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Chen- wrote:
房地產號稱是產業火車頭,
也被你說成是不具實際生產價值的產業,
那家電業/家具業/營造業/室內設計業/工具機業/運輸業都要一起哭哭了。


喝,真以為大家買了超過自己能力所能負擔的房地產還有資金可以裝潢自家嗎?投資房地產的炒房客會有心將投資的房子裝潢的漂漂亮亮嗎?房地產真的是產業火車頭?還是遏制民間消費的最大兇手?

John-Chen- wrote:
不過話說當年無殼蝸牛運動的負責人,當今也是坐擁不少房產,
換了立場也會換了腦袋,想必你今天去問他對於房地產的看法,應該會有不同答案。


我是不知道當年無殼蝸牛運動的負責人是誰,不過剛剛google的答案是四海遊龍董事長,以下節錄一段文章內容

------------------
http://belongnews.pixnet.net/blog/post/30816777

連鎖鍋貼店「四海遊龍」董事長人李幸長,正是廿多年前號召「萬人夜宿忠孝東路」的無殼蝸牛運動發起人;現在的他,經商成功,全台灣不管哪裡的房子都買得起了,但他依然堅持:「房屋是基本民生物資,炒地皮是不道德的」。

最近國有財產局標地屢創天價,被外界批評「政府帶頭炒作房價」,擔心民國七、八十年代的房價飆風再起。被問到房價飆漲問題,李幸長還是一肚子氣,他大罵,「炒房價根本就不像話!」「炒地皮能獲利的人,就是要比一般人還懂得投機取巧」,這是不勞而獲,把自己的獲利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

我只想說,買多餘的房子,只是讓你成為建商或財團的幫凶,讓真正有需求的人更買不到房子。

這位大大說..投質要投資在對國家社會有幫助的地方..
請問你投資了什麼...
錢捐出來..應該會比較好..


zwan wrote:
喝,你真以為我想法那...(恕刪)

CREART wrote:
多數有其他自用住宅的投資客,是不會設籍林口為節稅


林口的新成屋,第一手,有5年的新市鎮稅率減免,林口又是公告地價很低的地方,
雙重影響下,房屋與地價稅都低,如果真是投資客,專門來林口設籍的理由超低,

設籍減稅應該選在高公告地價區域以及無減稅區域,在林口設籍1-3年短期內省不到稅.

有設籍需求多是有家庭就學之需要,大家可以觀察林口設籍人數新生兒出生率,
公立幼稚園以及國小招收總人數來思考,

全國出生率約為0.8-0.85%,林口約為1.10-1.15%,高了30%以上,
可見族群的年齡結構是很年輕的,這是好的一面.

但是林口高房價以及供給過多確實是一個問題,外來移入人口數也在減少,
或許觀察捷運以及其他商業建設完成後帶來的人口影響,可以觀察房價的合理性
.

基本上4-8年的中古屋,在林口如果在16-20萬,應該是值得的,
我勸拿房子當成長時間自住者,資金有限且投資的思考降到最低者,
買舊不買新-新也會變舊,買規劃不買建材-規畫不可變,建材只是高貴感受,
買小不買大-夠用就好,買採光與通風不買裝潢-裡子比面子重要,買75分不買90分-75分房子已經很好了,
買90分要多50% money,而且重劃區70分的房子放到市區大家會覺得90分.


如果還要挑什麼忠孝路到捷運才好,那就是自己的選擇,
其實林口每一個區塊的生活品質都不差,生活機能不相同而已,
機能低一些的(低密度住宅),環境就開闊些,機能好一些的(高密度住宅),環境就擁擠些,
林口又是開車天堂,距離也不遠,開一下無妨吧,美式生活不是如此嗎?

zwan wrote:
剛想到還有林口選手村好像也會改建成約4000戶合宜住宅

所以總共A7+A9+選手村...一堆合宜住宅...

就算A9 拿去蓋選手村、合宜住宅,林口重劃區的房子也不會跌價的。為什麼?這你就要瞭解賣方心態。

就拿賣場賣東西來說吧。如果說原料跌,或是油電跌價,賣方的第一個回應客戶的方式,不是跟著將產品跌價,而是多送你一些東西。因為他們並不想讓帳面的收入變少(對股東不好交代啊)。
所以,如果A9 拿去蓋選手村,賤商除了在產品上做區隔,剩下就是送比較好的家具、或是用比較好的建材等等。但是不會降價求售。

選手村改成合宜住宅,會有很多問題。如果要他沒問題,則在規劃選手村的時候,就要很費心考量,否則到時改成合宜住宅時,會遇到很多問題,最典型的就是隔間不適合,水電、浴廁配置無法調整,導致使用上不便。
我不是危言聳聽。但是我真的不認為選手村的賤商(如果真的有蓋選手村的話)會預先設想周到。因為那要花更多的成本。

另外,合宜住宅的影響,你也不用擔心,南港公園附近當初蓋的南港國宅有沒有影響當地的房價?沒有。
合宜住宅雖不是國宅,但是品質與規劃會好到哪去?我會把合宜住宅跟國宅劃上等號。這種「合宜」住宅,我是覺得,可以看看,但是裡面什麼都是小小的,很不好住,跟坐牢一樣。南港國宅就是這樣子。先期的居民還很正常,到後來,就是一堆奇怪的人住在那裡(我聽過在屋裡種鴉片的),居民素質變差,居住問題一堆,鄰里相處的問題也是一堆。我不喜歡一個社區內搞個上百、上千的住戶。很煩人。
不要吵啦.不籃樓主來南崁買.
這裡蓋很漂亮,只要20萬/坪.

green_potter_june_88 wrote:
這位大大說..投質要投資在對國家社會有幫助的地方..
請問你投資了什麼...
錢捐出來..應該會比較好..


這位大大,我連可以自居的窩都沒有了,你要我投資什麼?
我現在只能辛苦工作賺錢並且當房東的屋奴,我真希望能早點賺大錢,去追那高不可攀的房價。


6161 wrote:
基本上4-8年的中古屋,在林口如果在16-20萬,應該是值得的,


芝麻大事 wrote:
不要吵啦.不籃樓主來南崁買.


現在是連20年的老屋都可以開到超過20萬,實際成交應該差不多17~18萬。
4-8年的中古屋20萬的幾乎也快絕跡了,不超過20萬的,幾乎都是有重大缺點的房子,我不想跟自己辛苦賺的錢過不去。

從人口成長趨勢來看,房價繼續漲只是讓林口陷入退步的可能而已。

我想說我並沒有要吵什麼,只是發現一些有趣的統計數據讓大家參考看看,結果就出來一堆護航軍XD
我想就僅此於止,林口的好我也不是不知道,不然我不會想在這裡買房子定居,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再將林口視為炒作的地方,讓更多真正有需求的年輕人可以在此定居,我周遭一些跟我年紀相仿的同事朋友最近也都轉移目標到桃園了。
不講林口 單純講觀念

看法不同社會經歷資歷不同就是護航軍
非友即敵的愛台灣扣帽紅衛兵法 是自信不足的具體呈現
希望你在職場朋友圈互動不是這樣 劉憶如是最好的案例

置產就是炒作?
你與朋友也要去炒作桃園?
桃園過去一年應該漲了有超過30%以上
高速公路計程收費後

免費里程5公里,一公里以0.9元計算

林口到建國北路 41-23 = 18KM ,來回36公里,扣掉五公里,等於 31公里計費

31*0.9 = 27.9 元

etag 再九折 25.11元 ,比來回80元足足少了一半以上

想買桃園的朋友先算一下通行里程與計費

林口胖胖 wrote:
高速公路計程收費後

免費里程5公里,一公里以0.9元計算

林口到建國北路 41-23 = 18KM ,來回36公里,扣掉五公里,等於 31公里計費

31*0.9 = 27.9 元

etag 再九折 25.11元 ,比來回80元足足少了一半以上

想買桃園的朋友先算一下通行里程與計費

你算錯了。
目前還有一個咚咚未定案,就是,到底是「每車每天一次」免費里程?還是「每車每次」免費里程?
如果是後者,則你的31 還要再減5公里,因為是雙向的關係。

llinsh wrote:
不講林口 單純講觀念

看法不同社會經歷資歷不同就是護航軍
非友即敵的愛台灣扣帽紅衛兵法 是自信不足的具體呈現
希望你在職場朋友圈互動不是這樣 劉憶如是最好的案例

置產就是炒作?
你與朋友也要去炒作桃園?
桃園過去一年應該漲了有超過30%以上


我只是藉由這些數據顯示出來的感想
1.人口成長速度開始衰退,繼續下去人口可能開始減少
2.人口戶數比降低速度過快,高出新北市整體平均非常多

我想這之中應該沒有表示任何對林口房價看空或看多的言論,反而是一堆護航軍覺得我在喊空林口房價,是不是間接表明你們希望林口房價繼續漲,甚至漲翻天,才可以讓你們的"財富"不至於縮水?

我說過 林口的好我不是不知道,我也喜歡林口不擁擠的環境,夏天天氣也涼爽,我這樣說的話,是不是就覺得我是盟軍了?

我購屋置產是要自住,我不想再當房東的屋奴,我當十幾年別人的屋奴了,我想有生活品質,想有一個安穩的居住處所。

以林口目前的房價,對我來說可能已經不太具有自住的價值,當然這是以我的所得來衡量,實在高攀不起。

置產等不等於炒作的定義在你置產的目的到底是不是自住需求,這應該很容易明瞭。

今天早上聽廣播才聽到一則新聞,"囤積物資哄抬物價 最重判3年"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n/1/today-e5.htm?Slots=BE
我第一個反應是那為什麼囤積或炒作房地產的人不也抓去關一關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