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先生,A7騙很大,請妳自己花18萬一坪去住哪裡吧。


yeh105 wrote:


補這張照片,看來...(恕刪)

周刊總會用最誇張的角度,來報導事件.
我祇相信我自己看到的事實.
aj0526 wrote:
我也不是很清楚(有勞...(恕刪)


應該是火燒車那次吧 , 如果沒記錯

文湖線是 2009 年通的吧 , 現在的科技跟以前已經不能比, 要求自然要更高

還有, 房子有需要的人自然會買, 如果覺得林口 1坪18萬 太貴, 以後脫手不好賺, 不要買就好了

現在蓋好可能也 3-5年後了, 不一定 3- 5 年後你會覺得 18萬是佛心來的
aj0526 wrote:
印象中當時陳先生好像就是主打交通黑暗期贏得了不少選票,
(還有出來分票的飛碟趙先生也要算一筆,不然兩個加起來是贏陳先生的)
後來看到他出來講,
在他的任內一年通一條捷運就覺得很好笑....(恕刪)


建議你去查查台北捷運初期的馬特拉官司 .捷運局貪污弊案等等 ,然後比較一下陳先生跟他前後任市長的施政效率 ,再來笑不遲啊 .

一個大型建設本來規劃就需要很久 ,重點是執行面差很多 ,有人就是會做出有問題的捷運 ,有人卻不會 .

舉個例子來說 ,馬先生 8年任內大型的捷運公安問題出了多少? 三重為何大淹水? 柵湖線跟貓欖做的怎樣? 郝先生花一億 "試辦" 敦南自行車道的成果怎樣?

陳先生就是有辦法把台北市公務員壓到行政效率較高 ,讓台北市公務員都不爽他啊....
布雷爾 wrote:
建議你去查查台北捷運...(恕刪)


以前我也覺得他不錯, 但是知道他海外很多錢, 帳戶,人頭後 , 我就覺得他錯很大....請盡量不要離題
也不是所有台北市公務員都不爽,當年的菜鳥公務員,都能感受到不一樣的氣氛!!

只是隨著時間變化,四年後菜鳥也不那樣菜了!要坳菜鳥坳不到自然也...

做好人很容易,做好好市長也很容易撈選票!!
eric0935 wrote:
吳先生,請妳自己花18萬一坪去住哪裡吧。

昨天路過傳說中 A7,18萬國宅的預定地,真是騙很大。

大家醒醒,要是有路過A7的人,就知道騙很大,四周圍都是高壓電塔,工業區,石化煙囪,還在邊坡。

花一坪18萬住那邊,我只能說 吃X好了。

還不如買桃園。


其實表面上政府是要打壓房市,但骨子裡卻是要做多

假如A7的還就真是像樓主所說的那樣,其實政府要表達的就是

連這樣的地方都要18萬一坪了(os:那其他比這邊好的地方要多少一坪? 科科)



要打壓房事很簡單啊,只要說A7的國宅一坪8萬,因為比價的定錨效應,房價立刻就下跌了

當年阿輝伯就是這樣搞,根本也不用花錢真的去蓋

不然就學學日本跟上海,買房後五年內脫手者,重課三成交易稅

所以為什麼政府越是打壓,房市卻越漲??

很簡單啊,因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些政策根本就是在作多的

回主題好了,只要政府是從台北這角度來建設,那肯定任何打壓台北房價的措施都會失敗!

政府是標準的又要作x又要貞節牌坊!

捨不得砸大錢集中火力在中南部都會區搞建設,又想要吸引人才到中南部就業降低台北都會區的需求達到台灣均衡發展的目的!

這種天才的理論,永遠只會出現在腦袋空空的政客口中!!

交通公共建設本來就應該走在需求之前,政府對自己的施政方針沒有信心,深怕人民不願意配合到中南部就業,對於中南部都會區的建設不是希望地方政府搞BOT(連台北捷運運量用BOT估算都會賠錢)
就是希望等人口需求更殷切的時候再來弄!

反而是台北可以搞花博幾百億的預算就這樣花費在這種活動上,

優先蓋的捷運路線如信義線,幾百億花下去只可能多了幾萬個人通勤! 反而是沒有捷運經過的其他地區慢慢傻等路線規劃,財務計畫,興建計畫! 優先輕重緩急根本亂了套!

越是這樣,越應該繼續買台北市的房地產,只能買不能賣!因為這是政府做莊炒作給台北市居民的福利!

我是真心的,如果真的要買,能買台北市就買,除非你看到政府施政的方針開始轉移到中南部!

因為你買其他地區假如會漲,那肯定台北市也會!!!

但台北市漲,不代表其他地區也會!!!

林口?那不過是希望用低價國宅吸引購買能力不足的人去買再那裏,並不是要開發建設出一個公共建設完善的地區讓年輕族群去住!!!
pms wrote:
以前我也覺得他不錯, 但是知道他海外很多錢, 帳戶,人頭後 , 我就覺得他錯很大....請盡量不要離題


離題是為了回應某些網友的觀點 ,犯法的部分就要依法把他剁了 ,但是光比市政部分 ,這幾任比起來他的確比較有效率 .

拉回吳先生及房產的部份 ,國有地拼命賣給財團而不蓋國宅 ,蓋了所謂低價住宅又不夠低價 ,還順便幫了當地建商一把 ,所以俺認為低價住宅政策沒錯 ,錯在不夠低價跟嘴砲....

先順應民情喊一下政策 ,財團建商出來罵了之後馬上改 ,官啊~~~
那是做球給趙先生解決他在那空屋過多的煩惱~
我只是想把我所見到的東西,據實的告訴大家。

不過很多回應的人,似乎好像 很喜歡住在夜總會旁邊的樣子。

個人喜好,不予置評,有的人本來就住在旁邊,習以為常我想也合乎情理。

不過以一般人的價值觀,習俗,不用我多說了。

算我多嘴了,其實蓋越多越好,反正住的人也不是我,越多人去買 套越多越好,然後 剛好 把房屋需求量降下來。

對有房屋需求的人,也不是壞事。


此篇文章,只是要 把我看到,我們的政府都做些 假策政。

五月又要繳稅了,繳的很不爽,一毛都逃不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