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如果真開在淡水 會如何 ??

大斑鳩 wrote:
離島博弈那離台北最近...(恕刪)


如果從天然離島來看
最近的可能是基隆的和平島
距離連接台灣本島最近的地方大概幾十公尺吧
從台北出發到基隆跟到淡水差不多遠
不過到基隆有高速公路 , 到淡水只有塞死人的省道
軌道運輸方面到淡水有台北捷運 , 到基隆有台灣鐵路局
藍色公路在兩地都設有旅客碼頭
飛機下來的旅客搭機場捷運都是直接到台北車站轉乘
基隆勝出的應該是搭郵輪的國際旅客進基隆港就可以看見和平島了
而且搭郵輪的又往往是有錢也賭博的旅客 (郵輪大多附有賭場在公海經營)
台灣人搭麗星郵輪賭不夠下船回基隆港還可以去和平島續戰
新北市順便吸引賭客去金山萬里九份平溪觀光
我只想知道馬祖要怎麼解決電力跟水的

問題〜窮鄉僻壤跟人家玩什麼?
今天這個主題還真是熱門,一回家,老婆開口也問我,看了今天新聞沒???
哈哈哈~真配服我們家的郭老闆!!!
這個問題理性來看,淡水還真是個開賭場的好地方(以地理位置而言)。
機場到淡水還真的是很方便咧!
另外,也像澳門也有文化遺址,淡水雷同。因此他帶來的絕對不只有賭的利益。
像拉斯維加斯,從事電子業的一定知道每年在那的重點展出【CES】。
這些條件,都比馬祖來的好!!!
但,
1、我們的政府是否有跟澳門一樣,台灣人只能工作,不能賭???
2、我們的政府是否能像美國一樣,支持電子產業開辦大型展出???
3、我們的人民是否槍口一致對外,賺外國人的錢???
還有很多問題是要被考量的。這一切都成真了,淡水也就成了【關光】城市了
所有大小產業,就是被龔斷的時候了。
所以,今晚我給老婆的回應是:
如果真的來了,很好啊!!!因為這些事,不是我願不願意的問題???
而是這些商人跟政府能否獲利,若可行的話。
我們就要等個好時機,好價錢,把房子賣了,再找個自已喜歡的地方
從頭開始了。
這就是小市民的心聲,一切只能被動。
各位新市鎮的朋友們加油了。有任何消息一起交換一下嘿!
結果就是淡海30萬人不是夢,有效紓解市中心人口壓力。

各項交通建設也一定水到渠成。


淡江大橋接64、61 (往中正國際機場約40分鐘)。

芝投公路爐灶再起,洲美快延伸連接

興建中的淡北道路+原中正東路

total 淡水屆時就會有四條聯外道路,遠大於現在的一條中正東路,塞車不會是什麼大問題。

淡水信義線及輕軌的班次再加密到3分鐘一班,

這些都是要作不作的問題而已,技術上無窒礙難行之處。


我個人是贊同也佩服郭董的意見,淡水該走能走的路就是觀光娛樂城。
如果設在淡水外島更好,多賺些船費

開觀光賭場賺外國人錢沒啥不好的

政府可要嚴格限制,不讓國人去賭博

不然外國人錢沒騙到,反而本國人的錢給吸光光

LION74 wrote:
不~是社子島~...(恕刪)


社子島好像不錯!
交通方面遠勝淡水
不要怕改變
所有的建設都是有利有弊
只是配套要做的好
台灣人賭性堅強
乾脆就讓這些人輸在台灣
也總比便宜澳門好
又可增進觀光.稅收
有什麼不好
連新加坡 李光耀都公開道歉當時決策錯誤(因為現在賭場很成功)
所以是時候改變了
不要什麼都不敢.什麼都怕
那台灣還能做捨麼!
不管有沒有要蓋賭場
先解決交通再說
大台北有捷運的地方
有幾個是捷運通了之後車子還可以塞成像中正東路那樣的?
很多地方捷運沒蓋之前天天塞
捷運通了之後就真的不塞了
淡金公路,紅樹林到竹圍之間的塞車
表示單靠一條淡水捷運是無法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
人可以靠捷運運輸
但車子也需要被運輸
快快解決車子的運輸問題吧
最好趁這機會
把芝投公路也再挖出來談
聯外道路越多越好
道路通了 投資自然就來了
也不一定要賭場才能振興地方經濟
cafe Lee wrote:
可增進觀光.稅收
有什麼不好
連新加坡 李光耀都公開道歉當時決策錯誤(因為現在賭場很成功)
所以是時候改變了
不要什麼都不敢.什麼都怕
那台灣還能做捨麼!


李顯龍確實有長遠的眼光。

除了增加就業機會、增加稅收、促進觀光產業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藉此引進他國年輕移民,緩解新加坡高齡化後的人口萎縮失衡的問題。

亞洲許多高齡化的國家,未來的高齡社會福利支出會大幅增加,意思就是政府的稅收收入(靠年輕人)與社會福利支出(高齡者)的比例,會更加不平衡。如何增加年輕就業人口的市場,以及『搶年輕國外人口定居成為稅收來源之一』,是未來幾十年內,這些亞洲高齡化國家的嚴峻課題。台灣還在昏睡中,但新加坡的警覺性非常強,已逐步吸納其他地區的人口移民(包括年輕人與其他亞洲富豪,如曹興誠、李連杰、鞏俐等等)。

澳門有博奕業,香港沒有。但諷刺的是過去香港的黑社會比澳門還興旺,因為香港的賭色產業,全部地下化,成為黑道滋長的財力來源。台灣不也如此嗎?一堆警察勾結黑道搞賭色產業,使得黑道升級成地方派系,甚至介入政治權力圈。

台灣需要大幅改革,包含偽善的習氣、墮落低劣的媒體、短視的人民與缺乏改革魄力不計毀譽的執政者。

台灣現在已經沒什麼競爭力了,人口高齡化也十分嚴重,此時還在那裏挑三揀四,這個產業不做,那個產業也不做。有如一個在職場上挑三揀四的謀者者一般,已經沒什麼本領了,卻還在那裏要求錢多事少離家近,配車配司機。

台灣要均富,不是均貧。未來高齡化社會,有很多事情,必須現在就開始鋪路預備,否則等到周遭國家把有戰力的年輕人資源都搶光了,到時台灣自然被邊緣化,而只剩一堆高齡養老族與跑不掉的無競爭力窮人留在此處。
芝投公路好像也無疾而終,當年周縣長提出從蘆洲蓋橋跨越淡水河基隆河,經社子島到關渡平原,在打通隧道到三芝,解決市區往返淡水的交通問題,後來被郝市長否決就沒消息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