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i.BD來聊聊林口、板橋

engcalvin wrote:


L大都說了,比空...(恕刪)



的確失焦了,人口10萬人,沒有污染源,該比較空品的對象應該是像瑞士那樣空氣清新的地方,怎麼會找板橋比呢?


要質疑沒有污染源這件事並不需要長期數據,一張圖就很夠了。短期的空氣品質好壞可以各說各話,能夠差到全台第一,那已是連辯論都不需要的另一種境界了。
xieb. wrote:其它段他自行臆...(恕刪)

哎逼滴是在林口買了很多間嗎?
還是只是有一間自住?
整天在那裡護房價,我覺得應該選他當個里長什麼的
pyang3 wrote:
哎逼滴是在林口買了很...(恕刪)



說不定只有一間,身家都在上面了,還是得全力拱,希望井噴到外太空去?
pyang3 wrote:
哎逼滴是在林口買了很...(恕刪)


我叫他用「絕對濕度」來比較,一直跳針再用「相對濕度」

在居室空間內使用「絕對濕度」來判定環境控制,在大地外在條件才是用「相對濕度」,他在那邊是裝傻
terrybog wrote:


我叫他用「絕對濕...(恕刪)



你被記警告囉,他又要黑名單了,哈哈。


不過i先生還真的滿有童趣的,要黑人,又放不下,一直來偷看被他黑的人在說什麼,然後再回他的版寫。有講不算輸的感覺,像小孩吵架一樣,滿歡樂的

xieb. wrote:
說不定只有一間,身...(恕刪)


我最近覺得,我還能悠哉,是因為沒有房貸

對我這種人來說(沒特別性專業,不想應酬到處搞關係,不想拿錢買空賣空,不想有大壓力......),現在錢真的真的真的是有夠難賺
如果我還有房貸要付,我肯定昏了
天道酬勤
i.BD wrote:
噗~~~
被列黑名單原因,不光是只會用舊資料,連回應也不多作點功課,多備齊點資料;回你的文是有點浪費時間,但基於對江北有興趣網友提供建議

『2.一般大樓的連續壁在50公分~120公分,視地質條件而定,這個結構師會去計算。非專家的不用在那自行想像連續壁會不會被液化層衝破...』
一般?一般?一般?在50公分~120公分
那麼面對嚴肅的土壤液化問題時的連續壁該有幾cm以上厚度才達到安全規格?
政府機關的標準要求幾cm?


xieb. wrote:
江子翠上有蓋房子有多久了,921 331倒了哪一棟?...


台灣經歷過921、331地震,請問這位仁兄在板橋經歷了6級以上地震?請查清楚921、331板橋的震級是多少再來回好嗎?列你黑名單?不光是一張舊空污圖走遍天下,連921、331時板橋的震級是多少,竟不知多少...無言
告訴你(版上網友參考)無妨:
921時板橋的震級是『4』
331時板橋的震級是『4』

液化的土壤所產生的來回撞擊、擠壓,使得建物、地面支撐變形,是土壤液化區的危慮。
而靠近河川+土壤液化的區域更是產生加乘作用,不多說
底下影片:沒時間從4'30''看也行



噗!


回覆一個活在平行時空的人才是浪費時間!


連續壁厚度該有幾公分我不相信專家,難道要去相信你?


你連結的影片,日本放油槽的地面或是河邊的堤防因土壤液化而潰堤。請問油槽和堤防的地底下有作地下室嗎? 有把地底下的土壤液化層挖掉嗎? 請問油槽和堤防的地底下是密封的嗎? 有像大樓地下室底下還有設置筏基嗎? 這油槽儲放地和堤防的地底下有像大樓基樁打到地盤作為大樓支撐嗎?




堤防的地底下是空的!











大台北,有很多人活在這種環境之下,捷運或軌道系統亦然
,i大主推這種理論,又如此堅決的要當救世主,就給他當好了
,如前面大大講的,請他先去選里長吧~!
住林口的大大,還是勸勸他別再自走炮了,投資本來就有風險,認賠殺出留有青山在就好,
別大環境不好,也不必要,搞到全大台北分盆地的人,都賠在他嘴上吧~!


krissijr wrote:
噗!回覆一個活在平...(恕刪)
i.BD wrote:
無言..
請網友再仔細詳看,5'55"、6'50"影片,思考在河川堤附近房子,在發生6級以上時,若發生由地底下穿越堤防,往江翠北竄入時,加重原本就已是土壤液化的更嚴重性?
(※影片內提到,地底下4、500公尺到2、300公尺泥沙,不要忽視地樁是不可能打到那樣深度)


挖裡看到鬼!! 台北地底下4、500公尺到2、300公尺泥沙?



無懼土壤液化 台北101:基樁打進岩盤

台北市土壤液化潛勢圖查詢系統今天上線,根據系統資料,台北101位於高度液化潛勢區。對此,台北101發言人劉家豪表示,興建101時就已經把地底土壤挖掉,將500根長度30至80米不等的基樁打入岩盤,建築結構相當穩固,去年還被美國《Popular Mechanics》雜誌的評比為「全球十大最安全堅韌建築」之首。




台北地底下有七八十公尺的砂土, 但不是地下所有的砂土都會土壤液化。台灣地底下會液化的土屬砂質土壤,根據研究調查和探勘,這些液化土層存在於底下20公尺內!



這就是為何這些工程報告都跟你說,已將20公尺內的液化土層挖除,土壤無液化之虞!

(此案地下室挖了27公尺)





這也是為什麼中央地質調查所跟你說,處於土壤液化地區的房子只要地下室挖超過三層(含)以上,基本上就不用太擔心,因為地下會液化的砂質土壤大部分已被挖掉了!







這樣懂嗎? 了嗎?








xieb. wrote:
你被記警告囉,他又...(恕刪)


被iv100黑了,我不會去偷看被黑的人的言論,愛怎麼罵我損我,一律不理不採不看不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