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bahn0311 wrote:
民國 70 年 (1981) 國民所得 USD 2,243,大台北地區預售屋每坪 7.85 萬
民國 80 年 (1991) 國民所得 USD 8,007,大台北地區預售屋每坪 30.12 萬
民國 112 年 (2023) 國民所得 USD 34,000,大台北地區預售屋每坪 90 - 120 萬?

貨幣供給額 M1B,2022 年 vs 1991 年成長了約 10 倍。台灣地區這 30 年間局部地區(非全面)房價上漲有到 10 倍。

所以房價是否會長期上漲,還是要回歸到經濟的本質:第一是所得必須增加,換言之,GDP 年增率至少不能是負的。第二是你願意把增加的所得投入房地產之中,這就要看多數人(錢)的選擇,這也跟台灣人的習慣有些關係。

看看房地產稅佔整體稅金多少,您就知道為什麼會一直漲了
藍綠合作接力賣地賺錢阿, 可能你們不相信, 近年建築業毛利比電子組裝代工還差, 錢都被地主賺走, 而政府便是最大的地主, 公家地變停車場再蓋豪宅大家都沒看到嗎?
因為錢可以用借的

而且台灣人很愛繳貸款

身邊一堆人寧願什麼都不消費

然後貸款繳好繳滿,很自豪的

好像生來繳貸款的-_-
icchenk
這幾年房子漲成這樣,貸越多賺越多耶[國旗][國旗][國旗]
幾乎所有東西都長期上漲,不止房價
不動產的持有稅太便宜+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根深蒂固

有錢人有多房地產,可以放著不用或低度利用

還有對房客毫無保障的不動產租賃

對於多房屋主來說

持有不動產每年繳稅低,放著還會不斷增值

有錢就買房來放啊~反正最後出售一定賺

屋主囤屋的意願自然高

反正大多數不動產的租金收入跟房價的增值不成正比,持有稅又便宜,要租不租都可以

君不見臺灣有百萬戶以上空屋

每年房價還是飆漲

即明其理
挽沉淪綠四傑︰萊豬棄權的林淑芬、論道說理的郭正亮、對內開炮的高嘉瑜、力抗側翼的王世堅!
1.貨幣貶值,不管事物價上漲或是基本工資上漲
2.人口太多,目前買房主力是6 & 7年級生,是台灣人口最多的那個階層
3.城鄉發展不均,建設集中在少數6+1都,其他有漲這麼多嗎? 還好吧
4.華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
5.持有稅過低,一間房子上千萬,稅比進口車還少
6.政府無作為,甚至是帶頭炒房,其實只要落實漲價歸公,就不會有人去炒房地產了
落實漲價歸公的定義是,你買多少,不管賣多少,多的全部都政府的 100增值稅,沒有人能因買賣房子賺到1毛錢,房價自然會回歸市場供需,而不是金融商品
HI201209910
漲價歸公這理論已經討論到爛掉了 拿其他有類似制度的國家來看 會造成房產黑市化 市場價格越來越不透明 政府掌控越來越不易
淺藍之痕
第一點到第五點還算認同, 最後一點即第六點, 漲價歸公??你曉得光是政治人物, 私底下有多少不動產, 他們會讓自己的財產大縮水嗎? 拿石頭K自己的腳?.....這是人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