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osl wrote:
你說第一排土地比較貴?
每一個建商的購地時間點不同
價格就不同
我知道有建商很多年前就悄悄購地
持有成本很低很低
請問你是否有第一排所有土地實際成交價格的證據?
此外你也說錯一件事情
同樣的住二的地
但是最後新北市政府給的容積率會有些許不同
因為在都審的時候
你是否是綠建築 是否綠覆綠夠多......
種種因素
會額外多得一些些容積率
所以每塊地
每個建商最後拿到的容積率
都會有點不同
當年周前縣長在規劃副都心和頭前重劃區的時候
他再三強調
綠覆率越多的
會多給一些容積
再舉一個例子
遠雄的案子
遠雄在頂樓好像弄了太陽能板
其實太陽能板奇貴
目前是不符合經濟效益
我的透天厝本來想裝
一問之下
二三十年都無法回本
單單30坪面積的屋頂
就要至少150萬來安裝
發電量也不是很多
可是遠雄為什麼要弄
真的為了環保去節能減碳?
建商沒有那麼好心
是為了增加一些些的容積率
所以最後給的容積率
和原本政府規劃的容積率
會有些許不同
T 大 你還真問倒我 我覺得你可以參考副都心標地時 那幾個高價角地 與旁邊 的價格 就可以大概知道 我說的意思 事實上 你現在去問幾個重劃區裡土地仲介 竹北 東龍等 看看行情 應該也可以知道我說的 對不對
容積率 可能要比較同一區域 差不多面積大小 才有意義 就像你說的同樣是住二 國泰 與W Tower 面積相差不多 一個在最裡面 一個在思源路上 最後容積 都在350%左右 差的只是規劃上 開放空間有沒有被認可 停獎合不合理
至於綠建築 立意雖好 但是最後 的確淪為容積增加的捷徑 但是也只有面積夠大 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