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副都心跟頭前看屋心得


taosl wrote:
你說第一排土地比較貴?
每一個建商的購地時間點不同
價格就不同
我知道有建商很多年前就悄悄購地
持有成本很低很低

請問你是否有第一排所有土地實際成交價格的證據?


此外你也說錯一件事情
同樣的住二的地
但是最後新北市政府給的容積率會有些許不同
因為在都審的時候
你是否是綠建築 是否綠覆綠夠多......
種種因素
會額外多得一些些容積率
所以每塊地
每個建商最後拿到的容積率
都會有點不同
當年周前縣長在規劃副都心和頭前重劃區的時候
他再三強調
綠覆率越多的
會多給一些容積

再舉一個例子
遠雄的案子
遠雄在頂樓好像弄了太陽能板
其實太陽能板奇貴
目前是不符合經濟效益
我的透天厝本來想裝
一問之下
二三十年都無法回本
單單30坪面積的屋頂
就要至少150萬來安裝
發電量也不是很多
可是遠雄為什麼要弄
真的為了環保去節能減碳?
建商沒有那麼好心
是為了增加一些些的容積率
所以最後給的容積率
和原本政府規劃的容積率
會有些許不同




T 大 你還真問倒我 我覺得你可以參考副都心標地時 那幾個高價角地 與旁邊 的價格 就可以大概知道 我說的意思 事實上 你現在去問幾個重劃區裡土地仲介 竹北 東龍等 看看行情 應該也可以知道我說的 對不對

容積率 可能要比較同一區域 差不多面積大小 才有意義 就像你說的同樣是住二 國泰 與W Tower 面積相差不多 一個在最裡面 一個在思源路上 最後容積 都在350%左右 差的只是規劃上 開放空間有沒有被認可 停獎合不合理

至於綠建築 立意雖好 但是最後 的確淪為容積增加的捷徑 但是也只有面積夠大 才划算

倫大 wrote:
副都心很多案子都在等...(恕刪)


遠雄那塊地的容積率
原本規劃是330%
可是後來因為太陽能板種種因素
放寬到380%

放寬幅度增加約15%
yaokuang4331 wrote:
倫大 網路上本來就是...(恕刪)


巳刪除!巳刪除!巳刪除! 巳刪除!巳刪除!巳刪除!巳刪除!

倫大今天火氣有點大 我想只是觀點問題八 就像你說 制震隔震 你我都沒說錯一樣

投資本來就是找最大獲利下手 這是天經地義

我想說的只是 價差中間的細節 如果只是單純推案時間 那就很好分辨 只是在選擇時 建材 規劃各方面 其實也不盡相同 這也是房地產迷人之處 因為天下沒有一間房子是完全一樣
宏盛建照也下來了 就像我說 副都心內競爭程度 很快就要比頭前來的大了


建照基本資料】

【執照號碼】 100莊建字第00335號
【申請案別】 建造執照
【案名】 宏盛建設副都心段一小段集合住宅
【核准日期】 1000630
【發照日期】 1000630
【領照日期】

【地號表】

項次 地號 土地使用分區或編定用地 面積 使用面積
1 新北市新莊區副都心段一小段65號 第一種商業區 1469.11 1469.11
2 新北市新莊區副都心段一小段66號 第一種商業區 1294.79 1294.79

【申請建物內容(一)】

【建築物公眾別】 否
【建築物用途】 01-住宅
【總樓地板面積】 24442.58
【防空避難設備面積】 地上: 地下:1331.4 其中間停車空間:1331.4
【建築物高度】 69.65
【工程造價NT$】 283770755

【申請建物內容(二)】

【總設計停車輛數】 167
【法定輛數】 161
【獎勵輛數】
【自行增設輛數】 6

【申請建物內容 - 各樓層概要】

項次 棟別 層別 使用類組 申請面積 各層高度
1 地下004層 C2停車空間 2047.65 3
2 地下003層 C2停車空間 2047.65 3
3 地下002層 C2停車空間 2047.65 3
4 地下001層 C2防空避難室兼空間 2047.65 3.5
5 地上001層 G3般零售場所、騎樓、車道、梯間、走廊 1145.11 6
6 地上002層 G3般零售場所 325.18 4.5
7 地上003層 門廳、健身服務業 814.7 4.2
8 地上004層 H2集合住宅、G3般零售場所 835.51 3.4
9 地上005層 H2集合住宅、G3般零售場所 835.51 3.4
10 地上006層 H2集合住宅、G3般零售場所 835.51 3.4
11 地上007層 H2集合住宅、G3般零售場所 835.51 3.4
12 地上008層 H2集合住宅、G3般零售場所 835.51 3.4
13 地上009層 H2集合住宅、G3般零售場所 835.51 3.4
14 地上010層 H2集合住宅、G3般零售場所 835.51 3.4
15 地上011層 H2集合住宅、G3般零售場所 835.51 3.4
16 地上012層 H2集合住宅、G3般零售場所 835.51 3.4
17 地上013層 H2集合住宅、G3般零售場所 835.51 3.4
18 地上014層 H2集合住宅、G3般零售場所 835.51 3.4
19 地上015層 H2集合住宅、G3般零售場所 835.51 3.4
20 地上016層 H2集合住宅、G3般零售場所 835.51 3.4
21 地上017層 H2集合住宅、G3般零售場所 835.51 3.4
22 地上018層 H2集合住宅、G3般零售場所 835.51 3.4
23 地上019層 H2集合住宅、G3般零售場所 835.51 3.4
24 突出物001層 梯間 199.61 3
25 突出物002層 梯間、水箱、消防水箱 199.61 3
26 突出物003層 梯間、機械室 199.61 3

【建築相關行為人資料 - 起造人】

【幢棟層戶】 編號:幢棟層戶 使用類組:
【姓名】 宏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根籐

【建築相關行為人資料 - 設計人】

【名稱】 簡俊卿建築師事務所
【開業證字號】 001036
【電話】 02-27612206
【地址】 民生東路5段165號14樓之1
【姓名】 簡俊卿

【建築相關行為人資料 - 監造人】

【建築相關行為人資料 - 承造人】

【建築相關行為人資料 - 技師資料】

其實兩位大大講得都很有道理,真的各有好壞,只是如果以投資角度現在進場不知道會不會太晚
感覺倫大在這邊應該投資不少案子,看得出來對個案都有研究,小弟對這邊不熟悉,只能上網詢問
其實原本有考慮過冠德鼎峰這個案子,雖然整體來說都滿符合自住投資,只是價格真的不便宜
面思源路高樓層開價近60,噪音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量因素,後來只好放棄
倒是冠德第二期的規劃感覺也不錯,兩位大大可以分享這個第二期的看法嗎?
其實投資的重點 如倫大所說 是找獲利最大化 只要是價格夠低 就好

但是其中有個地方要注意 就是產品差異化 因為類似產品多 就會造成不易脫手 比如興富都系列 就是量比較多 比如說 淳風與上和苑 兩者在旁邊 價差合不合理 旁邊的鼎苑 柏悅府 價格 規格接近媽 建商品牌OK嗎

我個人是覺得 還是跟著公共建設走 比如說捷運站 大公園 中央合署 中港大排 這些地方走 基本上會比較有保障 尤其是捷運站 目前還是不敗王道
skywing888 wrote:
其實兩位大大講得都很...(恕刪)


這個板有個特色
你會發現某些人因為投資某幾個案子
會一天到晚有意無意的推銷這幾個他認為的理想案子
深怕別人批評他投資的建案
造成此建案價格不佳
無非就是期望在沒有脫手前
能有理想的價格來加強他的投資效益
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因為人性使然

我舉個例子
有人會有意無意推薦鄉林的案子
我是台中人
台北人可能不太清楚
鄉林在台中的建商中(鄉林是台中建商)
屬於三流的建商
台中仲介業有個普遍的說法---- 一親 二發 三鄉林
仲介業建議這幾家建設公司的案子別碰
這幾家的案子
在台中也比較屬於低價的建案

一親 就是親家建設
二發 興富發和聚合發

台中曾經有產官學界共同評判出十大建商和建案
也有多本財經雜誌做過類似的評定
這幾家建設公司始終都無法上榜
所以在台中這幾家說他們是三流可能都是客氣的
如果真的搶手的話
也不需要跑到大陸去促銷了
台中真的一流建商
連樣品屋都不做的
也不打廣告
也不找代銷業者來賣房
只露一點點風聲
預售屋就被搶光了
聯聚和龍寶就是這樣的建設公司
而且每個案子都是如此
通常一放風聲
兩個星期就售罄
如果你真的去看過台中的房子
台北的建商真的是汗顏
台北的房子差台中差多了
真的懂營造的人
就會知道為什麼我會這麼說了

台北的房子大家搶成一團
特別是顏總不斷捍衛北市的房價
造成建商有恃無恐
因為隨便蓋
大家都搶成一團
何必要認真的蓋呢
台中呢
台中人口不多
可是建商很多
又經歷過921
所以造成建商有很強的良性競爭
房子越蓋越誇張
也越蓋也好
我舉個例子
你有沒有看過逃生梯的扶手包真的皮革的?
台中就有建商是這麼做
因為怕你冬天靜電被電到
台中的建商有很多這種貼心的設計
這是台北人想像不到的


台北人往往不知情
以為鄉林是很棒的建設公司
其實在台中鄉林是有爭議性的建設公司
賴董更是個爭議性的人物
最近鄉林強打鄉林皇居這個在中港路的建案
前一陣子號稱開價70萬/坪
最近修正為40~60萬/坪
可是實際成交價落在27~28左右的range
這個案子我去看過
新莊的兩個鄉林的案子都還差鄉林皇居很多

至於鄉林真的不好
還是假的不好
就需要您的睿智去判斷了

taosl wrote:
這個板有個特色你會發...(恕刪)

這個板有個特色
你會發現某些人因為投資某幾個案子
會一天到晚有意無意的推銷這幾個他認為的理想案子
深怕別人批評他投資的建案
造成此建案價格不佳
無非就是期望在沒有脫手前
能有理想的價格來加強他的投資效益+10000
我也是台中人哩, 不過台中我可能沒那麼熟, 已經在台北和新竹打混太久了

新莊那邊, 我就是買大大講的 三流的鄉林,
雖然說買之前也有聽過一些人批評鄉林
老闆不正派, 財大氣粗, 在台中風評不好之類的

不過以當時在頭前的推案比較之下
我還是選了鄉林, 捨棄興富發,
主要原因算是建案定位設定的關係
當時興富發推的比較多是小坪數
雖然代銷說可以兩戶併一戶變大
但我還是比較不喜歡住一堆小坪數的案子
感覺就是複雜些
而且有的案子還有機械車位

我沒要推銷我自己買的案子, 這個討論串的每一篇我幾乎都有看
因為自己房子買在頭前, 過幾年應該也會住這
會想注意這邊的發展, 偶而插上幾句話問問狀況

只是想表達在選房子, 除了建商, 還是會有一些其它考量囉
而且每個人著重的重點不同, 像您可能注意建商的口碑
有些人挑地點, 自己選的房子當然最喜歡
難免在發言時, 會稱讚自己選的房子
也說不上是要影響別人, 或是就是建商代表之類的

反正來這邊就是多收集資訊, 看看就好, 自己還是會去看房子判斷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