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enchan29 wrote:房子不可能只漲不跌買房子千萬不要有先買先贏的念頭一定要有地段優於個人需求的選房觀念房子也是商品有漲就有跌現在台灣的房價已經在泡沫邊緣當泡沫破滅時只有最好最稀有的區段物件才有保值跟緩漲的空間其它區段都會爆跌...(恕刪) 就我所知從民國65年起(再早尚未接觸房地產)到今天這期間任一時段若將桃園縣以北區域房屋或建地售出至今尚未再買進者不後悔者幾希
感謝各位大大 wrote:就我所知從民國65年...(恕刪) 每一時期都有不同的條件不能這樣比較那時候人口是高成長薪資所得扣掉通膨也都是維持正成長的情況而如今卻剛好失去了這些條件失去人口紅利薪資所得的成長幾乎都被通膨吃掉了一般人買房都是咬牙借高額貸款一揹就是二十年房價再漲下去我不相信還有多少人可以負擔得起如果你的理論成立以北區的房價三十年間大約上漲5倍那從現在往後看三十年桃園一坪要上看80萬台北要250萬在薪資無法跟上房價上漲幅度的情況下請問誰來支撐這種天價房子是給人住的沒有人口成長的支撐供需就會失衡房價自然就會下來
edenchan29 wrote:...人口是高成長薪資所得扣掉通膨也都是維持正成長的情況...北區的房價三十年間大約上漲5倍...沒有人口成長的支撐供需就會失衡房價自然就會下來 近10年來人口是高成長?薪資所得扣掉通膨正成長幾個百分點?房地產漲了多少?
人口成長效應是遞延的近十年的房屋首購消費人口是50末期~7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那時候每個家庭的小孩都有2~4個這不用看統計這個年齡層只要問問同學就知道了小孩長大成家家裡自然住不下一定要往外搬現在平均不到一個小孩也就是說二十年後中堅的消費人口將銳減因家裡就只有一個小孩父母房子直接留給小孩購屋需求自然減少再加上老年人口增加年青人負擔加重所以我不認為房子會一直漲下去因為很明顯支持買盤將漸漸衰竭到時候只有最好的地段才有抗跌的可能
edenchan29 wrote:人口成長效應是遞延的...(恕刪) 房地產會漲就是把餅做大20年前房子常有10人住不到35坪房子就供人遮風避雨獎勵條文打敗容積率管制35坪房子的土地持分往往五六坪近10年房子常有一人住十幾坪房子多了私密性.休閒養身.彰顯身分.甚至投資理財....新竹以北少有35坪左右建案50至100坪為市場主流除了都更及北市階段性空地美化增家容積外容積管制及新建案都審還滿嚴格的一間房子的土地持分大都超過20坪
今天去艾菲爾看房子,小姐還沒介紹房子,就追問我三年前買的房子單價多少錢,當然沒說出來(我是要來買你遠雄的房子,和我房子買多少錢應該無關吧!)接下來的介紹真是讓人覺得不舒服,到最後,看樣品屋時,銷售小姐也是走在前頭,不顧客戶,到達樣品屋前時,居然說,除非當天下訂,否則老闆規定不可看樣品屋,第一次看到這麼跩的售屋中心,和這麼跩的銷售小姐,還是故意刁難我們嗎?難道遠雄的客戶都這麼厲害,都是第一天看房子就下訂?這位銷售小姐的名字是~~~張秋萍小姐,賣屋賣到這麼跩,真是少見!
東西還没有看,就要先下訂,颇令人咋舌。有些建設公司,會把房子賣給員工或代銷或其親友,甚至借錢給員工,要求成為生命共同体,藉以衝高销售量,所以,大家不可不察。千萬不要迷信大公司,大廠牌,他們的銷售額真有那麼好嗎?公司財務是否擴張太大?是否五鬼搬財進行掏空?都需要購屋者要仔細考慮的。
艾菲爾總代銷量不過40億 跟他其他遠雄案動輒數百億 屬於零角兒案件 實在不能比當然派的都是二線的代銷 屬於零角兒案件 不用派大將出來 代銷都是一些發配邊疆大集合吧興豐路機能已經夠坎坷了 沒想到他的基地坐落在豐田街 坎坷到不行要到介壽路上去撘車 走路沒走個10分鐘不可 我住八德我都懶的去看艾菲爾附近是有學區沒錯 是我門最有名的霸淩名校八德國中