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及建材和抗震結構的不同,會影響對建案的選擇嗎

常常看建商談到SRC , SC
和看到一些討論中,建商好和壞的差異差很多。
也就是黑心和良心建商

但看大家在挑房子
似乎都沒在講這一塊
只討論生活機能,屋齡,地段,格局,採光等等
建商,建材及結構反而似乎不是那麼重要

上次看節目的時候
看到有一個人說
大陸工程蓋的房子,硬是比同地段的普通建商貴上3w/p


請問版上的各位
你們看房的時候
真的會考慮這三點嗎
建商,建材及結構
基本上我只看建商~
建商對了其他2樣因該不會差到哪~~
94年7月1日內政部令頒施行最新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新舊規範最小水平總橫力大小比較分析結果,綜合23組類別及台北四分區之比較曲線圖可大致歸納出以下結果:
(一) 編號第1、2、3、7組類中屬第一類地盤,於周期7秒前,新規範之地震力較舊規範地震力大出約3成左右。
(二) 編號第9、10、13組類之新規範地震力反而較舊規範地震力小約1成。
(三) 編號10、14組類於第一類地盤之新規範地震力較舊規範之地震力大出約4成,而編號12組類於第一類地盤之新規範地震力較舊規範地震力更大出約5成。
(四) 編號10組類於第二、三類地盤之新規範地震力較舊規範之地震力也大出約3.5成,而編號12、14組類於第二,三類地盤之新規範地震力較舊規範地震力亦大出約4成。
(五) 編號1至8組類新規範地震力較舊規範之地震力大出約3成。
(六) 編號15至23組類於7秒周期前新規範地震力與舊規範地震力十分接近。
(七) 台北一區新規範地震力較舊規範之地震力大出約4成,其餘台北二、三、四區新規範地震力較舊規範之地震力亦大出約3成。
說真的,建材還可以看的出來,但有人可以教導一下,怎麼去看結構方面的問題呢??例如說,是否符合921後的

抗震標準,或是建商宣稱的制震系統是否有意義??

先說聲謝謝了!!
~~DSLR + 檔車才是王道阿~~
mgsugarboy1 wrote:
上次看節目的時候
看到有一個人說
大陸工程蓋的房子,硬是比同地段的普通建商貴上3w/p

插個題外話,之前在上品管班時剛好有大陸工程的副總來上課
他說:「大陸工程的案子,管理費用就是比一般多3成」(如果沒記錯)
品質不一定成等比例,只是因為公司組織跟分級品管問題(但大陸工程基本品質有啦)
結構安全......那些地震力啥的要翻結構計算書啦,再說翻了也不見得看得懂......
表面建材基本有的就好,房屋格局跟配置型式看看就差不多了
難不成去銷售中心還要求看結構配筋圖嗎?
所以大家通常先看建商吧,風評有一定水準至少有基本功啦
mgsugarboy1 wrote:
抗震標準,或是建商宣稱的制震系統是否有意義

每次聽到這種廣告都想笑,台灣哪棟房子不是制震建築?
差別只是制震能力還有主動非主動系統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