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房市的有趣現象 ^_^

林口沒什麼了不起的地方
在這邊置產只是單純喜歡這邊的環境

面積很大,發展還不均勻的地區有價差很理所當然
差兩三公里在北市、永和或是板橋可能影響很小
但對林口目前來說,卻是生活機能的大差異
而A8/A9這邊的生活機能是已建立的

未來捷運通車,交通可以更方便
每坪3~5萬的價差買目前的生活機能與未來性很貴?

那我還真覺得奇怪,是不是只要同行政區的價格就得一樣?
林口就不能有價差,一定都要在十萬出頭嗎?

信義區應該要與北市其他區域同價
板橋新板特區與浮州橋那邊也不應該有價差囉?
近不近捷運,生活機能好不好都不能影響價格?
說到底這只是一個謬論,跟荒誕不理性的討論


我在林口置產,但我不是投資客
只有一間房,賣了換另一間房,就這樣
依舊選擇林口,是我喜歡這邊生活的感覺
在這邊我花一千多萬能有自己的天空、自己的院子及足夠的室內空間
在內科上班的我,只要15~20分鐘車程,我覺得很OK,就這樣子

對在這邊批評的人來說,我是個笨蛋吧
因為我不是花每坪10~15萬的價格買林口的房子

你覺得沒有價值又如何?
這邊的環境,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價值
CREART wrote:
對在這邊批評的人來說,我是個笨蛋吧
因為我不是花每坪10~15萬的價格買林口的房子

你覺得沒有價值又如何?
這邊的環境,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價值...(恕刪)


沒有人真的否定你的選擇和喜好

但是林口國宅肯定會對林口房價產生壓力,

這也是不爭事實。

原本因為台北市輕移民和機場捷運開通給林口帶來一線曙光,

但是林口國宅案卻也給林口一個潛在的隱憂。

壞哥哥 wrote:
你這理論 就不符合普...(恕刪)


就像我說的, A7 其實離林口還好大一段距離. 它也不是林口, 它叫龜山. 如果距離A7捷運站旁邊的房子賣十萬, 你當然可以想說那林口舊街距離捷運站遠的地方房價肯定不好看, 問題是最後還是得看這些所謂的平價國宅週遭的環境, 國宅本身的品質等等來決定. 就好像你可以說土城捷運站旁邊的房價一定高過板橋不是在捷運站旁的房子嗎?

至於講到三重, 這我就不熟, 也不予置評. 而且三重房價本就高過林口一大截, 你要用三重當基礎來說林口鳥不生蛋, 當然是沒錯. 只是A7附近應該更是鳥不生蛋吧.

還有不要動不動就揣測別人是賣房子的, 那有那麼多仲介呀. 我的工作跟房子一點關係都沒有, ok??
WonderDragon wrote:
沒有人真的否定你的選...(恕刪)


也不知道你"肯定"的根據是什麼? 怎麼能夠對還沒發生的事情如此肯定? 這麼神應該早就發了吧? 沒發生的事情竟然可以"不爭的事實"都出來了? 雖說網路發言不怎麼需要負責, 但是如此篤定的說法很奇怪吧..
壞哥哥 wrote:
萬華和大同區的廟會多...(恕刪)

你真的住三重嗎?

一堆廟一堆宮都不知道?@@a
------------------------------------------------

不過我想林口蓋不蓋國宅

對林口衝擊大不大~

見仁見智吧

一堆投客在電視上噴口水

不過就是怕自己的房子套住而已

跟某人有異曲同工之妙阿~
這個政府只會在林口傷口灑鹽.大家想想.北部的房價漲了多少.林口漲了多少

這個決定只會讓一些中產階級反而怯步

因我有一個朋友本在看林口的房子.這新聞出來.他現在不看了

問他怎麼不看了.他說現在若買.以後國宅出來.反而要賠錢.因為比價效應.雖不是投資客.但買的房子跌價.心裡也會很怨

其實.創造就業機會.讓大家的所得增加.比推出什麼政策都好


選這個笨政府真後悔!
大有為的政府推出這個措施
真是百年難得一見
居然真的會苦民所苦...

希望不要又是跟633一樣跳票
遇到不爽.就PO到網路上.有用嗎??
cq0439 wrote:
因我有一個朋友本在看林口的房子.這新聞出來.他現在不看了

問他怎麼不看了.他說現在若買.以後國宅出來.反而要賠錢.因為比價效應.雖不是投資客.但買的房子跌價.心裡也會很怨


如果你朋友真的是買來自住的話
現在就去看房子吧!

1. 多了個殺價的藉口
跟屋主或建商說: 政府說一坪要賣10萬, 你要賣多少

2. 在A7站政府也將規劃60公頃作為產業發展專區
中研院生技園區可能在此落腳
就業機會增多

3. 平價住宅將帶來人口的移入
生活機能也將更加完備
若要自住應該開心才對

3. 林口的房價本來就不貴
還能跌多少
10萬/坪 在林口本來就有
但是這個時機你卻能入手捷運站附近比較便宜的房子
將來等人口移入
空房子少了
你真的只能住到離捷運站很遠的地方

所謂逆向操作
當大家都覺得是利空的時候
反而是可以殺價的時候
如果真要自住
捷運附近
離台北車站25分鐘
有便宜的房子就下手吧!
reca001 wrote:
也不知道你"肯定"的根據是什麼? 怎麼能夠對還沒發生的事情如此肯定? 這麼神應該早就發了吧? 沒發生的事情竟然可以"不爭的事實"都出來了? 雖說網路發言不怎麼需要負責, 但是如此篤定的說法很奇怪吧..(恕刪)


抱歉也許太武斷了。

但是我在台北市蓋過公寓,認識些小建商營造商和周遭人的看法都雷同,

看看新聞和文章的報導也大部分是如此,

所以我認為心理和實際層面是有影響力的。

冒犯之處請見諒了!



WonderDragon wrote:
抱歉也許太武斷了。但...(恕刪)

有做建設的人,我想請教一下..
台灣記得已經很久沒有蓋國宅了..
以前國宅是先比圖做設計.
然後再交由營造廠施工.
政府拿回來自己做分配的動作
而這次的新聞是:由"建設公司比價",
既然是比價了, 應該就是出價高者得標.
價格自然轉嫁在房價上面,

比價,然後再限定房價,這根本是相違背的政策.
不知道這會怎麼處理??
做建設的人法條字字斟酌,我想比較清楚這是怎麼回事..

CADER 論壇 http://cader.tw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