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建商都群起降價,反觀北部的推案卻屢創新高...
大陸地產商群起降價
【記者李書良/綜合報導】
如同骨牌效應一般,在中國大陸知名房地產開發商恆大地產本月5日宣佈將房產降價15%求售後,另兩家大型房企綠地集團、保利地產也打折出售房產。儘管目前仍有業者堅持不降價、不打折,但由恆大、綠地的快速動作,說明在中國政府緊縮房市政策後,已讓業者感受到陣陣寒意。
上海證券報與第一財經日報報導,繼恆大地產宣佈旗下項目打折優惠後,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6日表示,公司部分建案折扣最高達9折。張玉良透露,綠地集團開發的多個建案將根據區域不同,採取差異化安排。
除了綠地集團之外,保利地產的動作也不慢。據統計,4月份至今,上海市共有近40個建案提出打折出售的消息,其中涉及綠地集團5個樓盤,最高折扣為88折,房價由此回歸至去年年底的水準,而保利的「湖畔陽光苑」建案也位列其中。目前市場甚至傳出,另一家大型開發商富力地產也有意跟進。
而在距離上海不遠的南京市,當地房市也刮起了打折寒風。南京的房地產商表示,旗下房價最大折扣88折。
市場人士認為,這些開發商的作法無非是響應恆大地產的全國85折降價風,顯示房價折扣的情況開始逐漸發酵,連地區性的房地產商也加入削價出售的競爭。但目前的房價下跌只是剛剛開始,開發商資金的日益緊張,和仍不斷推出的調控政策是推動房企降價的主要原因。
易居中國分析師薛建雄說:「類似綠地、保利這樣在去年及今年初擴張最快的開發商,都有可能是此輪率先降價的房企。包括綠城、龍湖、招商地產等企業也都在此前激進擴張,資金鏈將隨著銷售放緩漸顯緊張。」
報導稱,更嚴厲的調控政策推出成為開發商心中的另一個隱憂。例如,中國住建部等部門擬對房地產企業在售項目的預售帳款實施監控。
據了解,目前河南省鄭州市等地已經落實了類似政策,凡購房者向開發商支付的定金、預付款、保證金等,都直接打入銀行預售款監管賬戶。其中按揭貸款(即抵押貸款)購房的,其按揭貸款由貸款銀行按預售人提供的商品房預售款專用存款帳號,直接劃入。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20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