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對都會地區房價過高成為民怨之首,能為我們做些甚麼?


yayahaha0220 wrote:
在台北上班會想去買桃...(恕刪)

說真的這是很不環保行為
只有X殘的人才會鼓勵這樣行為
anto168lai wrote:
買房子這件事已離我越..

不過我希望政府把地段還可以的國有地蓋成出租公寓
一輩子便宜租給我

.(恕刪)


歡迎加入租屋一族....

其實也不用等政府蓋, 單單現在的房租就已經便宜到爆.
三房新房子一個月租金不到兩萬.

tanchihom wrote:
告訴你們一個残酷的事...(恕刪)


沒錯, 怨歸怨, 自己也要腳踏實地去做, 不要只是抱怨.....

我家是貧戶, 不是一般的低收入戶而已, 再加上我爸死的早, 我媽一個人要養5個小孩, 當時最大的才高職一年級....

但是我們現在每個人都有房子, 台北/桃園/台中/台南, 我們不但沒有祖產, 學歷也不是每個人都是博士(我弟還是高職補校結業的).

真的是不要埋怨太多, 太過幻想, 充實自己比較實在些. 如果自己不努力, 今天房價直接砍半你也買不起 , 連個孩子也養不起!!

我家是6年級1~8班的人, 較後來的年輕人真的比較吃虧, 因為機會變少, 競爭變多, 是比較苦一些....只是, 另一面, 嬌生慣養的年輕人也比較多....
嗯,我想不管政府做了多少努力,
人民自己也應該要做點什麼。

小王在台北靠自己認真工作打拼賺錢,五年存下100萬,買了一間台北的房子,
小李一樣在台北上班工作,但是五年只存下10萬,然後想要買跟小王一樣的房子。
我想問,小李憑什麼當小王的鄰居?

小李存的錢少,小王存的錢多,
所以小李理所當然買的房子應該比小王更差一些,
離台北更遠、房子更小、屋齡更久或是隔局更差,
這本來就是一個合理的狀況,
但是01上面還是有一些小李,覺得政府應該要幫他們成為小王的鄰居。

我覺得政府幫這些人在較遠地區提供平價公寓已經很好了,
如果政府做了這些事情,這些小李還肖想著要住在台北,就讓他們慢慢想吧。
羊羽翔 wrote:
嗯,我想不管政府做了...(恕刪)

所以老羊
你覺得你工作最努力
別人沒資格住你旁邊囉
真是無聊透頂
人家在討論的是房價不合理
你卻在耍你的優越感
動不動就叫台北人住蘆竹
沒禮貌至極又不環保
chou1223 wrote:
就是捷運蓋的不夠多,...(恕刪)


對於這個論調有點意見

我覺得台北市房價之所以會高

絕對不是只因單單一個捷運硬體措施

雖然不乏人為炒作

但是我想主要原因在於提供的工作量

就算新莊等等的台北縣有捷運

我想會使用他去台北上下班的,除了自行無任何交通工具以外的人,其他應該很少吧@@

我就不會~*
克保 wrote:
對於這個論調有點意見...(恕刪)


我個人認為,捷運越多,生活機能越方便,相對於沒捷運的地區價值更高,自然房價也會更高。

捷運網路會有中心跟周圍,
越靠近中心的地方,捷運路網越密集,交通更便利。
越靠近周圍的地方,越需要轉乘,相對不便利。
因此,越靠近都會中心點,房價自然會越高,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越靠近台北市的房價越貴,越靠近東京、北京、紐約的房價也越貴,
其中越靠近捷運站的建案相對越貴。


而捷運路網的建設要考量人口需求,
所以市區人口多的地方捷運路網也需要越多,市郊人口少的地方捷運路網也越少,
所以,台北市的捷運一定會遠多於台北縣的捷運,
台北市的捷運交通一定會比台北縣方便,
因此,要達到「住哪裡都差不多」,並不容易。




stanphill wrote:
簡言之,想要實現 ”居住正義”(居者有其屋),就一定要碰”租稅改革”,
再加上實行社會住宅(只能與國家買賣,不能釋出到市場。),

才有可能改善台灣的持續M型化(M型上端就是投機的主力),
接著才能改變現在台灣的少子化問題惡化(現在式,全世界第一),

否則未來台灣就是呈現 ”超高齡社會”。(一個台灣年青人養4、5個老人)

至於M型上端這些人(投機族群),
對台灣其實會越來越沒幫助,

撈夠了,資產之多,
隨時可以申請楓葉卡、綠卡、新加坡,去到國外退休(小孩子也一起帶去),

最後台灣剩下甚麼????


會像希臘、冰島一樣,陷入國家債務風暴,不得翻身。

台灣的年青人,你希望台灣的未來是這樣嗎????


有錢人越來越多 這是資本主義下必然的結果!

社會住宅 幾乎蓋到哪 哪邊居民就反對!

誰願意租在社會住宅一輩子!?

解決 高齡社會 問題 下一步 就是 開放中國居民 移民! 大陸地區人民可以來台置產!

兩岸 大開放! 兩岸逐漸融合就沒有 戰爭問題 更沒有什麼 空屋率高 少子化問題!

政府兩岸政策 需要再加速了!


懶的再說 wrote:
政府兩岸政策 需要再加速了! ...(恕刪)



那就照您的建言,直接宣佈台灣回歸祖國懷抱,六十年來統一了。

台灣神經有病的人,真不少!!!
值得深思的文章~~~~

你們愛台灣,台灣不愛你們!
中國時報 【南方朔】

 幾年前,美國西北大學教授蓋瑞.威爾士(Gary Wills)寫了一本足可列入當代學術經典的《必要之惡:美國人不信任政府史》。

他指出,美國自從殖民時代以來,人們就以防政府之弊為重要認知目標,但隨著時間的推演,愈到後來政府愈被少數集團所把持,再也做不出政府應有的「必要之善」的事,於是美國人對政府的不信任遂日甚一日,幾年前美國的民兵組織大盛,發生許多起拿起槍枝炸彈和政府對幹的大案,可見人民不信任政府的程度了。

 
將政府視為一種惡,近年來這種感覺日益普遍。蓋瑞.威爾士說道:「當政府無法顯示出人性美德,它就會被認為無所貢獻而被人拒絕,對政府要求太多的人,最後會變成對它已不再有期望,並使得人們不得不藐視他們投票選出的人。」

 
古代希伯來神話裡有個「海中巨獸」(Leviathan),後來這個海中巨獸「利維坦」就被醜化為國家及政府的代號。但醜化政府的職能其實是假,利用這個代號形成一種論述來讓有錢階級取得政府的控制權才是真。


於是久而久之,就在醜化政府職能為「利維坦」的文化裡,一個新的「利維坦」卻已告形成,那就是少數財團與大富世家。他們利用了政府的怯懦無能,而得盡一切金錢利益的好處,他們等於實質上控制了整個國家機器,在「贏者通吃」的時代像是新的怪獸「利維坦」般吞噬著時代及國家的利益。政府將它的臉貼著財團富人,而背部向著愈來愈小愈窮的中產階級及中產階級的後代。


最近美國學者哈克(Jacob S. Hacker)及皮爾森(Paul Pierson)在新著《贏家通吃政治學》裡即明言,所得兩極化的時代,人民痛恨及不信任政府的情緒只會愈來愈增。
 

而這種情況在台灣一點也沒有落在別國之後,民國九十八年前百分之十所得稅申報戶的平均所得近二百八十一萬元,最底層的百分之十則僅九萬九千元,差距由前年的廿六倍拉大到廿八倍。而這只是地上經濟可以看得到的部分,台灣的真正窮人早已窮到根本不必申報繳稅的程度。


台灣那些動輒捧著現金買豪宅的富人,他們更多的財富都是出自無帳的資本利得這個富人的地下經濟板塊。如果我們政府有稽察本領,相信只要去追查台灣百分之一富人,那個數字一定會讓全體台灣人都嚇傻了眼。
 

一個所得嚴重兩極的社會,它最致命的風險乃是人類社會自然生成的社區感已無法再維繫。當一個政府把臉向著財團富人,把背對著中產階級和窮人,它向窮人應該提供的「社會保護」功能就會衰退。

這種社會只會讓愈來愈多人對政府的痛恨會愈來愈增。

近年來,我們政府對於因窮困而自殺、而偷竊強盜的案件數據已愈少公布,整個台灣都在媒體的渲染下充滿了快樂幸福的氣氛,這種操弄下的快樂民粹主義其實是經不起考驗的,一份所得統計資料,就把那個假象全都戳破而露了光!


 因此,此刻的台灣形勢其實是很讓人感傷的,絕大多數台灣人都愛台灣,但請恕我講句冒犯的話,台灣並不愛你們。


此刻的台灣講究的不是台灣透過政府的作為來重造大家能互助的社區感,我們的主流價值是大家在比本領,有本領的可以進入那個贏家通吃的「有」(Have)的小圈圈;

沒有本領進不了「有」的小圈圈,你就注定要進入「一無所有」(Have-not)的大圈圈,那是永遠不會有關愛眼神的失敗者,失敗者有失敗者自己要走的宿命!
 

社會和國家政府間是個以社區感為中心的契約關係,在這個社會業已兩極對立時刻,人民有必要強力要求政府去對新契約做承諾。


對二○一二的候選人,我們已應要求他或她們對台灣社會的所得不公,社區感的重建等問題做出承諾。台灣應該讓人民對政府的角色恢復信任。


台灣無論如何是不能像美國一樣,任由情勢惡化,最後走到老百姓怒而變成民兵的地步!(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