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都要買電梯華廈呢,為什麼不買公寓??

公寓或大樓都是時代的產物
民過六七十年代左右,公寓大量的被蓋出來
當時的人口和交通,並沒有現在的大,科技也還沒大爆發
所以以前的公寓,並沒有將汽機車停車位/網路線/電視線/房間電話線/消防設施....
等等設為必備設施
而且多數也沒有管理單位,發生問題,只有自求多福

講個例子,以前我住板橋,樓下開了間知名日本料理店
顧客和員工的機車亂停,垃圾桶隨意堆在門口,餿水也隨意放後院
食材隨便放地上,如果你住在這種業者的樓上,除了請公務機關來查核,
住戶對他只有親自上門爭執才有效
旁邊的服飾店更好笑,開店數年了,天天辦周年慶,
每天用大聲公廣告車在門口播廣告
而且很聰明,都在下班後的時段,因為公務機關晚上無人值班,躲避查緝
還有個租屋房客,不愛帶樓下鐵門鑰匙,故意多次破壞門鎖,讓門一推就開

多數公寓欠缺公共安全設施,滅火器多數過期或失壓,沒有第二逃生梯
沒有消防設備(消防管/水瞄/灑水頭/偵煙器/火警報知機...)
鐵窗到是一堆,一有火災出現就是慘劇

而汽/機停車位也是大問題,常常造成住戶爭執和互告的元凶
我住的那公寓,共有五層10間屋子,
每戶都有一台機車停放的話,就有10台
請問一般公寓樓梯間哪來10台機車位,某一戶還堅持他要停三台
以致樓梯間擠得像沙丁魚,遇到這事,請問您要如何解決....

以前有部電影,白冰冰參予演出的,叫"我的神經病",裡面就有停車位的橋段
裡面白冰冰天天佔停車位,很像很多住公寓的現象
貧窮中年宅男
vivienne168384 wrote:
有頭髮誰想要當禿子呢?

有錢的話,我一定買大安區的豪宅啊,

沒那麼有錢,又想住台北市、不想成為新北市的新移民者,就選台北市的舊公寓。

沒那麼有錢,也不稀罕台北市的這塊門牌者,就去新北市買大樓。

沒那麼有錢、也買不起新北市者,就去買「城堡住家」。



我 沒那麼有錢 雖稀罕北市門牌但也沒辦法 買了新北市大樓

優點: 飯店式管理 隨時都可丟垃圾 常出國拉著行李 進出門有人幫你開門關門按電梯 私人車位等等 太多優點
缺點: 高公設比 管理費95元/坪 當北縣人會被北市人笑
tsuyao wrote:
我 沒那麼有錢 雖稀...(恕刪)

分享個人對於華廈與公寓的比較看法
1.公寓除非是獨棟及雙併的設計,不然多數室內的採光與通風都不是很理想,
2.公寓式建築都有一定的歷史了,其防火的設計規劃較不及華廈的設計,而居家安全也要看鄰居的習性配不配合!
3.有時社區裡的公設能提供人與人之間互動關係的建立,有時真的會遠親不如近鄰!
4.當家中還有娃娃車或出門須坐輪椅的親人進出,就知道電梯的好處!
只有為別人而活的生活,生命才有價值。

如果以純投資的角度來觀察
最近三年在北市市區或板橋投資地段不差的公寓,其漲幅普遍都比同地段5年以上的中古大樓要高
我親戚說信義公寓(當時很便宜的象山腳),跟我說他家環境多好多好。上去一看,他住的3F是不錯,但是頂樓的鄰居把入口整個封住加蓋,這樣就可以完整的佔據整個頂樓的空間。 我整個大驚,這一有事情不就是一個掛爐烤鴨的格局?

後來就一直勸他可以就搬。。。

Tony22 wrote:
鐵窗到是一堆,一有火災出現就是慘劇
...(恕刪)
oldsnake wrote:
上去一看,他住的3F是不錯,但是頂樓的鄰居把入口整個封住加蓋,這樣就可以完整的佔據整個頂樓的空間。 我整個大驚,這一有事情不就是一個掛爐烤鴨的格局?...(恕刪)


三樓跳下去,還死不了啦!床單再一挷,就像二樓往下跳,更不會死!
不過怎麼會有人在問這種問題?
等老了時候,你連一層樓都不想爬!
前面網友們的正反兩面意見都有道理

但這問題反過來想, 會很有趣

1.什麼人會鼓勵你買中古屋,舊公寓? 理由是什麼?
2.什麼人又會鼓勵你買新建電梯大廈? 理由是什麼?

除去妳的親朋好友, 以及前面各位網友的意見外

答案大概如下:
1.的答案,大概是投資客和房仲業者, 理由是老屋拉皮,炒作(獲利)空間大
2.的答案,大概是建商和代銷公司,理由是他們有建築融資和銷售的壓力

要買什麼房子, 都一定有個合理的理由
但是請清楚自己的需求, 不要被人左右

我曾經有個買房經驗
在某年某月某路段, 看到一預售工地, 覺得還不錯, 就進去詢了價, 對方告知售價是48.5/P
在隔週, 在同一巷子, 看到一戶新成屋(約1, 2年屋齡)求售,外觀和預售屋圖樣幾乎大同小異, 看建地大小也約略相等, 而門牌號碼只差了4號, 打電話去問房仲, 告知售價是74/P

請問各位朋友, 你會如何想?
carmeraljohn wrote:
哈...那小弟的18年老公寓更瞎...

有管委...但沒電梯...每月固定洗樓梯和水塔...垃圾有集中放置區...

但是我住在5樓啊....搬一次實木餐桌,我覺得腿軟...我老娘可愛的...逼我非買不可...

害我一值有賣掉的念頭


小弟住的公寓也差不多...
全社區約100多戶...設有管委會!
雖然沒電梯~
但是每天幫忙清運垃圾...每月固定洗一次樓梯和水塔...
三節還有禮品贈送~
偶爾辦個自強康樂活動...到風景區走走....
年中社區住戶開會...
每一戶還有1千元出席費可以拿!
每個月不用繳交管理費
因為所有支出全來自地下停車場收費收入!
除了沒電梯跟停車位(除非支付地下室停車位每個月2500元)
幾乎比照一般華廈大樓~
這樣的公寓也沒什麼不好!
從來處來,往去處去
是啊!若住五樓的,下來才發現什東西忘了拿,應該會很嘔吧!
去CostCo,光把一車的物品抬上樓,對年輕人就很累了,更何況是四十以後?
舊公寓和新大樓另一個差異性在於停車位
大部分的公寓沒有停車位,
所以都市裡便宜的停車位一位難求,
尤其是公有停車場,每年都要抽籤決定
就算是抽中了,一個月租金也要3000以上
民間的更是5000元左右(有屋頂的)
這些錢拿來當大樓管理費也差不多同等價格了
如果在都市裡要買停車位,更是一筆資金付出,大部分也要一兩百萬以上
如果都市裡要找免費空位,常常也要半小時繞路找
也常會跟附近住戶起紛爭
貧窮中年宅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