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lfox wrote:2013年1月24日...(恕刪) 老實說設計的人不知道在什麼,連北上到泰山收費站也一樣,有必要在擋在中間嗎。一整個失敗。另外要進楊梅收費站的也是一樣,下來只有兩個車道,這樣不塞車也難。
我個人是沒那麼悲觀啦1. 高架橋本來的目的就是避開短途塞車的那些交流道(含楊梅), 所以"整個"完成後, 路過楊梅交流道的車也會變少2. 上下都是收費站? 這個真的只能怪政府規劃時程出問題, 原來高架橋考量完成後, 會配合高速公路以里程收費系統的, 也就是路的兩端根本不該出現收費站的, 現在因為很多"外在"因數, 變成這樣...真的除了忍.., 真的抱怨也不能改變事實.
wjlfox wrote:2013年1月24日由北往南試走了一次這一段通車的高架道路。結果下高架時只有收費站,沒有交流道!請問大家一下,這3年漲的房價要多久才回的來?永福重畫區的居民不出來抗議嗎? 此名為五楊,實為五湖高架橋當初被那個楊字騙到的不知道可不可以拿DM去跟建商、仲介抗議退費
如果在楊梅僻一閘道,那就失去分流的意義了不過我覺得中壢那個閘道才是最大敗筆南往北時,原本設計成目的地是機場或機場以北的,在楊梅就可上高架閃掉中壢車潮現在搞的要去中壢的反而最爽,上下都可以走早知設計如此擴寬一高就好了,何須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