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過六七十年代左右,公寓大量的被蓋出來
當時的人口和交通,並沒有現在的大,科技也還沒大爆發
所以以前的公寓,並沒有將汽機車停車位/網路線/電視線/房間電話線/消防設施....
等等設為必備設施
而且多數也沒有管理單位,發生問題,只有自求多福
講個例子,以前我住板橋,樓下開了間知名日本料理店
顧客和員工的機車亂停,垃圾桶隨意堆在門口,餿水也隨意放後院
食材隨便放地上,如果你住在這種業者的樓上,除了請公務機關來查核,
住戶對他只有親自上門爭執才有效
旁邊的服飾店更好笑,開店數年了,天天辦周年慶,
每天用大聲公廣告車在門口播廣告
而且很聰明,都在下班後的時段,因為公務機關晚上無人值班,躲避查緝
還有個租屋房客,不愛帶樓下鐵門鑰匙,故意多次破壞門鎖,讓門一推就開
多數公寓欠缺公共安全設施,滅火器多數過期或失壓,沒有第二逃生梯
沒有消防設備(消防管/水瞄/灑水頭/偵煙器/火警報知機...)
鐵窗到是一堆,一有火災出現就是慘劇
而汽/機停車位也是大問題,常常造成住戶爭執和互告的元凶
我住的那公寓,共有五層10間屋子,
每戶都有一台機車停放的話,就有10台
請問一般公寓樓梯間哪來10台機車位,某一戶還堅持他要停三台
以致樓梯間擠得像沙丁魚,遇到這事,請問您要如何解決....
以前有部電影,白冰冰參予演出的,叫"我的神經病",裡面就有停車位的橋段
裡面白冰冰天天佔停車位,很像很多住公寓的現象
貧窮中年宅男
但這問題反過來想, 會很有趣
1.什麼人會鼓勵你買中古屋,舊公寓? 理由是什麼?
2.什麼人又會鼓勵你買新建電梯大廈? 理由是什麼?
除去妳的親朋好友, 以及前面各位網友的意見外
答案大概如下:
1.的答案,大概是投資客和房仲業者, 理由是老屋拉皮,炒作(獲利)空間大
2.的答案,大概是建商和代銷公司,理由是他們有建築融資和銷售的壓力
要買什麼房子, 都一定有個合理的理由
但是請清楚自己的需求, 不要被人左右
我曾經有個買房經驗
在某年某月某路段, 看到一預售工地, 覺得還不錯, 就進去詢了價, 對方告知售價是48.5/P
在隔週, 在同一巷子, 看到一戶新成屋(約1, 2年屋齡)求售,外觀和預售屋圖樣幾乎大同小異, 看建地大小也約略相等, 而門牌號碼只差了4號, 打電話去問房仲, 告知售價是74/P
請問各位朋友, 你會如何想?
carmeraljohn wrote:
哈...那小弟的18年老公寓更瞎...
有管委...但沒電梯...每月固定洗樓梯和水塔...垃圾有集中放置區...
但是我住在5樓啊....搬一次實木餐桌,我覺得腿軟...我老娘可愛的...逼我非買不可...
害我一值有賣掉的念頭
小弟住的公寓也差不多...
全社區約100多戶...設有管委會!
雖然沒電梯~
但是每天幫忙清運垃圾...每月固定洗一次樓梯和水塔...
三節還有禮品贈送~
偶爾辦個自強康樂活動...到風景區走走....
年中社區住戶開會...
每一戶還有1千元出席費可以拿!
每個月不用繳交管理費
因為所有支出全來自地下停車場收費收入!
除了沒電梯跟停車位(除非支付地下室停車位每個月2500元)
幾乎比照一般華廈大樓~
這樣的公寓也沒什麼不好!
從來處來,往去處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