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 上東城 預售屋 湖前街

ttony090522 wrote:
我84~住到現在,附近大樓15樓,後陽台窗戶就可看到上東城,納莉颱風快淹50公分,大概沒錯。

附近公寓並沒有淹到2樓半,84年買17萬,鄰居有到26萬的。


高登屋? 湖濱? 那邊地勢較高,我說的2樓半是指金龍社區這邊

既然住在附近,
你可以到三街看看高登屋跟金龍社區介接的地方,高登屋的一樓差不多接近金龍社區的二樓
所以高登屋有淹到時,三街這邊的一樓差不多就滅了,
再去明峰街跟民族六街交叉口往民族六街底望去,你就會知道到底淹不淹得到~~

PS.
娜莉當時停在金龍國小前,明峰街上的4排車子, 全滅~~~


DerekL0220 wrote:
因為我找房都在新台...(恕刪)


我也去看過了
代銷給的報價
低樓層,35~36之間
高樓層,40左右
車位 165~205, 173個還是175個忘了 ,車位跟戶數一樣,一配一


我想還是再過一陣子再看看吧...

白天4239 wrote:
看到這我都笑了~25...(恕刪)


汐止房價演進史...您參與太短了
20多年前..部份建案價格的確曾高過當時尚未開發的內湖及號稱黑鄉的南港..
潤泰陽光四季,明峰街國王宮廷..的確許多人的入手價是25..

後來淹水+房市跌落的10年=>員山子完工後碰到多頭10多年...
才從個位數再回到目前價位!
這更好笑~回到所謂目前的價位是36~40????汐止有啥重大建設??現在只有新社后橋就有這個價?那捷運蓋好不就超過新莊.板橋
江翠新開的案也是40
板橋,汐止,請選~~~
以下是個人觀點:
汐止會漲起來,從來都不是因為重大建設,只因為離南港、內湖(東湖)近
應該沒有人會認為汐止捷運將在未來的三、五年完成吧
如果有人這樣講,聽的人也信了
我只能說功課作太少

至於社后(或說明峰湖前一帶),會考慮此區域的很多都是在內湖、南港、當然包含汐止工作的人
因為南港、內湖房價漲起來了,所以往外發展,其中很多人的首選就是汐止了

所以拿汐止跟板橋、新莊來比較,其實已經有地域性的因素
如在南港上班,買新莊就有點距離感吧
要比價的話,汐止和南港內湖的連動會遠高於其他區域
之前有人說汐止的房價大概就是南港的幾折之類的

其次台北市發展的趨勢也是一種可以觀察的指標
由以前的西門商圈到現在的信義商圈
台北市市區軸心的反轉,也讓原本屬於比較偏僻的汐止,現在離市中心似乎也更近了一些

以上給大家參考

白天4239 wrote:
這更好笑~回到所謂目前的價位是36~40????汐止有啥重大建設??現在只有新社后橋就有這個價?那捷運蓋好不就超過新莊.板橋...(恕刪)
版主是否有上東城提供的資料,大家參考,感謝
請問...
有人知道可以只買房不買車位嗎?
謝謝!
Hi peterchou26
我聽到是一間配一個車位沒辦法分開買 然後車位不是獨立產權 只能賣給同社區.....
mobile3803 wrote:
江翠新開的案也是40...(恕刪)


這種比較法沒有意義
板橋也有更便宜的溪崑地區,靠近樹林火車站,以及浮洲地區
軌道運輸跟汐止汐科一樣是搭火車通勤
開車的話快速道路只有一條台65擦邊,反而汐止汐科還有一高二高
同理社后金龍地區跟汐止汐科地區的優劣也不一樣

每塊區域有每塊區域的優勢跟劣勢
如果江翠新開的案是40只因為板橋門牌就發燙,那同一側溪南區域更遠的土城大同莊園不也相形遜色
還輪不到拿新東區汐止這一側的建案來比較
生活圈跟銷售對象、目標就不一樣了

社后就是一個在短距通勤前往內科、南軟、汐科甚至信義區上班的區域中房價有競爭力的區塊
而金龍湖附近生活機能與環境營造又不錯
江翠該案是荒蕪重劃區中的第一案,等生活機能起來後整個區塊才會起來
但很多買房自住的人不是投資等增值,而是買了馬上要入住馬上要開始生活
隔壁南軟重劃區的房子也是等了好久才等到中信商場進駐,有了一間全聯
再看看內湖五期,非乙工的住宅區也是比內湖一些已開發生活機能好的地方價格較低

不要把捷運當成唯一影響房價的因素或唯一的重大建設
否則淡水早就飛天了,也不用一直吵淡北快來解決淡水公路交通問題
現況就只是台北向東發展汐止得地利
跟幾十年前台北西區發展三重得地利、南區發展中永和新店得地利一樣
作為衛星城市,解決該區域發展後引入的人口居住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