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高漲對無殼蝸牛的好處.....

怪手阿峰 wrote:
呵呵,房貸餘額5兆左...(恕刪)


央行短期間不敢升息....
升息也得看美國大老.....

更何況年底選舉將近....
馬老闆也不敢輕易得罪建商及投資百姓...
為難了彭大哥只能嘴巴勸導....

所以炒房現象仍會不斷出現...
房價會越來越高...
這是景氣假象....
所以掌政者是真的很的痛苦...
該動刀的不敢動刀....
該蒙眼退讓的不肯退讓....

話說現在選舉將近....
一些百水果攤的路邊攤...
也比較能夠存活....
因為不敢隨意開單...
避免年底選票消失....

政治牽動經濟....
這就是台灣的悲哀.....
話說19世紀時英國,最令人覺得不公不義的資本主義的誕生國家,也不會忘記要救救自己貧窮的老百姓,房價高漲英國政府連續40年買來,便宜租給貧窮的人,幾乎快達到住者有其屋。

現在的韓國,也幾乎達到戶戶有屋住,難怪經濟早就超越台灣。
偉大的共產黨,也要打擊不合乎公平正義的房價政策,尤其是北京政府,也好像要實施一戶一屋的政策....

因為房價太高,被少數人操作壟斷,將造成新貧階級,台灣的新貴族階級,已經逐步取代令人引以為傲的中產階級

台灣沒有中產階級了,房價再高下去,到最後會像印度一樣,貴族與奴棣,富貴與貧窮...
大台北現在推出的一間新房子都要1000多萬以上,任憑年輕人都優秀,當醫生或法官檢察官...
請問要幾年才能買房子還清貸款,更何況是一般的公務人員,根本連租屋都有問題...

中國還會繼續向上提升,再壯大成為超強,因為它們的政府有在改革...
台灣會往下沉淪,因為現在的兩黨,政客幾乎都是新貴族...

台灣知識份子加油...
台灣知識份子加油...
台灣知識份子加油...

dolby_lin
非常同意政府應該要有周詳的住宅政策,有良好住宅政策的國家人人有屋住,至少民怨就少了『住』這一項。

不過這些住者有其屋的國家,仍然難免有都會區高房價現象,原因跟台灣的都會區高房價並無二致。人,一但累積了財富,就會尋求更好的居住品質跟便利性,進而刻意將自己的財富彰顯與其他階級區分。

政府的住宅政策必須照顧老百姓,做到人人有屋住。即便政府能做到如此,根據國外的經驗,再良好的住宅政策並不會打擊房地產長期上漲的趨勢。因為政府提供的住宅條件如果不如開發商提供的住宅,便產生了差異化,有能力的人還是會追求較高的住宅品質,台灣也無例外。

回顧歷史,只有實施共產社會主義的國家沒有房價問題,即便中國目前仍是共產黨執政,經濟體也因為改革開放為資本主義型態而造成房價問題。熟悉北京、上海的人都應該知道該地方的房價誇張程度十倍於台北;即便如此,中國政府打房也僅止於利用金融工具打擊投機(假的有錢人),為什麼大家感覺好像中國政府大刀闊斧進行打房?因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投機行為太過普遍,所以利用金融工具打擊投機馬上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效。至於北京即將實施一戶一房,算是住者有其屋的住宅政策;這一戶,可以是10個人,也可以是1個人;這一房,可以是40平方米,也可以是400平方米;雖然人人有屋住,仍然難免會有階級差別。

打擊投機,可以使房地產市場走向良性發展,避免泡沫。但是跟住宅政策完全無關,偏偏就有一些所謂的學者用數據理論,說房屋供過於求,讓政府取消一生一次的購屋利息補貼,說是會助長追價房地產,真是可笑之極。

購屋利息補貼每人一生一次,大家待遇均等,這就是住宅政策。放著應該用的政策工具不用,叫所有人用一樣的條件購屋,首購自住買房困難度又加一點,1戶沒有買,潛在需求就增加1戶,難怪有錢人有恃無恐的投資買房。

台灣的住宅政策無法週延,就是利息補貼都會區的房屋照常補貼,無法做到平衡地方發展;交通建設牛步,使得郊區與都會區連結困難一些,無法吸引居民移居郊區。如果利息補貼有區域差別,重視郊區與都會區的交通連結,則無殼問題有解。至於都會區的房價怎樣發展,就讓市場機制去決定,該漲就讓他漲,該跌也不要去救。
很多人認爲房價會有崩盤的那麽一天
不過,這個想法是哪裏來得?

以美國來講
2008的金融風暴
美國景氣是一片倒

房價大跌

不過,看看紐約高級都會區,
看看舊金山,看看洛杉磯這幾個大城市比較不錯的地點
房價有沒有跌得很兇?
答案是沒有的

以台灣來講
從股票上萬點,突然崩盤的時候
台北市的房價是掉了多少?

我爸有一個朋友,很有錢-在越南,大陸經商
他買房子都是團購
一個建案推出,就找了3,5個好朋友一起去買
一坪50,100萬的,就直接殺個10萬,成交
而他一個人就買了5間
他什麽都買就對了,從便宜的公寓到豪宅
全部都有買
反正賺的錢就一部分投入房地產
所謂的經驗-那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房價永遠沒有高點
錢一直在膨脹,就算房子沒有賺錢
放在那裏也不會怎樣,至少這個投資比起錢放在銀行更穩定
銀行會倒,放太多錢,利息也不多,如果一賺,就是百萬,千萬的
20年前放在銀行的1千萬,跟買房子的1千萬
你可以去計算那個獲利高,要記得買房還要養房的費用

我之所以會講這個例子
最主要就是,一個有錢人-可以抵n個窮人

不然我們擧連戰
他的資產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看看
連戰在台北的土地面積有"兩萬多坪超過了10個標準足球場"

一個連戰就有2萬坪的土地
一個窮人在台北能有多少坪的土地?

而有錢人越來越厲害-應該講這是個地球村
錢在全世界各地跑來跑去
風險完全被分散
怪手阿峰 wrote:
非常同意政府應該要有...(恕刪)


購屋利息補貼每人一生一次,大家待遇均等,這就是住宅政策。放著應該用的政策工具不用,叫所有人用一樣的條件購屋,首購自住買房困難度又加一點,1戶沒有買,潛在需求就增加1戶,難怪有錢人有恃無恐的投資買房。

理論上很合理
不過實際上
當購屋利息每人一生一次
聽到這個消息
房價絕對會在漲更兇
不要忘記
現在房價已經高的都買不起了
就算免利息,你還是買不起
這個政策的好處,其實就是一時的痛苦
長久的幸福-但是這是在穩定的經濟情況下..
可是錢就是這樣跑掉的,有錢買屋,
往往金融危機,最倒楣的就是這群人
沒有錢付貸款-房子只好賣掉
不到20年的光陰,錢又不見了

當然最好的還是縮短城鄉差距
我也是指在交通上面縮短

其實遷都也不外乎是一個好方法
台灣那麽小,也有了高鐵
網路那麽發達

政府就算不再台北,也沒有關係
遷都另一個好處,就是讓資源分出來
台北資源已經足夠了,就算沒有政府在那裏
也不會有重大影響
johnlove wrote:


購屋利息補貼每人...(恕刪)


買不起就租,沒有需求就沒有需求,不要成為隱性需求。

補貼是給真正有住房需求的人,還得補貼在都會區之外,房屋面積、房屋總價也要限制,才是真正住者有其屋的住宅政策。

投資客是什麼?投機客是什麼?有興趣的話,請詳讀原文。

m169898 wrote:
這個政府該死""
這個政府該死""
這個政府該死""

這個國家完蛋""
這個國家完蛋""
這個國家完蛋""


看了你這麼多的發言~感覺你很容易情緒偏激~

說真的~讀書人該講的是邏輯~

房價很不合理~但你說的更是荒誕~

怪手阿峰 wrote:
回顧歷史,只有實施共產社會主義的國家沒有房價問題,即便中國目前仍是共產黨執政,經濟體也因為改革開放為資本主義型態而造成房價問題


兔個槽

在美國這波房價泡沫起漲前..一百多年來,美國房地產價格漲幅跟通膨漲幅一致
並沒有超漲問題..

而德國在過去三十年, 房價漲幅低於通膨

資本主義不必然引起房價問題, 錯誤的住房與利率政策才是房價問題的根源

 
m169898 wrote:
中國還會繼續向上提升,再壯大成為超強,因為它們的政府有在改革...
台灣會往下沉淪,因為現在的兩黨,政客幾乎都是新貴族...

台灣知識份子加油...
台灣知識份子加油...
台灣知識份子加油...


我認為台灣知識分子都過於世俗化, 大部分都在忙升等與爭取國家研究計畫

請問一下..目前有很多學者跳出來示警政府房價與所得分配不均問題嗎?

最起碼, 我看不到

而前一波,台灣國會改選與民主改革時的知識份子熱情.. 抱歉, 現在看不到

m大基本上我認同你的理念...唯一不認同在於,

中國肯定會往上, 但是不會一直線...原因就是改革速度過慢, 一個數據造假與階級僵化的社會, 沒有大力改革
必然成長有限...
willk wrote:
m大基本上我認同你的理念...唯一不認同在於

這不是單單我說的,連印度(中國的死對頭)總理也有這樣的說法(胡溫體制是世界上最好的改革效率)。
還有以美國情報分析的最為客觀判斷最為正確。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NIC)20日發表《全球趨勢2025》分析報告,指出在未來20年內,美國在經濟和政治上的影響力將會下降,而能夠影響全球的國家,除了中國以外,其他國家很少能出其右。


Carter0625 wrote:
看了你這麼多的發言~感覺你很容易情緒偏激~
說真的~讀書人該講的是邏輯~
房價很不合理~但你說的更是荒誕~

公道字在人心...
不想口水,針對個人人身攻擊,會被管理員刪除文章的,我還想讓更多人知道我的想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