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2-03-29 16:00 by Ariesboy
小弟,剛工作時在汐止住了6年,第一年與第二年都淹水,而且第一年還有人辦喪事棺材來不及移動,結果淹水,隔天棺材浮出載浮載沈,一星期我被困在屋內沒辦法下樓!
從此後那個陰影一直烙印在我內心,那個鬼地方雖然現在不會淹水,但是打死我,我都不會住汐止!


不知道現在買屋,建商有送橡皮艇嗎?

奉勸樓主嫌貴,你不要買啊!




以前地球也發生過冰河時期
請問要不要回火星比較安全?

汐止在基隆河整治後
已經很多年沒淹水了
我個人是住的很舒適
買不起台北市
我覺得汐止對我來講也是OK
其實就端看個人需求罷了.....
住的舒服住的習慣最重要
那時淹水有買樓的起碼都一間賺2間回來,只有笨蛋才會一直再回溯歷史。時代變了自己恍然不知!汐止鐵路高架後真得是差很多。

patrickwu27 wrote:
那時淹水有買樓的起碼...(恕刪)


那時我想買,但沒有銀行要貸款給我

現在我如果也想買某某大俊,放著等改建,也沒有銀行要貸款給我
lowts001 wrote:
現在我如果也想買某某大俊,放著等改建,也沒有銀行要貸款給我...(恕刪)


自從某大郡出事以後,
整條汐萬路都成了汐止的票房毒藥

aggn wrote:
自從某大郡出事以後,
整條汐萬路都成了汐止的票房毒藥...(恕刪)


話說汐萬路上的xx年代價格可不低,我猜不是汐止人去搶的。
應該是聽到捷運兩字的台北客買單。


汐萬路有過康寧街跟沒過康寧街還是有點差
只是捷運年代開那麼高 , 卻沒像其他新建案拉抬附近房價
(例如新南港雙站拉抬英郡)

房仲說映像巴黎當初改名新南港雙站原本只是搭配南港兩鐵共構取的名字
也是要拐一下外來客
結果現在因為樟樹灣真的規劃了兩鐵共構 , 他們才轉而說是離南港最近的兩鐵共構站之意

汐萬路上的房子整個被判死刑一樣
不過也印證許多人的說法 : 貸款年限拉長會造成房價高升
果然不能貸款的地方 , 房價根本漲都沒漲過
汐止仁愛路!那裡是學區,鬧中取靜。出入的人也一些舊社區單純許多。不過聽說現在10年內的都要30+。真係誇張...

fro10191019 wrote:
引言 2012-03...(恕刪)


我講的是事實,我在汐止住了許多年,我只能用我的觀點來說建議樓主我不會買那裡,雖然汐止已經很多年不會淹水,但是全球氣候變遷,汐止淹水的機率還是有可能,我承擔不了這樣的風險!


Ariesboy wrote:
我講的是事實,我在汐止住了許多年,我只能用我的觀點來說建議樓主我不會買那裡,雖然汐止已經很多年不會淹水,但是全球氣候變遷,汐止淹水的機率還是有可能,我承擔不了這樣的風險!
...(恕刪)



我講的也是事實,我在台北住了許多年,我只能用我的觀點來說建議樓主我不會買那裡,雖然台北已經很多年不會淹水,但是全球氣候變遷,台北淹水的機率還是有可能,我承擔不了這樣的風險!

有時間把台北各行政區地勢標高查一下。或是網路隨意可找到的大台北地區淹水圖。
就知道真有什麼全球氣候變遷問題。台北市跟新北市的西邊才要擔心。

汐止平均在22~23m比起台北市跟新北市西邊只有6~10m已高出兩倍。
汐止淹水不是天災而是人禍。這是大部分人沒搞清楚的。


key word : 康熙台北湖
http://244.putao.com.tw/putao/listChatReply.do?pageNo=1&post.id=22880


2100年---NOAA :台灣沿海海平面上升6-25米,台北可能消失
2100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委員會 :海平面提升18~59公分
2100年---美國冰雪資料中心 :南極海冰完全消失
2100年---經建會 :台灣海域 海平面最高可能上升50公分
2070年---OECD :台北將有 43 萬人被水淹
2040年---北極夏季無冰
2030年---汪中和 :台灣沿海海平面標高5公尺以下地區都不適合居住
---------汪中和 :若海平面升1公尺台灣1/3土地可能受影響
---------台北盆地、台中、彰化、雲林、嘉義與蘭陽平原
---------台灣將有一成土地包括台北盆地在內,都會被海水淹沒
2025年---美國冰雪資料中心 ;北極海冰完全消失
2020年---曼谷變水都
2010年---英國布裏斯托爾大學:氣候暖化致海平面上升82公分
2009.9.1---汪中和 :若海平面升1公尺台灣1/3土地可能受影響
---------台北盆地、台中、彰化、雲林、嘉義與蘭陽平原
---------台灣將有一成土地包括台北盆地在內,都會被海水淹沒
2009.3.19---台灣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0.32公分
2008.8.26---台灣海平面上升速率 全球1.4倍
1991年~2001年---范光龍 :臺灣地區海平面上升
---------------基隆6公分、
---------------宜蘭梗枋3.6公分
---------------高雄3.7公分
1997年---台北盆地海拔高度常不到10公尺
1975年---台北盆地海拔高度
---------景美約14公尺,三張犁9公尺,中和9.5公尺,
---------台北市中心區7公尺,台北橋附近5.1公尺,
---------芝山岩山下平地海拔約7-8公尺
---------大直10.2公尺,松山8公尺,
---------土林、北投一帶5公尺,
---------石牌至關渡中間一帶1.4公尺
---------板橋9公尺,樹林10.4公尺,新莊7公尺,蘆洲3.2公尺,
---------塭子川流域之廣大流域田地2.5公尺
1694年---台北盆地大地震,形成康熙台北湖
6 萬年前---台北陷落成盆地
20 萬年前---台北盆地海拔高度4米
200 萬年前---觀音山火山爆發
280 萬年前---大屯火山爆發時期
400 萬年前---台北露出海面時期
2.5億萬年前---台灣島是太平洋西岸海底的一個地槽





lingiles wrote:
我講的也是事實,我在...(恕刪)


同意+1
台北縣市不合併本來就是件很奇怪的事
用台北縣包圍台北市結果就是台北市這個國中國
防洪體系和以前的北縣各自為政,結果台北市區域築高堤防
和大型抽水設施防堵淹水,又亂搞截彎取直導致水利地實質被剝奪拿去蓋豪宅
以前台北縣沒經費,汐止根本沒提防可言,隨便洪水倒灌就長驅直入

沒有出口的洪水當然就倒灌到中上游,當時的媒體還說是汐止過度開發
導致的,其實真相就是台北市自己亂搞導致隔壁鄰居遭殃,那有地勢低的地方
不淹卻淹汐止這種地勢高的地方,之所以不敢講真相,大概是怕一堆汐止鄉民走上街頭抗議
這件事如果列入國賠台北市大概要賠到脫褲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