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我太久沒有更新淡水的新聞了。想請教各位前輩先進或是熟悉內幕的朋友!1.淡北快速道路,台北市端已經同意了嗎?所以這計畫已經都展開了(不是單方面) 只差在新北市端徵收沒完成嗎? 關渡居民都同意了?2.如果就像上面前輩說的,就無縫接軌合作完成,指的是未來新任的台北市長已經答應台北端的配合? 還是現任的市長在台北端部分已經沒問題了?3.我所講的不是單方面的問題,就是在看前面各位前輩的發文,都是講新北市的評估,那這種事情是兩市的溝通協商,怎都沒提到要出口的台北市端的說法呢?請各位幫小弟更新一下進度!
mckoy wrote:可能是我太久沒有更新...(恕刪) ◎北市「變天」 淡北道路恐添變數橫跨雙北市的淡水河北側平面道路,去年九月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撤銷環評,北市端居民反彈聲浪不斷,加上土地徵收計畫未審議通過,目前僅能施作新北境內約六百公尺工程;民眾擔心,台北市長換人將影響雙北合作機制,淡北道路恐添變數。市府表示,將維持原有共識持續協調,並提出替代方案。淡北道路爭議不斷,北市關渡地區居民擔心,淡北道路只是把塞車車流從淡水竹圍地區引入北市大度路,對於解決台二線壅塞問題毫無助益,市府曾到當地舉辦說明會,遭居民及民代強烈反對。工務局︰持續協商 按原計畫推動工務局新建工程處長詹榮鋒指出,台北市長換誰做與工程進度無直接關聯,過去雙北市不定期召開「大台北黃金雙子城會議」,邀集相關單位討論淡北道路事宜,目前雙方取得共識為「北市居民未同意前,北市端不會動工」,新執政團隊上任後,仍會持續協商,按原計畫推動。至於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詹榮鋒表示,環評階段已提出兩項替代措施,包括出口接至新北境內的民權路與自強路口,或接至基督書院,但這兩項只能解決淡水竹圍路段的地區性車流,最終車流仍匯集至北市中央北路,反而造成交通壅塞,現有方案採取高架及地下穿越工法跨越到大度路,並銜接洲美快速道路,能有效紓解淡水往北市車流,發揮效益。(轉載自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35903)
淡北道路的關鍵還是在環評官司,其他的問題都只是操弄。擔心淡水過來要上關渡橋的車會在立德路口迴轉去關渡橋....,只要在立德路口可以左轉立德但禁止迴轉大度即可,剩下往台北的車流,有淡北沒淡北會有差嗎?再來,說關渡或北投地區往淡水的要走淡北道,會到立德路這邊右轉而增加了車流...,有淡北道後,立德路口右轉會增加的車輛,是由原來走中央北路移轉而來的,走央北去淡水的車本來就不多,不信的話上班尖峰時去路口看一看,就知,我每次要右轉去淡水,都被要左轉往大度路的車卡到,若說要改走淡北道,之前在央北立功路口就要左轉,延著立功立德,這一共要過3個紅綠燈,又都是小路,將來好市多開張,這一段路必塞,除非它生意不好,所以沒什麼動機要改道。因此說什麼關渡人反對,那是藉口,是郝龍斌及市議員當初要卡朱立倫的藉口,關渡地區根本沒什麼人走央北到淡水,知行路關渡宮一帶的,有沒有淡北道,走法沒有變化,立德路關渡工業區裡,只有住淡水的往裡上班多,反而我要修正原先認為柯P不會放淡北過的看法,從他修正忠孝西公車道的存廢看法,我認為只要能用數據說服他,他不會因為政治立場去卡建設。不過說這麼多都沒用啦,官司應該不會過的,淡北道應該會走入歷史。這會是讓王鐘銘從敗選走出來很重要的一件事。(點圖可以放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