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副都心跟頭前看屋心得

每個人的條件都不一樣
有的人要學區
有的人要建材
有的人要進口廚具
有的人要豪華公設
有的人要交通方便
有的人要機能完善

看自己需求去選擇房子。
價位在自己心中,match到了就買。

有的人因為其中一兩項缺點全盤否認了某建案或地段的價值
卻忘記了其他優點也許正是其他人願意用高價追求的優勢

盲目看不見的
後悔了

勇於追高的
後悔了

只有買到心中最適合的
不會後悔。
各位講得都對,只是小弟對於合理的價格不知道怎麼去拿捏,畢竟剛開始看這塊重劃區
我只是想知道對於這幾案的位置與價格是否有人可幫忙分析一下,因為都是聽仲介的話
可是沒有人講真話,看這個文章討論這麼久,我也從第一篇開始看,可是提到價格的少
skywing888 wrote:
目前仲介推薦百合館(忘了哪家建商)、新富都綠藝首席、全坤興國際館、宏普柏悅府、鄉林淳風這幾間
還在考慮當中,仲介也一直要我先斡旋金去談,有談有機會談低點,可是我該從多少價錢談起呢?又該談哪一間呢?...(恕刪)

百合館是金革推出的,上面所提建案全部為上市公司建商,撇開新X都系列不說
其餘在頭前三四十個案子中都算是不錯的中上水準,且各具特色優點
例如百合館近捷運新北站,淳風面公園,柏悅府規劃不錯,國際館各方面均衡
前面爬文應該都有提到;若以個人來說應該會傾向選擇鄉林淳風吧
至於價格要看各樓層方位,有一定的差異很難定論
不過大大所提的四十幾應該還有不少機會才是

skywing888 wrote:
各位講得都對,只是小...(恕刪)


3字頭很明確就只有新富都1期藝術首席及新富都2期公園首席可以買得到
3期達利首席要看運氣有無投資客願意急拋

40~45w/p可選擇性就很多,除了新富都系列之外
諸如百合館、國際館、淳風、上河苑、柏悅府、四季館、五星尊爵都有機會
以上案子中低樓層、不挑面向應該都買得到

S大要找案子,看你用什麼角度去看再來決定你要的物件及出價
如果以投資角度來看,目前的預售推案我是不會考慮,理由很簡單
目前價格巳預先反應兩年後的價格,價高稀釋投報率

至於你提的這五案,新x都系列我沒興趣,綠藝首席就不討論
國際館及淳風目前結構體巳蓋到頂樓,不用一年時間就會交屋
以此二案的地點、整體規劃都相當不錯
比較可惜的是現在購買換約金大概要準備1000w以上,自有資金稍為高一些
不然此二案要45w/p以下中低樓層應該都有機會

百合館及柏悅府目前還在結構體,可等待時間比較長
百合案最大優勢就是離新北站體距離算近,面福基公園
一棟一層五戶兩部電梯,坪數大小通吃
比較可惜就是小型建商,目前釋出量不小,其價格也會比較混亂
柏悅府最大優勢就是零工程款,以其現在換約金大概準備500~600w就ok
整體規劃也還算不錯,A、B兩棟一層三戶三部電梯
比較可惜朝南朝北戶別都面其他建案,12樓以上才會有VIEW及採光

如果真的有興趣,建議直接下斡旋給仲介,除了有談有機會之外
也讓仲介不會覺得你是來亂的,比較認真、願意去找賣方談
45w/p以下要買中、低樓層不是問題,如果可以買高樓層更是首選
機捷三年後通車配合環境成型,你看的這幾案45w/p以下絕對買不到!
對於這幾案的位置與價格是否有人可幫忙分析一下,因為都是聽仲介的話
可是沒有人講真話
看你有沒有任是銀行房貸的朋友
或是座房屋鑑價的
代他一起去看看他願意貸款多少給你
以我接觸的銀行大估只估到30幾萬
目前新案 除了思源路上 兆之丘 頂峰 W Tower 之外 其實其他案子開價 也不敢太高 如 雙橡園 大謙

鼎苑我到沒去問

鄉林 柏悅府 鼎苑 上和苑 大謙 新莊園 國際館 翫賞苑 之後還有偉康 跟國美

這一區目前似乎供給太大

倒是頭前運動公園那 除了W Tower有預售 其他好像都沒動靜 是在養地是八 好幾個建照都下來快半年還不洞 其中不知有啥原因

yaokuang4331 wrote:
倒是頭前運動公園那 除了W Tower有預售 其他好像都沒動靜 是在養地是八 好幾個建照都下來快半年還不洞 其中不知有啥原因...(恕刪)


最近聽不少中小建商心聲..土地取得超困難且價格高...與其先把手邊的地擱著不推案...因為賣一塊少一塊...

zzxcv wrote:
最近聽不少中小建商心...(恕刪)


不是這樣的
因為最近通過的建商履約保證制度
要求建商提出相對的金額做為履約保證金
如果建商倒閉
可以用這筆履約保證金賠償給消費者
這對建商是個殺傷力很大的措施
遠比奢侈大的很多很多
因為金額頗大
已經需要建築融資才能蓋房了
還要再拿這筆錢出來
對中小型建商而言
財力相對吃力




建議別人買哪個建案要小心
如果聽你的建議
結果將來問題一堆
不知該誰負責

我舉個例子
金革科技
其實以前沒有推案過(高雄去年有推一個案子)
基本上他是新公司
雖然是有營建背景的人入主
但是一個建設公司
其實相關結構,人員,和理念,文化
是需要時間磨合才能逐步上軌道的
不是一下子就可以進入狀況
特別是他有沒有自己的營造廠
這是很重要的問題
因為涉及品質的控制能力
和建案的營造管理能力
在還沒有看到金革真正有完工的案建
貿然推薦給別人去買這家公司的產品
是個冒險的行為
即使有建案完成
也要看後續的狀況
和售後的服務
一個好建商建案完工才是考驗的開始

所以我冷眼旁觀
看到有人推薦金革
也有人買金革
其實是一件不可思議的冒險行為
真正懂營造的人
就會知道我為什麼這樣講
taosl wrote:
不是這樣的
因為最近通過的建商履約保證制度
要求建商提出相對的金額做為履約保證金
如果建商倒閉
可以用這筆履約保證金賠償給消費者
這對建商是個殺傷力很大的措施
遠比奢侈大的很多很多
因為金額頗大
已經需要建築融資才能蓋房了
還要再拿這筆錢出來
對中小型建商而言
財力相對吃力...(恕刪)


這位大哥..這跟土地取得困難養地不推案有什麼關係??

另外現在最常見的履約保證方式大多選內政部同意的不動產開發信託..預售款專款專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