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0861 wrote:
除非有夫妻兩個人~一個在台北工作~一個在桃園工作~那麼林口對於這一對夫妻來說~那就會是個中心點o
反之....以在下和內人都在台北市的信義區工作來說~我跟內人的生活中心點~剛好就座落在每坪百萬元起跳的豪宅~而不會是林口~更不會跑到桃園去~可惜...每坪百萬元的信義計劃區小弟買不起~只好去住跟中心點有20分鐘車程的北縣~但肯定還是比林口要近許多了
如果是二十分鐘車程的話
倒是蠻建議桃園龜山鄉的長庚醫院附近
那邊有機場捷運A8站,也就是直達車會停靠,到台北車站車程約二十分鐘。
而且那邊又有中山高林口交流道二處出入口
論交通的話,未來性頗還不錯。
論地理位置跟氣候的話,緯度不像林口鄉那麼高。離桃園市跟台北市都比較近(很奇妙對吧?自己翻地圖看看)
至於機能的話,也比北邊的林口鄉還要好一些。
至少有醫院(A8捷運站),有體育大學跟長庚大學(A7捷運站),警察大學等等。
另外長庚周遭一堆吃的,該有的都有。機能比林口還好
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房價因為機場捷運的因素稍微有點炒高了。
不過至少比很多破麻堅持要住的台北市房價還要合理多了。
最後希望能夠再跟大家釐清一點,
不要再把長庚那邊叫做林口了。
門牌名名就是"桃園縣",地價稅還有一些有的沒的是依桃園縣規則。
麻煩一些人不要再一直說那是台北縣林口了,拜託不要誤導鄉民。
eoskiss wrote:
1. 台鐵客運統計指標分析指出--北部區域之台北都會區及桃園都會區,其短程上車旅次所占比例分別高
達七成八及八成七,顯示以台北市為中心,其與相鄰之基隆、桃園已形成關係密切之活動圈。
桃園中壢也是台鐵平日運量第2第3的車站
數據會說話...同意!
2. 泰山收費站是每日國道最多車輛通過的天下第一站, 泰山樹林收費站也是唯二有兩個ETC小車道的收費站
顯示台北桃園間車輛往來之密切,
但並非所有人都在台北市工作, 每天上班時間從台北往桃園方向的車輛也不少
五股楊梅高架更是政府砸下數百億的愛台建設
中山高通車多久了? 30幾年了! 是當年帶動台灣經濟發展的命脈,中山高車流比二高來的高跟歷史因素是有相關連的。
3. 桃園縣有2百萬的設籍人口, 加上北北基約7百萬的設籍人口,
還有為數眾多的未設籍流動人口(在北部工作,唸書 但戶籍未遷)
北北基桃儼然是有千萬人在此生活工作的大都會
桃園縣工業區多,這是必然的,看看南崁-平鎮段的中山高車流便知,晚上10點時,車還多到不行。
桃園往台北念書的人也多。
4. 台灣的人口成長逐漸停滯
但整體人口結構還是往北部移動
桃園縣是近年人口成長"率"第一名
台北縣是近年人口成長"數"第一名
台北市人口則是淨流出
而到北縣桃縣的新住民
多數是住在台北市西側南側延伸到桃園一帶(如三重,新莊,板橋,中永和,新店,土城,三峽,林口等往西延伸)
(東側的汐止,五堵,基隆已經沒有多少腹地)
數據會說話,這點也同意。
5. 松山機場腹地受限, 桃園機場在機場捷運完成後, 更名正言順成為北部出國的門戶
桃園航空城之後也將創造數萬個就業機會
名正言順成為北部出國的門戶? 不用阿,從以前到現在就是了...
棕色的國道1號是貫穿這條帶壯生活圈的大動脈
林口也位於這條黃金走廊的心臟位置
透過紫色的64 88快速道路
還有棕色的國道2號
林口幾乎可以40分鐘內到達北北基桃生活圈的每個衛星城鎮
難怪很多物流公司都把物流中心設在林口
物流公司很多都把物流中心設林口?沒有那麼多吧,有的還設在龜山咧 ... 腹地是他們考慮的首要因素。
南崁、蘆竹比較多吧?例如遠X物流中心。
林口的北邊是八里淡水
台北港是將來要取代基隆港的北部第一大港
台北港或許有機會取代基隆港,台灣北邊來的商船未必會都往台北港跑,這需要時間來證明。
林口的南邊是蘆竹南崁大園
桃園機場的航空城也是政府愛台建設頃全力開發的重點
林口跟航空城沒太大關聯,看不出誘因,若說林口到機場要30分鐘,三峽到機場也只需30分鐘...那又怎解釋?
林口的南邊是桃園鶯歌土城 --> 扯到土城就遠了,土城跟台北市、板橋、中永和的關連性比較高。
林口的東邊是五股泰山新莊
都是新興蓬勃發展的區域
林口的中心位置
在google map上一覽無疑
綠意圍繞的台地地形(衛星圖清晰可見)
更讓此有低於台北盆地2~3度的涼爽氣溫
只是台地地形同樣讓林口的軌道運輸付之闕如
但這一切在紅色的機場捷運完成後將為之改觀
機場捷運串起台鐵台北站 中壢車站
桃園機場
高鐵台北站 高鐵桃園站
更連接捷運板南線(台北站) 淡水線(台北站) 新莊線(三重站) 環狀線(五股工業區站)等
完全打通軌道運輸的任督二脈
讓林口居民不再需要買車
當年納莉風災,林口下山的路只剩中山高一條,交通的確不是很方便。
現在有了機場捷運,的確是會方便多,但是說不買車? 總得出門買東西吧,林口還沒到啥東西都買的到。
交通便利不只是軌道運輸,很多人覺得不便有很多都是認為到台北只能靠中山高、捷運,但總有人會開車,偏偏林口下山的路往台北的話除了中山高大馬路,其餘都是山路,往桃園也指有大條的忠義路,光靠軌道運輸說便利是不太夠的。
林口的捷運,實際的站只有文化二路一站,龜山地區就占了兩站還三站,老婆是林口人也是罵到不行,她也說穿了是爭取路過的,政府大可從新莊往龜山再進到桃園市往蘆竹大園、再到機場,還不用為了坡度太陡招標找不到廠商拖到現在才蓋。
林口是不錯的點,各條件都不錯,但缺點就是濕,很多人購屋時除了考慮交通因素,也會注意氣候的問題,10個有8個說林口太潮濕,老婆家的除濕機幾乎是全年無休。若單以交通、地理優勢來考量是不是要買在林口是不夠的。
eoskiss wrote:
10年間人口成長了1.6倍
是台北縣人口成長"率"最高的鄉鎮
這還不包括行政區屬於桃園縣龜山鄉的林口台地部份
林口成長的這麼快
每個月約有600~800人遷入林口台地(包括龜山鄉部分)
除了房價便宜
一定有其優點
要不然房價比林口便宜的地方也不少
龜山是龜山,不能這樣算。
光看林口的人數成長的確是很快,兩表比較下來,硬是比三峽多了8000人,應該有不少人會選擇買三峽、林口是看中未來可能會升"縣轄市",不過現在北縣要升格,全部的區域可能要重新劃分了,也沒有升縣轄市的問題,全部改成區。那房價說便宜,是比台北市、板橋一帶便宜沒錯,但還不是絕對的優勢!!
eoskiss wrote:
三峽當然比林口更有資格擁有捷運
只是林口的地理位置居中
讓"機場捷運"順道經過
三峽跟林口都有資格擁有捷運!!無奈,台灣的捷運都是政治下的產物,三峽林口兩地的人口都擁有8萬上下,當年林口捷運是爭取下的產物,政府大可不必路過,而非順路經過。高雄捷運也是一樣情形,都是政治下的產物,高捷的紅線多與台鐵重疊,加上搭的人現在還不多,很難發揮效益。
淡水鎮通車時,人口也才8、9萬上下,他們能有,為何三峽林口不能有?
林口需要一條捷運支線(新北投都能蓋支線,何來林口不行)往核心地帶,才能夠完整帶動林口發展。
北大特區現在沒有捷運,搬入的人意願就會低了點,況且有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北大區的房子多處在樹林市,離行政中心太遠,台北大學校地99%都在三峽,在三峽行政區的房子不多,不少買的人都會考慮進去吧?
三峽與林口都是我跟老婆考量的購買點(我是三峽人、老婆是土生土長的林口人),也許未來兩邊都會買也不一定,買房子買在哪有太多因素要考慮,別人的意見參考就好!!不需過度擁護哪一邊吧...
joy1210 wrote:
三峽跟林口都有資格擁有捷運!!無奈,台灣的捷運都是政治下的產物,三峽林口兩地的人口都擁有8萬上下,當年林口捷運是爭取下的產物,政府大可不必路過,而非順路經過。政府大可從新莊往龜山再進到桃園市往蘆竹大園、再到機場,還不用為了坡度太陡招標找不到廠商拖到現在才蓋。高雄捷運也是一樣情形,都是政治下的產物,高捷的紅線多與台鐵重疊,加上搭的人現在還不多,很難發揮效益。
先感謝joy1210大大熱心的回覆
針對小弟的本文一一討論
比部分逢林口必反的空泛reply言之有物多了
您提到機場捷運是爭取下的產物
只是台北火車站連一條直線到桃園機場
一定會經過林口台地!!
而要爬上250公尺高的台地
一定要順應地形稍微蜿蜒一下
這陡峭的坡度的確是工程技術上的難題
當年有人倡議用台鐵桃林支線改建為機場捷運
但因為運能及繞路等種種因素作罷
若依您的建議往南繞在往北
地勢上不用爬太陡
但是繞的路程就較遠了
而且也變的跟台一線還有台鐵路線比較重疊了
林口台地的確就是橫亙在台北盆地跟桃園之間
所以中山高才要辛苦的爬坡
高鐵其實也是從林口台地下穿過
只有台鐵是往南繞經大漢溪谷再往北繞進桃園市
說實話我不覺得經過林口是政治下的產物呢....
如果是的話
應該更往林口鄉北邊繞經大片重劃區
這樣某建商的"未來系列"就不會離捷運站這麼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