土地成交紀錄每坪18萬
住宅區容積率300%
受坪比1.65
建造成本1/4=4.5
管銷15%
利潤20%
[18/(300%x1.65)+4.5]x1.15x1.2
合理價格算出來是11.22

可是當地或附近建案幾年前早就超過20萬
現在開價35成交也不可能低於20萬
要怎麼談到12萬?

pressanykey wrote:
喔 我看錯了那新北市只分住宅跟商業?...(恕刪)



不是的喔,
新北市每個區域的規定都不同.
大多的重劃區也都是有分住一,住二,住三....

如林口,淡水,....都有區分住一,住二,住三....

luhoband wrote:
有時候,買屋需要一點衝動跟勇氣

好的房子有時候可能無法讓你考慮太久,因為一下子就會被人搶走!


好的房子,幾乎都是在尚未公開的狀況下
就被仲介暗槓下來賣給他的投資客大戶了


這是我的個人心得.....真的搶很快,很無言
先給樓主拍拍手,很用心的文章!
不過,
理想和實際是有落差的!
只能說,
除非你是投資客,
否則要用自己設定的理想價位買到想要的房子並不容易!要拚拚運氣,更要靠有沒有好手氣!

以我自己的經驗談,
我從7-8年前就陸續注意房子,
看了幾個房子,不是覺得房子不好,就是價位太高,
好不容易看到1間理想的房子,找仲介看了幾回,還沒下斡旋就給投資客訂了。

對很多房仲業者來說,投資客是他們又愛又恨的生命共同體,
雖然他們出價狠,但是買賣決定下得快,不會像一般自住需求的買家--白天看看,晚上看看,家人看看,親戚也看看...最後還遲遲下不了決定!
只要看準有5-10%的利潤可圖,投資客會毫不猶豫的出價買進,對仲介來說,雖然價錢被壓低,仲介費少些,但成交迅速,很快就落袋為安,也少了不少麻煩。買進屋子後,最多3個月的時間,找他們搭配的裝潢工用廉價的素材簡單弄得看起來票漂亮亮的,然後加上預期的利潤馬上轉手!高明的掮客賣給次高明的掮客,最後疊加的利潤都轉嫁給一般的購屋者!
初次購屋的人,根本看不出當中的門道,還以為賺到百萬裝潢就買下了,過去幾年的房價就這樣被一層一層的漲了上來,對於手上有好幾間房子的人,他也樂見房價上漲使自己的資產增加。

一位家裡頗有積蓄的朋友就說:並不是我愛買房,誰叫現金愈來愈不值錢,銀行房貸的利率又這麼低,不去投資房地產要幹啥?

好房子真的不多且難求,只能祝福版主找到合意的"居"啦!
好的房子,很多都早就被仲介賣給投資客了
甚至自己賺一手
例如我家附近某個房子我想買很久了
結果屋主託賣就被仲介直接原價買走了
說實在的,仲介有誤導市價之嫌,故意把市價說得很差
讓那個屋主開了一個房仲會馬上自己購入的價格,很沒職業道德
更不用說我有個朋友在房屋仲介,他爸就是做裝潢的
加上投資客裡應外合,這幾年荷包飽飽飽
樓主沒提到竹圍

我以前讀這附近的學校
之前也一直沒想過這個地點

9月開始看房子
我朋友說去看看他住的竹圍
看完後我很喜歡
生活機能很棒 星巴克 摩斯 吃的這邊很多
讓我很意外的是
看完2星期後 我就買了

跟關渡比 捷運只多了一站
但是生活機能好很多
在意是新北市門牌的就算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