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橋興建之個人淺見

feltf15 wrote:
人口零成長對經濟成長...(恕刪)

人口零成長甚至負成長是根據內政部或經建會的資料

愛憎淡江橋,政商急著建大橋 解套淡海新市鎮的失敗?
影片 - 愛憎淡江橋
hsp09 wrote:
淡江橋目前的環(差)評困境是諸多天然因素造成的, 那些所謂的環團人士沒那麼神可以左右環評吧?..(恕刪)

6/3的環評大會,淡...(恕刪)

提問--6/3的環評大會, 淡江大橋未被列入的原因會不會是交通部公路總局違反規定或承諾, 該提交的作業因故無法完成吧? 該案環差評複雜,仍有未完成項目數個? 以下只是根據報導舉例其一

發表於 2013/04/26 11:57
文化遺產沒調查 淡江大橋動工有變數
記者黃福其、鄭朝陽/板橋報導
.......(恕刪)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表示,淡江大橋計畫1999年就通過(環評),至今都未做水下文化遺產調查,「有點說不過去」。況且若等設計、施工階段再調查,如果真有古戰船等文化遺產,對大橋工程徒增困擾,「事前調查清楚比較好」。
撰寫淡江大橋環差分析「文化資產調查報告」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陸泰龍表示,根據文獻記載,淡江大橋所經的淡水河口水域,早年是軍事、商賈必爭之地。
他說,17世紀初,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此水域進行短暫的海戰;1884至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清軍曾用8艘沉石大船阻絕法軍進攻。這處水域還可能有劉銘傳布設的台灣第一條水下通訊電纜,都是相當珍貴的文化遺產。
環評委員、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劉益昌說,前天他在環評小組會議特別詢問此事,公路總局承諾會調查.......(恕刪)
環保署綜合計畫處表示,今年初該署剛修正「環評作業準則」,規定港灣、河口等開發案事前要做水下文化遺產調查,為求周延,淡江大橋環評案5月將再送環評大會審議,屆時會要求公路總局調查清楚,以免設計、施工階段因文化資產而有大幅變動。
hsp09 wrote:
提問--6/3的環評大會, 淡江大橋未被列入的原因.... 該案環差評複雜,仍有未完成項目數個?....(恕刪)


是否鳥事仍沒搞定? 環評委員開出的條件還真多啊?

「停工復育機制」-- 專業環評委員開出條件?

侯俐安/台北報導 中時電子報發表於 2013/04/25 11:44
淡江大橋環評委員開出條件,要求啟動國內少見的「停工復育機制」。由於淡江大橋每年十月至隔年四月常見雁鴉、鷸 科等冬候鳥,一旦這些指標物種少於一定數量,工程將立即喊停。
手上握有台北港等地物種多年來的監測資料,環評委員、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培芬廿三日在會議中強調,當地有非常豐富的海、陸域物種,顧問公司調查卻草率有缺陷,調查點位、時間、物種都不確實,將來一旦生態受到破壞、物種減少,將難以復育也無法證明是台北港、淡海新市鎮還是淡江大橋造成。
國內環評提出「停工復育機制」並非首次出現。三年前墾丁國家公園內京贊大飯店開發案時,也曾針對螃蟹訂出「停工復育機制」,當數量低於一半以下,就必須停工做復育;去年蘇花改善工程也針對白頭翁、麻雀、綠繡眼等九種指標鳥類,若連續兩次調查少於九十七隻就要停工........(恕刪)

koed2473 wrote:
若以開車在內湖科學園區工作的人來說,經台64線接國道一號需40分至1小時(恕刪)

回版大,我每天通車到內湖上下班,你說的完全不正確!40分鐘是指完全沒有塞車一路通暢,若從大度路接承德路往劍潭路轉中山北路的路線,尖峰時段要60~70分鐘,走台64線接國道一號會塞死,根本不是最快的走法且繞遠路,我只簡單問你幾個問題:
第一,核災發生時的逃生路線?
第二,北海岸假日塞車如何解決
第三,如何不蓋淡江大橋又能創造就業機會及國民所得?
第四,你知不知到每天多少人從淡水往返桃園機場?
第五,你知道每天多少人靠台61線,台64線從淡水往返桃園新莊五股三重板橋新店嗎?你知道她們每天可以省多少時間塞在中正東路上嗎?多少時間塞在關渡大橋以及多少時間塞在龍米路上?
第六,你有去過澳洲雪梨,舊金山嗎?你知道他們大橋帶來的觀光效益有多少嗎?蓋完橋後有環保問題嗎?
第七,你說節能減碳,你不開車嗎?你不開冷氣嗎?你曾經投書過要大家節約用電嗎?
第八,你對整個淡水區的建設與發展貢獻了什麼?還是阻礙了什麼?還是什麼都沒有?
第九,你住沙崙很久,你說反對興建淡江大橋是住在淡海區域的居民,證據在哪? 取樣百分比有效樣本為何?
第十,淡海新市鎮的發展你認同還是反對?若你反對,開會時是否有提出異議?
第十一,你知道台北港的用途嗎?你知道客輪通往福建平潭嗎?你知道這與淡江大橋的興建與否有關嗎?
第十二,你吃素嗎? 你知道吃肉會增加碳排放量這件事嗎?

請不要去google,跟我講你的認知為何?這樣我才有辦法跟你談為何要蓋淡江大橋

伊藤健司 wrote:
回版大,我每天通車到...(恕刪)


這些都是 " 便當文 " , 也就是俗稱的 " 腳尾飯 ", " 射後不理 " 文 ,
就當飯後笑話 !!


koed2473 wrote:
成泰路口每天早上都在...(恕刪)

文章剛剛突然消失了...現在又出現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淡水在地老居民有的會對新重劃區反感,

因為貴到自己買不起,或是錯過上車的機會,

或是覺得那種鳥地方怎會勝過舊市區,或是不甘心發展重心轉移。

新莊重劃區也有同樣的情形。



伊藤健司 wrote:
回版大,我每天通車到...(恕刪)
HI,BABY
wrote:
媒體很捧場啊, 陸續有淡江大橋的報導, F.Y.R.(恕刪)


別介意,夏天到了,房蟲滋生很多。

可能有『消息人士』已卡好位,準備坐享漁利? 他們最擔心真相大白, 也擔心變數吧?
所以盡其力在打壓真相嗎? 還好媒體都有報導~~


從最實際的層面檢視,甚至以一般常理判斷,淡江大橋恐怕有誇大之嫌。
新聞提供:住展房屋網www.myhousing.com.tw

研議15年的淡江大橋,儘管相關人士一直強調,這條橋將可改善淡水聯外交通,但從最實際的層面檢視,甚至以一般常理判斷,此宣示恐怕有誇大之嫌。

負責淡江大橋規劃的交通部公路總局指出,淡江大橋總經費147億,新北市府內政部(淡海新市鎮發展基金)及該局三方分攤。主橋(單向)將有兩個汽車道,機車道、自行車道、人行道各一,並於主橋中央規劃輕軌捷運,橋寬44米,未來將納入台61線快速道。而以設計加施工約6年10個月推估,最快可望於民國109年完工。

以執政黨立委吳育昇為首的某些地方人士,強烈支持興建此橋,還形容可媲美舊金山跨海大橋,並解決塞車問題。公路總局則稱橋完工後可縮短八里、淡水間路程,節省30分鐘,三芝、萬里、淡水等地往來桃園機場也將更方便,還可銜接台64線,輕鬆抵達台北市都會區。然平心而論,上述說法並不全然正確。

有關解決塞車,或輕鬆抵達台北市都會區的說法,就真的有待商榷。因為按常理,如果今天淡水居民要到台北市區,真的會繞遠路,先借道八里接台64線,繞了一大圈後再進到台北市區?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然而淡水聯外交通的真正瓶頸,就是往返同為淡水河右岸的台北市都會區,不是左岸的新北市端。說實話,淡江大橋的真正功能,除了讓北海岸往返新北市及桃園端多一條動線選擇外,可能就如另一位公路總局官員所稱,為擔負金山、萬里等區的核災與防災避難功能,或未來新北市規劃八里五股捷運線時的共構橋樑。

當然,無論淡江大橋或淡北道路,仍一定會對當地現有自然環境觀光資源造成衝擊,堪稱兩面刃;不過對橋左岸房市,則絕對是利多。因為交通建設定案,房價較低一邊通常立現炒作情事;就淡江大橋鄰近的八里來說,竟有(新北市)議員喊出一坪70萬的價碼,則實在有點離譜!

根據住展企研室了解,現在即便淡水紅樹林這邊的景觀高樓層戶,也不見得有此行情;當然淡江大橋一旦定案動工,按照往例,八里地價、房價肯定翻漲,因此推測很可能有『消息人士』已卡好位,準備坐享漁利。只不過如前分析,淡江大橋的功能被誇大或渲染,因此市議員說的(八里)房價上看70萬/坪,聽聽就好。

另外,等著坐享淡江大橋炒作之利者,或許只高興了24小時;因為隔日立刻有消息指出,淡水河底可能有古代戰役文化遺址,因此環評委員表示應先調查清楚。據此,一天前的『如期動工』,立刻出現新變數。只不過住展企研室認為,這回淡江大橋『再度』浮出水面,真正原因恐怕還是明年又有選舉!沒錯,除了其功能性被誇大、興建必要性備受質疑外,選舉,或說選票,恐怕才是淡江大橋這15年來始終載浮載沉的真正『變數』!

hsp09 wrote:



文章會突然消失,說不定是顯靈囉.......
據傳當年清法戰爭,淡水人景仰的清水祖師爺曾經顯靈大敗法軍,
戰場就在淡水河出海口(聖地)啊?

環評委員及文化部所強調的淡水河口底下的寶藏文物會受淡橋破壞......
寶藏文物??? 既然國家有規定,就照法規走吧?
不然, 不知道誰又要被告了(像淡北道一樣有訴訟...), 或者又顯靈囉??

八里港的任何建設、搞中國租借、鳥的事情(環評委員很重視的鳥事?)等基本上不是那麼直接關淡水在地人的事。若有人那麼喜歡台64台65又關心八里台北港、桃園機場,可考慮入住八里重劃區(135公頃)或五股重劃區吧? 上下班就甭過橋了! 或入住林口, 或去住桃園有更多的重劃區, 還有航空城數千公頃, 都是可考慮的囉~~

你們要搞地方公投, 要淡橋綁核四公投動作請快,屆時可搭便車讓輿論媒體和大眾一起來檢驗~~

淡水鎮民虔誠的心不會變, 是感恩也是傳統,
Remind, 農曆5月初6淡水大拜拜要到了, 尊重曾經顯靈大敗法軍的淡水河出海口(可視為聖地??)~~


...(恕刪)

又是這偽環保人士,你沒被塞過還在講一堆似是而非的,你知道大拜拜的時候更塞嗎?還好你這次沒廣告可賣!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