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 hsu0721 wrote:
看標題就知道你要推哪...(恕刪)

不要人家一買房子就說葉佩雯

有需求有適合好價錢能負擔就會入手
不知道是不是最低但是相對低也可以接受
以後是不是還是被笑在山腰上就不知道了

我也是看空可有需求so這個月也買房了
要說我也是被洗出天龍國的居民嗎??
也算是喔~~
因為我不想再住吵死人都是灰塵的市區
轉往山水的住家
所買的就是投資客率先逃走的物件
不講在哪裡免得也被說我姓葉
內湖那條捷運差了點
車箱小,載的人少,然後在機場那邊又浪費時間繞了一個大圈
有次上班時間坐文湖線
人超多,車次也超密
但排到第四台車才坐上去

a0300080 wrote:
就是因為內科大直跟信義計畫區以前偏僻但地理位置尚可,讓非洲時代的台灣人(清朝跟日治)及菲律賓時代的台灣人(1990年代以前)無法開發他們,導致一堆噁心爛建築(鐵皮屋跟騎樓攤販)跟低能規劃(譬如沒有停車場、公園稀少、人行道狹小)不至於在上述區域出現。
讓台灣在進入已開發國家後,可以在這些地理位置尚可的地方,規劃出先進國家的城市格局、蓋出先進國家的大樓,成為永久的市中心

又再講"永久"....
最好是內湖跟信義計畫區的房子都不會舊不會老啦....
小弟親友在內科有房產,親友都沒您那麼樂觀....
翻開內湖的歷史沿革,發現早年的內湖居然是隸屬台北縣管轄!

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歷史沿革(內容摘自內湖區公所)

國民政府時期

民國35年1月16日(西元1946年),臺北縣政府正式成立。

日據時期原有的「內湖庄」,於同年1月27日,調整成「臺灣省臺北縣七星區內湖鄉」,首位派任鄉長為林老英先生;鄉內初設11個村,分別為大湖村、五分村、內湖村、內溝村、石潭村、西湖村、港墘村、週美村、葫洲村、紫陽村、湖興村。

同年7月6日,南港由內湖鄉畫出而單獨成立「南港鎮」。

民國36年1月(西元1947年),行政區域調整,廢除七星區,改併入「淡水區」。

民國37年(西元1948年),內湖鄉再增加洲子及碧山二村。

民國39年10月(西元1950年),臺灣全省各縣市重新調整行政區域,裁撤區署而成為縣署直轄,內湖鄉即隸屬臺灣省臺北縣。

民國57年7月1日(西元1968年),原有「臺北縣內湖鄉」改隸為院轄臺北市內湖區;區內計有13個里計有大湖里、五分里、內湖里、內溝里、石潭里、西湖里、港墘里、週美里、葫洲里、紫陽里、湖興里、洲子里、碧山里,175個鄰。
以北市蛋黃為中心,內湖進城的交通條件跟三重永和差不多。

問題在於…若不在台北市上班的話…我去台北市幹嗎?各區有各區的優勢及劣勢,沒什麼好比的。
manners maketh man!
講話麻煩有點素質
a0300080 wrote:


想太多,每天算捷...(恕刪)
然後呢
owlowlowl0212 wrote:



現在房價差多少...(恕刪)
你也是天龍國的好榜樣,你好棒棒
Jason5636 wrote:

你是個好榜樣! 我...(恕刪)

亞力士堪吉 wrote:
問題在於…若不在台...(恕刪)

因為這是影響房價的因素,是許多人的需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