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1增設中壢中豐交流道計畫 鄭文燦:讓中壢交通更方便

[新聞] 國1增設中壢中豐交流道

桃園市長鄭文燦7日上午前往機場捷運A21環北站,視察「國道1號增設中壢中豐交流道計畫」,鄭市長說,中壢地區居民期盼增設中豐交流道許久,原規劃為全方向交流道(部分苜蓿葉型),銜接中豐北路,用地費約60億元,工程費約10億元,然因經費龐大,經協調後,採先行闢建往返台北(北向)匝環道的方式,並預留增設往返南向匝環道結構,總經費大幅下降到約10億6,000萬元,完工後約可分流約80%的車流。可行性計畫報告審查程序後續將提報行政院核定,讓中壢人上高速公路多了一個新的選項。

鄭文燦說,市府將配合推動推動南園二路打通到中豐北路,連接內壢交流道與中豐交流道,也讓中豐北路、新生路及中原路等3條道路交通更加暢通;另於機場捷運A21環北站都市計畫中設置新的興南國中,提升中壢地區的發展。

桃園市長鄭文燦前往機場捷運A21環北站,視察「國道1號增設中壢中豐交流道計畫」。
桃園升格後,積極推動桃園中正北路交流道、中壢中豐交流道及楊梅校前路交流道等交流道增設計畫,並一併改善周邊聯絡道系統。目前楊梅校前路交流道已完工啟用,校前路拓寬計畫也已完成。

鄭文燦指出,桃園中正北路交流道已完成北進及南出2股匝道,南進及北出2股匝道將配合蘆興南路涵洞拓寬計畫一併辦理,總經費約7億9,800萬元。市府會儘速推動各項建設,帶動桃園的整體發展。包括市議員黃傅淑香、彭俊豪、葉明月、劉曾玉春、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副局長陳議標、市府交通局長劉慶豐、工務局副局長王旭斌、桃捷公司董事長劉坤億、中壢區長吳宏國均一同視察。



[新聞] 國1增設中壢中豐交流道
----------------------------
[新聞] 國1增設中壢中豐交流道


心得:
1.桃園升格直轄市後,公共建設的開發速度真的快很多
2.市區往高鐵站(青埔)的路線選擇又更多了



補充心得:
1.選舉年到了,小弟之後PO文會更審慎些

中正北路交流道沒接五楊高架
做成全套也沒甚麼意義啊
只是換塞在高速公路上而已
cttseng wrote:
國1增設中壢中豐交流...(恕刪)
都快四年了,到了選舉的時候才把別人推動的建設說一說,其他的捷運建設呢?尤其紅線因變更設計而停擺的呢?以及受紅線影響的機捷延伸中壢火車站以及綠線呢?
還歌功頌德說開發速度快很多,到底快在哪裡?哪一個重大建設超乎預期的在動工?桃園升格四年了,現在和四年前整體市容有什麼不一樣。
luaxxx wrote:
心得:
1.桃園升格直轄市後,公共建設的開發速度真的快很多
LOESGA大請息怒,小弟也只是個人心得分享
也恰好近來動工及落成的重大建設都有在生活圈附近,所以才比較有感而發


LOESGA wrote:
都快四年了,到了選舉...(恕刪)
中正北路那個東西,現在並不是交流道,也不是匝道,應該算是南崁交流道的便道

中豐北路本來是很完整的交流道,鄭文燦任期都快結束了,還動不了工,現在又弄成只能南下,北上的半套,鄭文燦竟自鳴得意,唉,不要臉莫過如此
中山高(國道1)當初設立目的在提供台灣西部區域

南/北向交通運輸的關鍵任務,但隨著城鄉發展/人口遷移

地方政府結合建商的造鎮計劃(重劃區),

積極爭取增設交流道出入口,列為自己施政的重大交通建設一環

藉以迎合地方民眾需求, 為自己施政加分爭取高知名度與選票

而廣設交流道出入口的結果, 就是讓高速公路成了慢速道/停車場,

因為短程需求的車輛也都開上高速公路了!

而高公局為避免被罵無作為, 所以延長匝道口的紅燈秒數

惡性循環下. 連行駛平面道路的車輛也受影響塞住了!

大家都被塞動彈不了!


桃園的交流道數量(國1,國2,國3)應該算相當充裕了!

但下了高速公路後, 屬於桃園區域內的交通路網太弱了!

離開了高鐵/鐵路/高速公路/省道後

沒完整公車路網/捷運, 只能騎車(開車)在狹小的市區道路

人車爭道還要小心路邊的違停突然開車門的冒失鬼!


升格直轄市後 隨時間得轉動, 桃園的重大交通建設

還是口號勝過實務,想像的比較多...

當初的承諾的台鐵地下化, 捷運綠/棕線動工,

市區瓶頸道路改善..., 似乎仍是紙上談兵

期待能務實些! 否則雖名為直轄市

光跟升格前比就已經原地踏步了

如何和其他五都比

提供市民應有的居住生活品質呢!!

燦哥市長加油!!
樓主別誤會,我不是動怒而是很感慨,為什麼作為一個市長只要做做秀,做些小確信,活動多辦一些,文宣多打一些,而且擎劃一些嘴巴建設藍圖,就會受到許多市民的認同,但實際上無作為,城鎮發展及重大建設無執行力及效率,大家都沒注意到這點嗎?
還有小弟很想知道樓主的生活圈有哪些重大建設動工及落成,可否一一告知。
LOESGA wrote:
樓主別誤會,我不是動...(恕刪)

hi
小弟是上下班時會經過一些點,所以有親身體驗到些改進,這邊分享一下,
至於這些建設是哪任市長進行開發規劃,小弟我真的沒研究
只是覺得時間點剛好在這幾年比較明顯這樣

1.其實僅中路特區整地售地動工暨週遭生活圈機能改善,個人就覺得非常有感了。(該計劃喊好幾年,總算真正動工了)
該區動工以後多了很多道路,鄰近的國際路,永安路,廈門街,大興西路,都有種活過來的感覺

2.上班地點附近的過嶺特區整地售地動工也是進行中,週遭生活交通環境跟幾年前比也是好很多,原本的透天房區變高樓區,之前沒想過連costco也跑來參一腳


3.青埔的機場捷運建設,因為上下班偶爾走這當替代道路,所以也是有在關注,雖然新聞鬧得風風雨雨,但總算是商轉了。個人是沒搭過機場捷運只是覺得能蓋好並通過測試真的不簡單,那間outlet也實在是選了好位置。商轉以後版上一堆A17,A18,A19,AX的討論文也出現了,但因沒親自感受,不在此論。


4.在來提到市區的部份,火車站前廣場的車流動線改善,停車接人方便多了,騎youbike也方便,站點逐漸擴散中。火車站往肯德基那的地下道填平後也很不錯。 市區其他部份就比較無感


5.再來就是軟實力的部份,本身從事軟體開發,不時會關注政府單位的開放資料集,桃園市這邊做得還不錯,即時資訊也有落實(代表背後的資訊串流及維運機制有到位)。智慧公車站的出現,等公車往返台北也方便多了。政府還自己出了一堆網站跟app,實在是與民爭利啊

目前體驗到的就這些


所以在回顧版友們所提到的下列問題點後,發現小弟的生活圈比較沒踩到,所以感受會稍微不同,還請多多包涵
1.紅線影響的機捷延伸中壢火車站以及綠線
2.現在和四年前整體市容
3.中正北路交流道
4.廣設交流道出入口
5.下了高速公路後, 屬於桃園區域內的交通路網太弱了
6.台鐵地下化, 捷運綠線動工
7.市區瓶頸道路改善
本人也是住A21附近, 這邊也在作都市計畫審議, 包含中豐交流道預定土地都是私人, 很多地主對徵收與配地都有意見。從102年內政部審議/桃園市政府協調地主, 到目前還沒有定論。附近的地價已被炒的很高, 等到都市更新通過, 到交流道完工, 真不知道何年何月

https://www.cpami.gov.tw//filesys/file/chinese/committee/cpc/record/record845.pdf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