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哥大 wrote:
其實北大居住環境雖好...(恕刪)
你這個問題,我在愛北大就已經回過了~見愛北大12年國教玩很大....
這裡我看到了三年後的藍圖:
先分析建中的學生來源,假設建中當年度招收1,000人,750人免試入學,若建中決定由國中薦送,建中會依各國中入學狀況給名額,可能有大半從前十名明星國中進入:如中正、敦化、金華、介壽、新北永和國中、北市仁愛、新北海山、天母、龍門及弘道,而建中附近的南門國中,螢橋國中等,可能各會有10~20名額,其他名額分給北北基約190個國中,平均約每校1人
剩下250個名額,由不滿意免試入學者去比較基測成績~~~
再分析桃子腳(甚至是以後龍埔國中)的升學趨向,今年桃子腳公立學校升學以
明德約16
鶯歌高職 15
中和高中 12
海山高工 9 為主,其他公立學校皆不足5人,
這些學校會給桃子腳很多名額,而且可以預見的將來,北大特區的學生,會越來越集中在這些學校,
因為這些學校是桃子腳的勢力範圍,你去填內湖,第一他學校薦送名額可能零,你去考25%特色也不會填那。
就像以後建中是北北基明星國中的勢力範圍一樣,這些學校(鶯歌,明德,中和,海工)甚至以後有地緣關係的清水,樹林等校的好壞直接影響北大特區學子的教育品質。
策略:建議立刻成立北大附中(不管是明德改制或是成立在龍埔),並且增班。因為
學校薦送會依歷年就讀該校人數調整免試入學名額。而這四個學校是北大特區學子最有可能去的優質學校。
以後有較好高中(較多人選填高中),較差高中(較少人選填高中),及私立明星高中
而頂尖學生會分布在較好高中約30~40學校內,而不是現在的6~7所學校內。
juniormark wrote:
juniormark
juniormark大哥您一定沒有讀高中的子女對不對
我先說我老大考上清大我強迫他讀台科大(高中生申請入學管道)
我第二個目前讀附中數理資優班
這樣應該比較有說服力
先看一下新聞
~~~~~~~~~~~~~~~~~~~~~~~~~~~~~~~~~~~~~~~~~
中央社/台北二十日電
教育部今天公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草案」,規劃自民國一O三年起,高中職及五專以免試入學為主。建中、北一女均表示,規劃免試入學比例最高不超過百分之二十五。
即將在八月一日接任建國高中校長的陳偉泓表示,將與北一女中討論對十二年國教的因應方式,預計以免試入學的學生將占招生人數的二五%,特色招生方式入學的學生則占七五%,比例為一比三。
北一女中校長張碧娟表示,民國一O三年前希望免試入學比例不超過二O%,之後再依照這些學生的表現來調整免試入學比例。屆時,預計免試入學比例占二五%,其餘七五%則採特色招生,但會依照社會期待與趨勢調整。
至於招生考試,張碧娟表示至少會與建中合作,整合命題資源,也方便家長及考生。
國立師大附中教務主任林順德表示,依照教育部政策,不得不提高免試入學比例,但仍希望以考試招生為主,傾向採獨立招生,且會與建中、北一女選在同一天考試。
2011/05/20 22:14
~~~~~~~~~~~~~~~~~~~~~~~~~~~~~~~~~~~~~~~~~~~
明星高中將來是將花樣玩在特色招生上面
而且要整合命題資源...這句話就是說要共同考試啦!
再看三峽附近區域內的高中高職水準
明德鶯歌中和海山高工...
除了中和還ok外
師資.資源一切不變下你要讓子女上這樣的社區高中?
你是不是跟他們前途開玩笑
另外明星高中之所以成為明星高中
學生素質+師資+歷年累積的學習資料(學資)三者缺一不可
其中第三項才是考贏其他人的秘密武器
你可以問問建北學生一學期講義費要交多少
另外毋論北大附中或是新北一中
如果換湯不換藥...事實上也沒藥好換,老師的工作權也是要保障的
明德高中只改個名字師資不變,沒有歷史學資
只用特色高中名義招生
北北基其他區域程度好的學生會來讀?
應該沒那麼傻吧
如果只招到三峽附近的學生
那不是還是一切不變
豪哥大 wrote:
juniormark...(恕刪)
一、免試入學,於第一次基本學力測驗前辦理及放榜。
二、甄選入學及申請入學,於第一次基本學力測驗成績公布後辦理,並於第二次基本學力測驗報名前放榜。
三、登記分發入學,於第二次基本學力測驗結束後辦理,至遲應於八月中旬放榜。
先免試後特色再登記。
看到KEY Word 了吧~
也就是建中北一特色錄取75%~80%是免試入學後被挑剩的學生在爭,或是不滿意免試入學的學生去考。
若是一個原本建中程度的學生透過免試(學校薦派)進入松山就好,他的考慮是什麼???
若衝特色,就要放棄松山,但建中不一定考得上,要冒著可能拉肚子的風險。
他的選擇是什麼????若考得上建中,他同儕確實不錯,但有很多建中水準的學生早就透過免試分布在大同,板橋,麗山等不錯的高中了。
建中還有可能像現在的建中嗎???
教育部就是要打破明星高中,建北還傻傻的要75%特色,建議建北趕快透過免試之國中薦派搶人,讓國中去挑最好的學生進入建北,不要挑免試剩下的。
還是附中比較聰明:
國立師大附中教務主任林順德表示,依照教育部政策,不得不提高免試入學比例,但仍希望以考試招生為主..
放不下明星高中光環,但看到免試入學的可怕,話不敢說得太死~
貴公子是選對學校了~
老師學生都很聰明~~
還好我小孩還沒進入12年國教階段,10幾年後才會換我玩。
豪哥大 wrote:
其實北大居住環境雖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如果子女真的成龍成鳳考上明星高中
明星高中都在台北市中心區域
以我小犬的同班為例
通學上附中要先撘公車到土城轉捷運板南線+文湖線
下課轉公車到北車補習英文.物理.化學.數學
10點補習完再捷運+公車回三峽
週而復始
累不累啊!!!(恕刪)
說實話,讀書是靠生活習慣養成,明星高中裡也一堆人沒補習
路途遠的坐車時就在車上背點東西,聽廣播.
想補習的也不過是麻煩一兩年而已,我個人覺得也沒怎麼.
但確實有小孩子沒辦法吃苦,父母也不願他們小孩累一兩年.
很多沒有時間觀念的小孩,一回家就是上網打電動.
特別在乎的人當然自己可以多加考慮.
有的家庭為了一年來住怎麼樣的環境,一坪50萬,100萬也能接受.
現在小孩一年才18萬人,扣掉根本沒心讀書的,教育資源根本上已經不缺了.
倒是小孩在怎麼樣環境長大,父母對小孩生活習慣的要求,這點對未來的影響恐怕還更大.
孟母三遷是為了什麼?
應該不是求更好的生活環境吧
好像是求更好的學習環境喔
房子買來做什麼
應該也不是只考慮自己這一代人吧
孩子都會長大...然後咧
拉回教育議題
juniormark大誠懇的希望你上聯合新聞網-校園博覽會-十二年國教專題看一下最新發展
未來免試入學佔75%但明星高中或稱菁英高中是例外
明星高中或稱菁英高中若提出免試入學專案計畫書
送教育局審查,通過後就能享有「豁免權」
這些高中可以採「小聯考」方式招生
明星高中也認為"這樣才能篩選出學生的程度"
先講免試入學:
免試入學不得採計在校成績但以國中會考取代國中基測
換句話說北北基都可以來申請免試入學
但是每個人都要帶著會考成績來申請
再講特色招生:
如上採小聯考模式一試定勝負
這一套我的理解是國中就要兩三次會考先搶會考成績
然後大家先去申請免試入學
人數超過就比會考成績(好學校不會笨到用抽籤的)
這當然又會有一套會考成績PR值換算入學落點的試算公式
然後程度好的學生再參加一次明星高中聯合考試(放心教育局不會再搞出高分低就沒學校讀那一套了)
最後當然是讓好學生擇優入學
換湯不換藥...
各位無緣的北大厝邊
三峽不缺教育資源
但區內國中的學習風氣與競爭意識應該不用我多說了
未來會不會大幅躍進?沒有人知道
你當然可以不搬出去
但子女學籍建議先遷到升學績效好的學區
如果願意遷來永和我也認為挺不錯的
當個現代孟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