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房價下跌, 自住客不用功仍然買不到便宜的房子

媒體說房價跌了, 問題是從多少跌到多少? 如果平日不研究, 根本不知道自己中意的房子去年要賣多少, 上個月又要賣多少, 現在的價位降了多少....購屋需要冗長的議價過程, 除非運氣好遇到要跳樓的, 不然還是買不到好價格.

所以, 有購屋打算的應該馬上立刻積極去看屋, 但不要心急, 多比較, 看幾個月後再下手.

這是句中肯實在的話,不過我很好奇的是投資客願意放手嗎?建商願意降價嗎?還是繼續觀望呢?
Sam T

frank4831 wrote:
媒體說房價跌了, 問...(恕刪)
所以, 有購屋打算的應該馬上立刻積極去看屋, 但不要心急, 多比較, 看幾個月後再下手

應該連看屋都不要去看
在家上網看價錢就好

多看屋會讓賣家覺得一直有人關切
就不降價

5DII + 85LII + 24LII + GF1 + iPhone4
用功?

等司法院發函銀行公會,要求銀行公會派人到法院協助處理法拍時

再來慢慢挑房子

不過這應該是3,5年後的事

房市跟股市都一樣

要先經歷希望、失望、絕望

等絕望的斷頭賣壓出來才會落底
win9999 wrote:
用功?等司法院發函銀...(恕刪)


正解....!!六年級以下的大多看過或體驗過那樣的時代,

不過我倒覺得這次不用拖到3~5年,這1~2年就開始會出現了,

房價漲的這六年多來怪現象實在太多了,

怪到連要花個幾千萬,都還享受不到該有的服務,甚至還要被酸受氣....。

frank4831 wrote:
媒體說房價跌了, 問...(恕刪)


基本上奢恥稅只會打到投機客,不會打到投資客

投機客就是買了沒多久就想趁著漲上來賣掉賺一手的

投資客就是買了就放著不賣,除非有人開很高的價才會想賣的

投資是一件好事

投機是一件有趣的事,好壞參半。

^^

標題下的好,因為很多人想要買房子都會從網路上不斷收集資料,看電視新聞報導說房價會跌會漲,但是卻沒有實際認真看房子或是比價。或是說不斷觀望,但是觀望到何時可能自已也不知道,可能是自已中心合理價格,但是一旦到了你合理價格時,心中又會出現可能會再低的格價聲音,導致你錯失買房時機。

以下是我的例子:

我在金融風爆時買在新竹買了29坪房子合平面車位而且在十樓view很好,當時很多人說不建議買房子因為價格會再低或是很多人會賤價售出。但是這一個房子是價格以經到了我合理價位,所以我買了。
我住了2年左右,我想換環境,所以我賣掉了。我大約賺60萬。


之後我每次下班就去竹北看房子,大約看了一個多月,幾間我有出價,但是完全談不到中心合理價,(我平均一坪開16左右,但是賣家全就開21左右)我放棄了。就在去年七月而以。

之後為了我上班關係,我只想走北二高到新竹上班,所以我選擇北大特區。就在去年8月份(我看了兩個星期),我看大約十個建案,我有有針對三個建案再認真去看,而且每天幾乎晚上會去看這三個建案住戶多嗎,最後我有出價兩個建案。最後我在去年8月買了我第二次房子,很多說我才看兩星期就買房子會不會太快,但是我談到我心中價格而且比它低,我為什麼不買,所以我買了。
就是一股衝動,我去年八月買的一坪13.5萬,但我的房子漲了(20.5萬),很多說我會不會賣,回答應該會但是我不是投資客,因為我全部是自住,只是我買房子心中會有合理價,不會隨之起舞,不會砍價到見骨,因為會賣房子的人不一定都是投資客。只是想換大一點房子。

打房導致房價下跌, 擔保品風險增加, 接著銀行緊縮銀根, 在估價與核貸成數降低情況下, 現金款不足的自住購屋族, 真能夠撿到便宜嗎?

若是沒錢, 房價跌五成, 依舊買不起, 倒是房價跌能創造出較高出租投報率, 目前存款利率依舊很低, 當出租投報率有3.5%時候, 20年複利計算, 本金回收率達101%, 現在利率1.25%, 20年複利計算, 總利息約本金28%, 利率才是影響房價的關鍵, 台灣選舉要到了, 稅改會得罪太多人, 最快的方式是心戰喊話, 抓幾個大戶來做新聞, 殺雞警猴意味濃厚, 實際運作面上, 稅捐機關人力資源上能做得到嗎? 從過去到現在, 買房子卻掛小孩子名下的人, 多到數不清, 周邊親友問一問, 除非太多戶或是金額太大才會被盯上, 否則幾乎很少人會被追盯上, 這些事情從很久以前就這樣子了, 記得以前股市太熱, 政府喊出個課證所稅, 結果部長下台, 現在呢? 買賣營建, 仲介服務與金融類股的股票, 應該比照奓侈稅, 因為若不是股民支持這些產業, 房價又怎會漲呢? 有錢不捐社福卻跑去買股票, 不是也很奢侈嗎?

房價趨勢, 要看利率, 不是看選舉政策, 利率1.25%, 房價跌到出租投報率3%以上, 長線投資客不會進場嗎? 光是3%, 20年就有82%, 一間屋, 20年後跌掉82%嗎? 還是跌到不用錢用送的?

目前有些區域年租投報率2.4%~2.5%, 新聞隨便亂喊跌2成? 結果居然真有買方還傻到以為市價真跌兩成

新聞都習慣拿一些特殊案例來誇大整體性, 建議想買房的自住族, 最好一併將區域租金用複利算清楚一點, 因為對於一些賣方而言, 租個20年, 本金就拿回82%, 在這種情況下, 除非賣方缺錢, 否則是不可能接受低於2成價以下的價格, 甚至我認為連15%都不可能接受, 因為光是2.8%, 20年後就能拿回本金75%, 30年舊屋, 隨便也還有五六成價值, 在此前提考量下, 對出租投報率較高的區域, 將會在這波心理戰下有抗跌表現

當然, 利率升到3%以上, 整個市場都會受到波動, 銀行呆帳會爆增, 失業率增加又導致更多自住戶繳不起房貸, 形成惡性循環, 我不認為政府敢賭這一把, 除非是全球環境狀況如此, 否則以升息做為打房的手段是幾乎不可能的, 尤其在選舉前夕, 就更不可能了
利率低情況下, 雖然有心理利空面影響導致短線投機客會退場, 但開始有些長線投資客進場, 自備款6成, 貸款4成, 租金投報率較高的區域, 租金足以應付每月貸款本息部位, 20年後, 本金收回七成以上, 然而卻多了一間屋, 幫小孩多留一間屋的中實戶會陸續進場

最近我一間屋在賣, 開價低於區域水平100萬, 結果還真有一些買方傻到用新聞七折價來談, 姿態還頗高, 有些瞭解區域市價的買方, 一出價就是8成5, 共三組人, 對談中我觀察到他們有個共通性, 就是都有做了一番功課, 其他的, 只能說他們要不就是自備款很少又想買屋, 要不就是看新聞亂聽信學者專家話, 反而錯失了自己喜歡的房子, 學者專家是靠嘴巴在賺錢, 基本上是不太管聽者的利益, 自住客功課要做是購屋的不二法門

我這間屋, 成交在開價89%, 成交價約是租金投報率2.7%, 看到一些房子開價就算打8折租金投報率卻只有1.7%的北市屋, 要說能有多保值, 我是不會相信的, 這些房子才是新聞講的七折屋, 事實上, 我只會接受這種房子的開價六折價

同樣都是賣屋, 有些屋成交近開價九折, 有些屋卻是連七折都是貴, 這就是政府遲遲不願意實踐實價登記制度所導致的炒作與價格混亂, 放任仲介進行合法金光黨行為又不嚴格管理仲介人員的素質, 整個交易機制與平台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 : 爛, 爛透了, 吳先生都能接受業者意見而阻擋了實價登記制度(這不需要經過立院同意), 現在卻大喊奢侈稅? 這場戲, 是真是假, 拭目以待吧

據觀察, 目前政府是用嘴砲在治國, 要期待有甚前瞻性制度改革是不用等了, 金融海嘯後, 在經濟產業提升與轉型支持上幾乎不見動作, 完全是用喊的, 只能無奈的任由資金在這麼爛的交易平台上玩耍, 剩下不到一年就要選舉了, 看風向不對了, 又開始喊向受薪階級, 然後抓幾個投資客出來砍, 這場戲演得果然令很多人很高興, 實際上, 許多比他們更有錢的人, 繳稅比例卻比受薪階級還少很多, 盲目的從眾行為導致金光黨式的嘴砲執政, 實在非常合理呀
如果馬英九連任成功, 今年下半年會成為買屋自住的最佳時機.

原本會加速升息的央行, 可能會因為日震的影響而放慢腳步;
美國的房地產持續不振, 就業市場未見起色, 量化寬鬆不會輕易退場, 陶冬甚至認為QE3的機率相當高;
日本央行為了穩定市場, 丟出了大於五千億美金到市場, 這筆錢恐怕日後也要作怪, 效果等同老美的QE2;
糧食價格已經穩定, 中國下半年的 CPI 成長率應會大幅回落, 不應該會持續緊縮.

需要買屋自住的人務必把握機會, 勤看屋, 多比較, 覓得物美卻相對價廉的好屋.


股市獲利不二法門 - 選擇基本面佳個股, 逢低買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